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 第124章:造反而已,多大点事儿啊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正文卷第124章:造反而已,多大点事儿啊两三点雨坠在地上。

  刘恪驾着驴车,慢慢走着,顺便抬头看了眼天象。

  “看来这大半个月,都是阴雨天。”

  这个天气不利于【六丁神火】的发挥,放火烧山不是很容易。

  不过转念一想,【火烧连营】、【鹿台自焚】,也没那么容易酿成大错,心里就好受多了。

  不一会儿,一行人便来到了田野间。

  交趾国中,种植有大量的水稻、黍、粟等粮食作物。

  黍,亦称稷,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糜子、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粟,就是小米,也是当今最主要的主食。

  黍和粟有个共同点,就是产量不高,所以交趾国又引种了大量产量不错的水稻。

  由于交趾国种植有大量粮食作物,禾花雀迁徙期间,喜欢在这里逗留。

  因而这禾花雀,成了交趾国的国菜。

  至于为什么不是国鸟,大概是因为太好吃了。

  时入秋季,良田沃野,阡陌纵横。

  田中粟、黍成片垂首。

  空气格外清新,仿佛漫溢着田间每一支稻穗的呼吸。

  不少百姓正在田地里,伏腰割着作物,一片丰收之景。

  俗话说人间辛苦是三农。

  春种、夏耕、秋收,是最为辛劳的三个阶段。

  虽说秋收要做的活儿,其实是最多的,但能看见收获,上缴税赋之后,粮食能自己留着。

  而且这些秋收的百姓,和春种、夏耕基本没啥关系。

  豪族做了春种、夏耕的活儿,他们负责秋收罢了。

  这未尝不是一种牛头人。

  想着想着,他们心里便觉得刺激,更是激动起来,这不是白赚么?

  于是也就不是那么累了,人人脸上都是笑容,手上的动作,也就更勤快了。

  刘恪与御前侍卫们,走于田间小道之中,望着眼前这片一望无际的良田,一脸欢喜之色。

  不用抢收,也不缺粮咯!

  他四下张望一番,问道:

  “典褚将军之前向朕请求,要去地里帮着百姓们秋收。”

  “他人现在在哪儿呢?”

  众人也四处张望,寻找典褚的身影。

  按理来说,这庞然巨物,应该比陈伏甲更好找才是。

  找了一会儿,只见农田中忽而立起一尊铁塔,格外引人注目。

  这个体积,是典褚没错了。

  典褚听见这边的动静,便走了过来,用挂在肩上的麻布,抹了把额上的汗水,粗着嗓子道:

  “陛下,大丰收!”

  刘恪寻声望去,只见典褚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身农人套装。

  他头戴斗笠,脚穿草鞋,腋下还夹着数捆粟杆。

  给人一种老农灭霸的既视感。

  能找着这个尺寸的全身装备,还真挺不容易。

  典褚从田里一路走来,虎虎生风。

  他走到驴车近处,忽的停下脚步,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大,看了眼地上,便俯首捡起几粒,不止是何人所遗落的粟粒。

  这粟粒,在他那足有常人脑袋大小的巨掌中,显得相当渺小。

  但典褚却视若珍宝,放在手里看了又看,然后憨憨笑着,带着几分喜意,朝着刘恪道:

  “陛下,粟粒饱满,交趾今年,应该是丰年!”

  化成雨凑上前,端详半天,也是兴奋道:

  “这粟粒的品质着实不错!”

  “陛下,这趟交趾之行,确实是来对了!”

  “交趾的水土,只怕称得上是天下一等,相当富饶!”

  化成雨和典褚都是平民出身,干的来农活。

  从区区一颗粟粒中,就已经看出了交趾的富庶。

  刘恪自然是连连点头,废话,不富我打他干嘛呀?

  典褚这时又扬了扬腋下的粟杆,道:

  “陛下,这些收割后的粟杆,也不能浪费啊。”

  “好好留着,可以用来喂马喂鸡。”

  自汉鸡开府,朝堂上多了个威武大将军之后,琼州民间养鸡之风,兴盛一时,正好拿去喂。

  刘恪面露诧异之色,好家伙,你还有这一手?

  之前看着理政数值,才37啊?

  化成雨与一干御前侍卫,也是大为不解,这是那个人形投石机,拿着敌人当武器抡的典将军?

  典褚见此,又是憨憨笑了笑,往前走了几步,继续道:

  “这田里秋收之后,可以种冬麦。”

  “交趾和琼州一样,都是一年三熟的地儿。”

  “而且这附近的田地,都是豪族的良田,地力充足,可以多种些。”

  刘恪听得心中一笑,若说典褚能想着用栗杆喂马喂鸡,他还能理解。

  毕竟典褚平日里在家,没事儿就种萝卜。

  早前在北浦郡时,也经常帮助老百姓们拔萝卜,农事经验还是有的。

  但考虑地力,然后提议种植冬麦,就不合理了。

  “阿典,背后是有哪位高人在教你?”

  “华先生没有教我。”

  众人:“.”

  典褚挠了挠头,面露尴尬之色:

  “好吧,华先生,让我看看你在哪儿。”

  说着,他往后望了眼,就将一个小老头儿,如老鹰抓小鸡一般,抓到了刘恪身前。

  老头有些干瘦,但能被典褚这么一抓,还能站着,说明身子骨还挺硬朗。

  草帽深深地压在头上,肤色黝黑,双手粗糙。

  脸上皱纹遍布,透着一股沧桑的味道。

  是个人才?

  刘恪手头上有玉米、红薯,一直想着要个农业方面的人才,只可惜没找着。

  这老头看着像有些斤两。

  【姓名:华仲邈】

  【年龄:69】

  【统率:11;武力:53;智略:78;理政:81】

  【特性:上农、任地、辩土】

  刘恪看得一愣,一个中士就有三个特性,还全是农业方面的特性?

  大概这属于专业性人才,数值不高,但在某方面比较专精。

  像是夏不具,四维属性里最高的,居然是武力。

  但真要说起医术,确实有两把刷子。

  刘恪问向典褚,道:

  “阿典,还不替朕引荐一二?”

  一众御前侍卫,也是翘首以盼。

  这老头外表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农,但却能教会典褚,看着就像是个隐士大才。

  典褚顿了顿,沉声道:“华先生,是当年华神医的后人。”

  而后沉默了一阵子。

  一干人等大眼瞪小眼。

  华神医,应该指的是几百年前的神医华佗。

  可后面呢?

  “后面呢?”

  “后面没了。”

  典褚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他不是个关注背景故事的人。

  “草民华仲邈拜见陛下。”

  说着,还是小老头主动一拜,道:

  “典将军为人实诚,心思淳朴,并未问及他事。”

  “小老儿乃华神医的后人。”

  “当年华神医没能治好曹侯头风之疾,将其一家人发配交趾。”

  “从此之后,小老儿祖辈便在交趾之中,偶尔行医,也算勉强得活。”

  看来这个世界里,曹老板还是医闹了。

  刘恪轻轻点头,确实是个人才。

  医家的名字,医家的传承,干的全是农家的活儿。

  看这模样,估计就是个平头老百姓。

  虽说追溯祖辈,是华佗的种,但华佗的医术半点没传承下来。

  多半是其他学医的后人都死的七七八八了,就这一脉勉强靠着种地,传承了下来。

  不过还真种出了点名堂。

  “可愿入朝为官?”

  “小老儿自是愿为朝廷效命。”

  刘恪草草走了个过场,便道:

  “既然伱提出了种植冬麦,那这日南郡种植冬麦,就由你负责。”

  “此外朕还有些稀奇作物,你可拿去琢磨琢磨,若是能成功种植,大大有赏。”

  刘恪让人去取玉米、红薯交予华仲邈,便继续在田里逛着。

  他的主要目的,是视察陈伏甲同志的工作情况。

  目前来看,陈伏甲干得不错。

  将士们在帮助流民安置,协同秋收。

  他还看到了将士们仗着自己孔武有力,帮助百姓们挖蓄水坑,方便百姓们挑水,灌溉田地。

  “军民一心。”

  单从一个挑水,一个蓄水坑,就能看出不少东西。

  大汉民风彪悍,往往会因为抢水而发生斗殴事件。

  这交趾国中,有南越土著潜移默化带来的倔脾气,自然更甚。

  但有官兵参与其中,秩序便好了许多。

  “军民鱼水情,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

  刘恪呢喃一声,这是各国都不能理解的一个现象,唯有大汉有这个基础。

  那些会在农闲时,与官军一同杀敌蹭军功的良家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很快,众人便找着了陈伏甲。

  陈伏甲昂首挺胸,就站在田边。

  说来倒也神奇,哪怕在田里,他那一身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华服,愣是没染上多少泥。

  他在蓄水坑旁边圈了块地儿,而那些歇下来喝水的农人百姓,都围在其身边。

  “你们知道天子为什么要分田?”

  “因为我们没田。”

  百姓们笑成一堆。

  这个官儿看着挺大,文质彬彬,看着就知道有学识。

  光气势就挺唬人,没想到却问出了这种蠢笨的问题。

  陈伏甲却是一脸正色,继续道:

  “你们为什么没田?”

  “因为这交趾国的田产,被假称天柱神托世的国君给占了。”

  “被朝中文武官员给占了。”

  “被地方豪族给占了。”

  “他占几千亩,他和他占几万亩。”

  “你们,就没田耕。”

  “要么当流民。”

  “要么做佃户。”

  百姓们没有再喧闹,而是静了下来。

  他们不是不知道,他们也知道自己的田去哪儿了。

  可他们没能深入思考,也不敢深入思考。

  无论是国君,还是朝中文武,亦或是看着最为弱小的地方豪族,都不是他们惹得起的。

  动辄家破人亡。

  刘恪就在远处默默听着。

  陈伏甲有点背叛自己的阶级啊,他可是世家之人,威力加强版豪族。

  真要说到土地兼并的问题,世家没少干。

  这等于是骂自己。

  陈伏甲倒是活得很通透,他对老师杨仲所言,当臣子就要当臣子的样子,理解的更深了。

  不要多想,他觉着皇帝要调动交趾国的百姓,去打击交趾豪族,去打下整个交趾,那他就会尽力调动这些百姓。

  至于自身世家的利益,暂时排在后面。

  再说了,就算皇帝以后真的要对土地利益动手,他陈家的地在颍川,大汉朝廷的手还摸不着。

  而到了大汉真能摸着颍川土地的时候,说明已经兴复汉室了。

  东胡人都被皇帝赶走了,到了那时候,世家更加不能多想。

  陈伏甲负手而立,继续道:

  “当流民,吃不饱,地方上要是不赈灾,就只能饿着。”

  “全家老小的命,都系在他人之手,只能指望别人大发慈悲。”

  “当佃户,给豪族耕地,老爷们说田租说定多少,就定多少,灾荒歉收,他大斗进小斗出。”

  “一年忙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结果家里没半粒存粮,还得跪着。”

  陈伏甲忽然收了声,按照他所学的辩论技巧,在罗列项目之后,应该给与具体事例。

  然而这个事例他给不出来。

  就算能编出来,也没有任何真情实感。

  毕竟真要算起来,他可能和豪族更有共鸣一些。

  不过百姓们打开了话匣子。

  一个刚咽了口水,休息没一会儿的汉子,直接哭了起来:

  “俺的命苦啊!”

  “俺原本是有地的,这朝廷年年加赋,县令也变着法摊派。”

  “俺交多少,官府就纳多少,小斗纳完,用大斗称量。”

  “嘿,你猜怎么着!”

  “十斗变五斗,五斗变两斗,硬是说不足数,还得补交。”

  “要是丰年,交了也就交了。”

  “可要遇上灾年,交不够数,就要把俺的田收了,俺只能去找豪族借,又要被豪族坑一遭。”

  “都是坏人,坏得很!”

  “这地要不得,还不如流民,赔钱耕地,是人是鬼都要喝俺的血!”

  汉子说着说着,也就不哭了,咬牙切齿,满脸气愤之色。

  可他看着陈伏甲,以及地里帮忙收着粮食的汉军,一阵手足无措,赶忙打了个补丁:

  “俺说的交趾小朝廷,伪朝廷!”

  “大汉朝廷,好!”

  他挥着拳头,试图让自己的话更加有力一些。

  汉军确实好啊!

  战斗力强不强,皇帝长得帅不帅看,施政怎么样,其实都不重要。

  打豪族,给他们分田地,做了实事,那就是好!

  有了汉子开头,老百姓们纷纷倒起苦水。

  有个老头儿道:

  “这还是有田的,俺家的田,去年就给人占咯!”

  “俺也是个苦命人,膝下没儿子,受了委屈,也没地儿诉。”

  “指着国君开仓放粮呢,就被赶到日南郡来了。”

  “经九真郡,过长山,走了这么长一段路,草鞋磨破了,脑子都是迷糊的!”

  还有个干瘦汉子也道:

  “我到日南郡的时候,身上就一张饼。”

  “这块儿饼,吃点野菜,喝点水,舔上一口,得撑上个把月。”

  有人忍不住发问:“现在饼呢?”

  那干瘦汉子面露难色:

  “饼还在呢,小倒是没小多少,就是馊了。”

  “现在吃吧,有新鲜的不吃吃馊的,心里总觉着委屈。”

  “但是不吃吧,又觉着浪费,多好一个饼啊.”

  这些流民、百姓,可能别的没有,但要论及惨来,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不惨的。

  要是开个大汉好声音,曲不用唱,光是在台上卖惨,都能卖个三天三夜,还卖不完。

  那诉说着自己凄苦经历的百姓们,望着收获的粮食,想着以往的经历。

  只觉得心理落差太大,愈发觉得以前委屈,不约而同哭了起来。

  见百姓们哭了一场,陈伏甲这才道:

  “交趾小国,从未想过体恤百姓,以至于有了今日。”

  “看看那些南越人,甚至因为被侵占田地,而不得不躲进深山老林苟且。”

  尽管南越土著就喜欢住在山林里,但群情激愤之中,没人在意这些细节。

  南越土著,就是被逼的!

  甚至交趾国君还自称天柱神转世,来压迫南越人!

  “现在汉军来了!大汉天子来了!”

  陈伏甲说完这句话,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天子给大家分田,将那些为富不仁的豪族,全都分家析产!”

  “将得来的田地,全都分给你们!”

  “但交趾国中,上至国君,下至文武、豪族,他们肯定都不乐意!”

  “因为这群奸恶之人,再也喝不了你们的血了!”

  “所以呀,咱们就该每家出壮丁,跟着陛下一起打仗!”

  “陛下才能有更多的田地分给你们,让你们种更多粮食,大家才能过得好!”

  “大家给陛下多献些粮,陛下才能养兵,才能保住从豪族手中,收回来的田!”

  “只有那样,才能人人有田耕!”

  陈伏甲一指身后的木箱,箱子上还写上了“人人有田耕”几个字。

  真别说,交趾百姓们虽然知道,这在某种意义上算是额外加赋。

  但和琼州百姓,最初听到皇帝要民间献上粮草,支撑朝廷打仗时的反应不同。

  这些交趾的百姓们,只是稍作犹豫,便已经有人意动了。

  毕竟刚刚才受了朝廷的好,分到手上的田,太实在了。

  刘恪啼笑皆非,原来陈伏甲存的是这个意思。

  宣传一番,让大汉深入人心,收拢民心,然后学着他给琼州百姓画大饼一样,给交趾百姓也画个大饼。

  以此来保证大军的粮草供应。

  说句实在话,陈伏甲的想法比刘恪的想法要好。

  刘恪只是想着用交趾百姓帮他攻城略地,然后将打豪族分田地的事迹宣扬一番,帮助以后更好治理交趾。

  毕竟,这事情做了,就要宣传,不然岂不是白做了?

  而陈伏甲则更进一步,宣传的同时,又用了百姓一次,民心有了,自然要用嘛!

  让分了田的百姓,为朝廷捐粮,朝廷又得了名声又得了粮,还有兵源。

  实际上也没什么付出,只不过付出了原本豪族、交趾国中应的粮,反倒是大汉又白嫖了交趾。

  而虽说粮食现在够吃,但没人会嫌粮食多。

  有多余的粮食,正好就地征兵。

  如此也解决了汉军兵力不足的问题。

  不过刘恪的想法,和陈伏甲的想法不同。

  陈伏甲更看重汉军后续的进攻,想要保证汉军的作战能力,力求攻城略地。

  而刘恪则更看重后续的治理,想要更加稳定民心。

  于是乎,他便走到了陈伏甲身前。

  百姓们见那几百个侍卫,以及陈伏甲拱手相拜,便知道这是大汉天子,当即也要拜下。

  刘恪却是一拂手,止了众人拜下,而后道:

  “足数缴纳税赋,就够了。”

  他将“人人有田耕”的功德箱踢到一边:

  “这东西,可没必要。”

  刘恪举起一只手,目光扫过百姓,声音凝重有力:

  “昔日高皇帝入咸阳,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朕既为高皇帝之后,今日也与交趾百姓,约定三事。”

  “其一,人人有田耕。”

  “其二,人人有衣穿。”

  “其三,人人有屋住。”

  百姓们愣了一愣,前文还是没听太懂,高皇帝,咸阳,盗抵罪又是个什么罪?

  但后面那三句直白到不行的话,却是每个人都听懂了。

  “陛下万岁!”

  “大汉万年!”

  百姓们跟着喊了起来,当即就有人也不休息了,埋头到地里,继续干活。

  此间事了,陈伏甲却是来到刘恪身边,道:

  “陛下,这人人有田耕,倒是好说,可这穿、住”

  很难,太难了。

  其实就是这有田耕,都是艰难万分。

  如果不是在交趾国这种番邦小国之内,说不定现在都成不了事。

  刘恪听候,却是漫不经心的回望了眼田间,满不在乎道:

  “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敢不敢想,是另一回事,如果连想都不敢想,又怎么会去做?”

  “有时候啊,这大胆的想法和憧憬,反而更能推动人去行动。”

  画饼就得画大点,当皇帝的人,口气大点有什么问题?

  指着前方说有梅林,显得小家子气兮兮的。

  找着方向尽力而为就行,就算没达成,难不成还有人敢指着他鼻子说食言?

  好吧,陈伏甲不多做纠结,只是望着被踢开的“人人有田耕”功德箱,有些遗憾:

  “陛下,民间已有献粮之意,陛下为何不取?”

  用股筹换取琼州百姓支持,就攒足了出兵粮草,对交趾百姓都不需要股筹,怎么就不要了呢?

  可不是什么皇帝都对百姓这么有号召力的啊!

  刘恪只是摇头,道:

  “百姓足,则天下足,天下足,则君足。”

  他固然是因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身份低微的群体有着匪夷所思的号召力。

  但也不代表滥用。

  人都消耗完了,他去号召谁?

  果真如此吗?

  陈伏甲也不确定是否如此,皇帝似乎因为生长于民间,对百姓格外看重。

  不过就目前来说,不额外取用民间粮草,无法扩军,后续北进,极有可能导致兵力不足。

  到时候,面对张议平所率交趾大军,汉军并不能保证稳胜。

  不过这样也能让交趾民间更稳定,再宣扬一波,又是笼络一波人心。

  有得有失,各有各的好,倒也不是不行。

  既然皇帝已经做了决定,必然有其一番用意。

  陈伏甲没多想,又去继续穿行于田野之中。

  这世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苦难。

  有人开个头,就能说得人们共情。

  而那些农人、流民,就此在陈伏甲的巧言之下,各自抱头痛哭,而后更是感念大汉朝廷,齐齐爆发出陛下万岁的声音。

  刘恪乐得如此,田分出去了,满足一点点虚荣心,没问题吧?

  而且人民的声音越大,豪族就越怕,迫降交趾,也就更有把握。

  尽管他登基以来,就打了不少硬仗,但硬打是下下之策。

  打完之后,一块没有生机的烂地,要来做什么呢?

  “报,陛下,琼州急报!!”

  “急报??”

  心中微微有些自得的刘恪,猛然间变了神色。

  琼州急报,难道是后方出了问题?

  “速速呈上。”

  刘恪打开奏疏,从力道十足又不乏优雅的字迹上,就能认出,是箫元常亲手所书。

  能让这么个后勤大管家,亲自写信来报,说明着实是出大问题了。sttgxcl.com

  难道是琼州的世家,听说他在交趾国打豪族分田地,人人自危,感到不安,从而发起叛乱了?

  不对啊,消息哪能传得这么快?

  就算真叛乱了,没有外援,只凭借世家大族,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以留守在琼州的贾无忌、箫元常、魏季舒、廉汉升的能力,足够守住后方。

  更何况还有何坤从中周旋,以及到处打野机械降神的赵宁。

  难道是东胡八部之中,某一部出兵了?

  或者东胡大可汗亲征?

  刘恪心里火急火燎,却又只能耐着性子,一字一句看下去。

  看完之后,眉头一松。

  “朕还当多大事呢,就这?”

  箫元常在信中说,有人称贾无忌大权独揽,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想要造反。

  贾无忌作为执金吾,手中有兵权。

  而刘恪临走之前,也特意对他放权。

  贾无忌要是造反的话,没准能成。

  但刘恪没多少担心。

  贾无忌真要造反,根本不会等到现在。

  再说了,他不是已经跟着宇文家造过一次了吗?

  而且刘恪完全想不到贾无忌造反的理由。

  这么个善于明哲保身,时不时还藏几手的老银币,怎么会求死呢?

  多半是那些被贾无忌割疼了的世家,知道现在明着天降正义不行,就想在背后使点绊子。

  “朕的威武大将军还在朝中,有什么好怕的。”

  “告诉元常,这种小事他自己看着办就行,别拿来妨碍朕打仗。”

  造反而已,他自己现在就在带动交趾百姓造交趾的反,多大点事啊,怎么还还咋咋呼呼的。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殆火的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最快更新

第124章:造反而已,多大点事儿啊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