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殷辛微微笑了下,回道:“先生若有机会,可以去那里看看,我相信,你会收获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至少,在我看来,那是一个可以让人忘忧,且可以短时间认识到很多不一样的世界的所在。”略微停顿了一下,殷辛继续道。

  姜子牙若有所思,正要说些什么,却发现似乎身边有灵力波动。

  于是,他只是简单应了句:“既如此,愿我们他朝能在蓬莱重逢。”

  殷辛点头称是,两人也就这样,定下了未来之约。

  却说此时,身处外面的徐徐,突然头一晕,下一瞬耳边就响起了声音。仔细一听,不正是殷辛与姜子牙二人。

  她心里百转千回,隐隐觉得这是师伯或是师父送的机缘。但观周围人的神色,似乎只有自己一人能听见。

  当下她也就静下心来,安静地做起了一个聆听者。

  她不知道的是,此时殷辛也想起了她,想到了她说起的姜子牙的故事。

  “适才交流颇多,但先生大多都在聆听,不知我能否问个疑惑?”殷辛到底还是问出了口。

  姜子牙朗声一笑,只道:“但说无妨。”

  “先生适才问过我为君之道,那不知我可否了解一下先生认为对的治国之道?”殷辛也不客气,直接就问出了心底的疑惑。

  姜子牙沉默了一瞬,最终低声道:“王者之国使民富,霸者之国使士富,仅存之国使大夫富,无道之国使国富。”

  “最优秀的制度下的国家是使普通百姓富裕满足;差火的国家它的制度是使武士与军队富裕满足以此称霸天下;风雨飘摇的国家其制度只会让贵族士大夫富裕满足;行将灭亡的国家的制度是通过搜刮民脂民膏横征暴敛使国家富足,是谓无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先生的前瞻性,确实远超当世绝大多数人。”殷辛深有所感地点头,而后毫不吝啬地夸奖道。

  姜子牙看向殷辛,又继续道:“当然了,这是我之前的看法。如今听你说了这么许多: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这都是很有意思的说法。

  但是呢,诸多法律浩如烟海,依靠法来规范事情,永远说不完。以德治国,只能停留在理论上,对现实没有任何约束力。

  当今之世,若要说合时宜的方法,应该是以人治国,夏朝又或是商朝,一直的方法就是以人治国,选择最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国家就会安泰。

  人是最合理的系统,依靠选拔人才的判断力,很容易,对一些系统做出判断,弥补法的不足。

  你所了解的那个社会,是怎么样,处处顶层设计,依靠技术、信息手段,恨不得把基层的行为规范遍,结果基层没有任何自主权,任何情况不得自由处理,结果□□泛滥,没有效果。”

  听到这里,殷辛也不由得附和道:“古代取仕,为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依靠出色的文韬武略,选出优秀的人才,后来因为八股文风,衰败。

  那个时代的考试是什么样的,公务员考的都是些什么,是他们高考选上去的人才,占比很大的都是理科生……”

  “治国方略,文以安邦,武以卫国,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位置上,才是长久之道。”姜子牙不置可否,只是这样总结了一句。

  便在此时,徐徐耳边响起了南极仙翁的声音:“在你看来,又是怎样呢?当然,你自己想想就行,不需要回答的。”

  徐徐认真思索了一番,其实,从启成为了夏朝最高统治者以来,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时代—国家时代,这是一种生产力的进步。

  但是,国家怎么治理?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如果现在带入古代的一位皇帝(大权独揽的那种),古代国家的治理又是怎样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我要选什么样的领导班子。总不能让我一个人干活吧?我也是人,不是机器。所以我要选领导班子。这就有讲究了。是要忠诚还是要能力?而且你怎么判断啊?脸上又没写着。这时你想到你家人虽然能力不够,但至少忠诚是肯定的。所以我就安排我的兄弟,我的儿子协助我统治这个国家(司马家族)。但是这也不稳妥啊,人都会变的,弑父(隋炀帝),内乱(八王之乱)而且能力也可能不够(汉朝)。

  所以,我会选择一些有能力的人,去为我做事,不管他的品德(曹操“唯才是举”)。但是这也有瑕疵。因为我这一代可以严把关,保证可以选到大部分人才,可是我不能保证下一代也可以选到人才,只能由我提拔的人来选,这样就会形成门阀,对我的统治造成威胁。(汉代察举制)

  那我就安排我的人,再加上一些豪强势力统治整个帝国好不好?我给他们权力背书,他们拥戴我。不行吗?当然可以,但是这样的皇帝必须有足够的威望,不然早就亡国了。(南北朝)

  那……我找个绝对威胁不了我皇权的人——太监可以吧。好的,你是个有想法的皇帝。太监很难形成家族势力,只能依附于皇权。是合适人选,只不过能力不够,而且太监对于皇权威胁也很大(汉朝,唐朝后期)。

  所以,我找个出身不高的,有能力的人才来和我统治整个帝国可以吧。verygood!因为出身不高,只能依附于皇权;出身平民能被君王赏识能力也够。这就是科举制的出现。科举制是帝王的王炸,至少统治阶级内部很少有势力能够撼动君王权力了。

  认真来说,我国的传统社会是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一个基本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数十人至数百人构成的村庄成为村民们长期聚集繁衍的生产生活舞台,一群人被束缚在一块土地上,大家都有固定的生活圈子。

  地方性的限制所导致的“熟悉”成为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熟人社会人和人之间更容易讲道德,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歪着弯的都是亲戚,动不动的把法律搬出来难免太生分。

  而现代社会更多的是陌生人社会,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关系也日趋多元化,人家跟你又不熟,既然没什么感情可言,那彼此之间交往最合理的就是适用谁都能接受的社会规范——法律。

  熟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可能性远远要低于陌生人,熟人之间更倾向于“和解”,由于有着血亲、乡土邻里等关系作为纽带,个体之间的矛盾很容易变成聚落、家族内部矛盾,化解起来相对容易的多,往往是没等到案件升级的时候就已经解决掉了。

  这也是中国老百姓自古以来就有“诉累”情结的原因之一,而且,儒家特别倡导“无讼”的理想社会,即便是历史上诉讼率最高的乾隆时期,每个州县20万人每年才有100-200起诉讼案件。

  而后来,陌生人社会的利益冲突加剧,人际交往中的坑蒙拐骗、市场上的假冒伪劣等现象使得信任问题变得日益重要和复杂,我们要解决越来越多的社会争端,具有可诉性的法律相比于道德更具有解决社会纠纷的优势,就不得不倡导依法治国了。

  更重要的是,古代社会往往是□□社会,而现代社会更强调民主的价值。法律和道德哪个和民主的联系更直接?当然是法律,现代社会的法律都是谁制定的呢?比如中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人民行使立法的权力。

  不管你的身份如何低微,你这一辈子理论上都还有可能去参与到立法过程中去的,无论是当选人大代表、参与立法讨论、还是人全国大常委会公布法律草案之后在网络上你提一些意见,甚至是你在官媒的微博上谈笑风生,声音哪怕在微弱,亦是一种发声,也有可能被听到。

  但你这一辈子永远不会参与到一个道德的形成过程的,一个道德规范的形成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通常几百上千年,不但这辈子不可能,下辈子也够呛了。

  而且中国自古以来,直至清末,所有的提倡道德的思想家——儒家也好、墨家、法家和道家等等,无不是□□主义论者。我们先看下以德治国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子曾经曰过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翻译过来就是:西方哪一个国家我没有去过?你们要知道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如果君王能够以道德礼仪约束百姓,以刑法为后盾,我觉得,要实现天下大治,并不难。

  按照孔子说的,怎么做才能做到有道德呢?可以归结为孔子回答齐景公的那句千古名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说,君应该像君那样作为,臣应该有个臣子的样。

  可是君怎样才能像个君呢?首先就应该自己一个人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君主政体就是一个人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政体。那么这个最高权力是应该受宪法、议会等限制——即君主立宪地掌握?还是把宪法啊议会什么的统统都踢开,君主一个人当家说了算呢?

  孔子回答的是后者:君主应该不受限制的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因为他老人家一再强调:天子不应该受到诸侯、大夫、陪臣、庶人的限制: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不让庶人参政议政,朝堂之上全由君主一个人说了算,孔子认为只有确立了这种君臣关系人类才有可能离开混乱无序的自然状态。这么棒的学术成果,哪个皇帝不喜欢?换做谁是汉武帝都会“独尊儒术”的。

  为了强化这种观点,孔子又称君主为“天子”,将君主比作天日:“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国家有君主,就好比家庭有父母一样,就好比天上有太阳一样天经地义,这也就切断了以德治国与民主的关系。所以,提倡以德治国的两千多年,中国也就没有一位思想家将自由奉为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也没有一位思想家有民主思想。通天阁小说

  一个人不受限制的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就意味着所有人的行为都应该服从一个人的意志,所以封建□□主义是认为只有君主一个人应该享有自由而其他人都不应该享有自由,一个人的自由相对于亿万人不自由来说,无疑接近于零,民主就无从谈起了。

  平等是最重要的公正,自由是最根本的人道,孔子说的这种“道德”,究竟言之,是为了把不公正和不自由的社会治理方式粉饰成“天经地义”的一种理论。一个将不公正和不平等作为社会治理的最高原则的社会,怎么能不停滞不前呢?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木亦羊的开局成了一只羊[综神话]最快更新

第 191 章 以人治国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