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阅毕,李贤便命太子左庶子魏元忠,起草《讨逆檄文》,昭示三军,率定襄道四十八万大军,于突厥王庭正式起兵靖难。
大军行至并州时,得知李贤起兵消息,从山东赶来的薛仁贵、苏庆节等将,受领新官职,加入行军序列,讨逆军中士气大振。
与此同时,在太原王氏的帮助下,大军还采买到了大量的白布,制成旌旗、孝衣,全军为大行皇帝挂孝,一路破关,继续南下。
行至长安的北门户-泾阳之时,遇到了严阵以待的南衙军,而这支军队的统帅,正是曾经倍受李贤推崇的尚书左仆射-刘仁轨。
咚咚、咚咚.....,望着远处,犹如白云一般涌来的定襄道大军,刘仁轨目光深邃,表情也是前所未有的严肃,连呼吸也前所未有的急促起来。
戎马一生的刘仁轨,想都想不到,他有一天,会与同袍开战,更想不到对方的主帅,是李氏的子弟。
身披重孝的李敬业,策马来到城下,高声呼唤:“刘相何在?”
面色铁青的刘仁轨,攥紧了拳头,沉声回了一句:“李将军,刘仁轨在此!殿下派你来,有何指教?”
勒了一下缰绳,在马上的李敬业,傲然答道:“太子殿下,请相爷到军前,拼桌一醉!不知相爷敢否?”
这话说的有意思,从身份来讲,李贤起了兵,就是朝廷的叛徒,刘仁轨作为朝廷派出的平叛主帅,没有理由赴会。
可从君臣角度来说,李贤是大行皇帝钦命的监国太子,是对他厚恩礼待的君上,谨守礼法的刘仁轨,又不得不去。
沉思片刻,犹豫了一下,刘仁轨将佩剑交给副将程务挺,仅带了黑齿常之一人,驱马出城,与李敬业一道来到军前。
看着身披重孝的李贤,面色冷峻异常,浑身散发着浓烈杀气,刘仁轨心中暗叹,大唐怕是要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血腥内斗了。
“刘相,太宗和大行皇帝,包括孤待你不薄,你为何要附逆篡国?”
这个问题问的好,来恒、李敬玄附和武后反他,李贤一定都不生气。他在朝的时候,从来就没重用过二人,人家为了功名富贵,投靠新主,也可以理解。
刘仁轨不是功名富贵就能收买的人,作为一国宰相,他要是连对错都分不出来,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殿下,您觉得您适合当皇帝吗?”
“换句话说,您确定,您当了皇帝对大唐好吗?”
在大义上,李贤是名副其实的后继之君,且他也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无疑比李显高出了一座山。
可刘仁轨答应武后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李贤太优秀了,凡是要求尽善尽美的他,优秀到可以耗光李唐百年的气运。
从李贤如此人热衷于军事,在军队上投入的便可以看出,他当皇帝后,与汉武帝一样,一定把“广征四夷,教通四海”立为执政的标准。
可大唐需要这样的君主么?早在太宗晚年时,就有不少臣工上书,请求太宗不要不要过分征伐,耗费国家的底蕴。
而今大唐立三世,马上就要有第四位君主了,如果朝中侍立的公卿,依然是军功为主的臣工,那这个国家,迟早步两汉的后尘。通天阁小说
但李显就不同了,他的资质虽然平庸,但心地善良,也没有那么强的进取之心。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只会成为守城之主,施行的政策,也相对柔和。
大唐的军队够强大了,未来几十年内不需要当心。只要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不是“何不食肉糜”那种狠辣的货色,国家一样长治久安。
“原来如此,你是这么想的?”
“孤是不知道你是想的太天真,还是老眼昏花,已经糊涂了。”
恩?刘仁轨如此精明的人,是如李贤所说,已经是老糊涂了吗?
当然是!李贤说的一点都没错。
是,他没有李贤的“阅历”,不知道武后操纵皇权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这可以理解。
但他却看错了李贤,人寿百岁,世多有之,然皆身没而无闻。少立军功,声明传千秋万代,李贤要缔造万世功勋,不需要百岁之寿。
东突厥也好,吐蕃乃至西域各国也罢,年年在边境上烧杀抢掠,屠戮大唐百姓、商旅。大唐的子民不易啊,李贤每每思之,锥心刺骨。
一些臣子们骂他好大喜功,由他;骂他穷兵黩武,也由他;甚至这次起兵,在史书上留下不光彩的一页,李贤也毫不在乎。
纵然身后留下万世骂名,也绝不允许大唐寸土遭人践踏,更不允许大唐百姓流离失所。而李显或者武后,并不能保证这两点,所以这皇位,他不能让。
“刘相,你的圣贤之书读的太多了,被书愚弄傻了。”
“霸道、王道都在帝王的一念之间。你能保证显会一直听你们的吗?天真!”
“孤提大军到此,刘相觉得这小小的泾阳,可以阻挡我的兵锋多久?”
派出去的斥候,已经与蓝田的军事学院取得了联系,在得知李贤起兵的消息后,岑长倩、郭待诏、阿史那道真各率一卫,已经进驻蓝田。
随时等候李贤的命令,侧击刘仁轨,或者直接攻击长安。刘仁轨之所以没铺开阵势,在路上伏击他,就是这个原因。
唉,叹了一口气,刘仁轨无奈道:“军中的很多将士都不想打,能打多久,老臣没把握。”
“不过,老臣答应过天后,不会投降!这樽酒后,老臣便回去等着殿下来攻城。”
刘仁轨不得不承认,李贤在军中的名声太好了,即便是他起兵造反,将士们对他仍然是同情多过攻讦。
带着这样的军队作战,要能打赢就怪了。失败是可以预见的,但刘仁轨还是绝定,坚持自己的政治抱负,与李贤放手一搏。
“好,孤没话说了。孤会亲自坐镇指挥,向刘相请教领兵御战,征驰千里的法门。”
话不投机半句多,刘仁轨再好,再是大唐的忠臣,不为自己所用,也是枉然。这一路一直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再这试试刀,也是应该的。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陈叔挚的章怀太子传最快更新
第二百九十七章 靖难天下!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