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原来,映入眼帘的这位姜子牙,竟是徐徐在白老爷子居所附近时常看到的吕爷爷。
她想过很多种可能,也设想过姜子牙的形象会是如何。可却唯独没想过,世间竟有如此相像之人。
这样的巧合,在经历过穿越修行等一系列事件之后,徐徐很难不联想更多。
于是她也就这么问了:“吕爷爷可还记得我?”
这一声,确实是把在场众人都惊到了。
如盘泸或是南极仙翁,是不太理解这位向来没什么存在感玉虚宫弟子,与徐徐又是什么时候扯上的关系。
如鸿钧道祖,是在想,自己这位徒孙,怎的一出现就惹得徐徐发生如此情绪变化。
如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那是一头雾水,浑然不知现在是各种情况,又该做些什么。
到底还是通天教主打破了这份诡异,扬声道:“师侄且放松,有什么都可慢慢道来。”
不想姜子牙却满脸疑惑,轻声问道:“这位姑娘是如何知道我未修行前的姓氏?师叔这话也好生奇怪,我被师父临时带到这里,哪里又有什么需要说的呢?”
看他脸上神色不似作假,徐徐一时也不好继续逼问,只得笑着解释:“你与我一位长辈长得颇有些相似,适才认错人了,还请多担待。”
姜子牙也不说话,只是摇头轻笑,端的是了解了的模样。
“你既没什么要说的,那且先坐下,我们有许多事,需得说与你听。”通天教主安抚性地拍拍徐徐的手,对着姜子牙道。
说来也是有趣,元始天尊把自己徒弟带到此处,竟是半点儿也不管他,径直就坐到了太上老君旁边。
这下通天教主这话一出,姜子牙倒是愣了片刻。实在是在场绝大多数人他都认识,且都是惹不起的,一时竟也不知该往哪里坐。
便在这时,南极仙翁笑呵呵地招招手,道:“我旁边恰好有个空座,你坐过来便是。”
“多谢师兄。”姜子牙也不推辞,恭敬行礼后,就朝着南极仙翁走去。随后,安然落座到了殷辛身边。
徐徐留意到,殷辛饶有兴致地抬头打量了一下姜子牙,倒也没多说什么。
她恍惚间想起,有人评选过,谁是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帝王?不是秦始皇,也不是杨广,当然更轮不到曹操。和他们几位被黑程度相比,一直被认为是头号昏君和暴君典范的商纣王,才真正沉冤了整整三千年。
直到了20世纪中期,才终于有一代伟人慧眼独具,为纣王翻案正名,充分肯定了他为中华民族拓土开疆,将版图扩大到江淮地区、一直到达渤海和东海之滨的伟大贡献。
“商纣王”的正式名号是帝辛,殷商王朝第三十一代天子,“商纣王”是后世对他的贬低性称谓。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帝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即约30岁即位,在位30年,60岁殉国。
帝辛本名子受,为殷商第三十代天子帝乙之幼子,以其母为帝乙之正后,又是其母扶正为王后所生,因此越过同母兄微子成为嗣君。
《史记》里称帝辛「长巨姣美,筋力超劲,手格猛兽」,皇甫谧《帝王世纪》称帝辛「能倒曳九牛,抚梁易柱」,是个筋骨强劲、力大无穷,能当百人之敌的无敌勇士,此外他还「资辨捷疾,闻见甚敏」,也就是智商极高,反应极快,能言善辩,绝非一勇之夫。
帝辛继位后,用费仲治政,鼓励农桑,推行牛耕与灌溉排水;肃清王族内部异己,削弱贵族势力,杀比干,囚箕子,逐微子;又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从亡虏逃臣中简拔健步如飞、勇搏熊虎的勇士飞廉、恶来父子为将;伐黎国,破苏国,大搜于渭水,一度打压了刚刚兴起的周国,囚禁周文王姬昌。在周人臣服后,帝辛移兵向东,长年攻伐东夷。
据考武丁之后历任商朝天子的武功,主要在对西戎用兵,祖甲、廪辛征伐蚕丛氏部,庚丁征伐羌方,武乙征伐旨方,文丁囚禁逼死周侯季历(姬昌之父)。
而到了帝辛的父亲帝乙即位后,面对东夷部族崛起,东西两面作战的困境,就被迫对日益强大的周人怀柔,将商朝王女嫁给姬昌,同时全力攻打东夷,打败了盂方、夷方、人方等东夷部族,商军最远到达雇(山东鄄城)、齐(山东淄博)等地。
继承父业,真正完成对东夷中的徐淮部族全面征服,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征服了江淮地区、拓土开疆至渤海和东海的帝王,确实是殷商天子帝辛无疑。
从这个意义上,后来的天津、连云港等沿海城市所在地域,包括江苏、安徽两省在长江以北地区,被纳入中国版图,同时让相对先进的中原文化传播到淮河流域,促进加入这一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确是帝辛的重大功劳,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一代雄主。(当然,因数千年来海岸线不断退后,不可能完全一致)
被收录儒家五经《诗经》的《商颂·玄鸟》一诗,「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一句,汉代经学大家郑玄解作「殷高宗武丁之子孙,有武功有王德于天下者,无所不胜服」。
宋代儒家大师如朱熹,解释成「武王,汤号,而其后世亦以自称也。言武丁孙子,今袭汤号者,其武无所不胜」;都认为武丁的某个子孙,自袭先祖商汤的“武王”之号,战无不胜。
而历史上武丁之后诸子孙,武功平平,其实并没有“无所不胜服”之人。一直到帝辛即位后,平定淮夷,开疆东海,才符合诗中「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之说。因此,此诗其实正是殷商遗民建立宋国后,怀念和歌颂帝辛曾经威震四方,疆域至海,诸邦来朝的武功而做。
后世大多数的儒家门徒绝不敢想象,此诗竟是歌颂他们心目中无恶不作的商纣王,因此强行把这句次序颠倒,曲解成“商武王成汤的子孙武丁”,将该诗的歌颂对象变成了武丁,也成了一贯通行说法。
在帝辛对东夷长年战争中,西方的周国在文王姬昌和武王姬发两代英主的努力下,国力也不断增强,吞并了大批亲商部族,更有大量原来臣服于商的部族也倒戈站在周国一方。姬发会盟各路诸侯于孟津,集师伐殷,两国决战于牧野。
因为对东夷战争中,殷商军队损失极大,帝辛只能仓促将大批夷人战俘武装成军,与周军交战。
殷商数百年来,皆以被征服各方部族的战俘为奴隶,残酷对待,并动辄大规模将他们杀戮、生殉以祭鬼神,因此这些夷人战俘对商朝的忠诚度可想而知,在战场上他们一触即溃,全面倒戈,商军大败。
帝辛遂携王后苏妲己自焚于鹿台,是继千年前的寒朝天子寒浞之后,又一位以身死国、殉于社稷的英武天子,不失壮烈。
他信任的两位大将飞廉、恶来也不负君王,恶来战死于牧野后,飞廉逃奔商盖氏,矢志抗周不屈而死。八百年后,飞廉恶来直系后裔建立的嬴氏秦国,攻取洛邑,灭亡周朝,也算是替祖先报却百世之仇。
其实帝辛的亡国悲剧,并非是他个人有何罪不可赦的恶行或过失,而是作为华夏原生代殷商文明的悲剧,已经落后不适应于新的时代了。
殷商文明盛行人殉和占卜,巫鬼当道,神权势力强大,甚至有考证他们祭祀完鬼神和祖先后,势必进行大规模食人行为,可说如印第安人文化那般的原始文明酋邦。
在汲取了商文明先进的文字与青铜器,去除其糟粕后新生的周文明,在其奠基者周公旦加以规范制度化后,才是真正意义上成型的华夏文明。
早早将神权和原始宗教人员排除出统治中枢和政治生活,更彰显了不同于世界各地其他古文明的先进性。
周公旦制礼作乐,建章立制,推行井田,力主“明德慎罚”,并以五等爵位分封宗亲和功臣为诸侯、武装拓土四方,以一股股周人为核心,将广大中国地域内的其他各上古先民,融合同化。
所以人殉奴隶制殷商文明被封建邦国的周文明取代,原是历史必然;为了确定周王朝代替商王朝,周文明代替殷商文明的不可置疑合法性,就必须要将帝辛这个末代商帝、亡国之君丑化黑化到极限,因此周人便将夏朝末代天子夏桀的那些恶行,原样不动照抄一遍,甚或进一步夸大其辞,加诸帝辛其身。
帝辛被后世大肆渲染的众多罪行,很大程度上将他的列位先祖的责任一起背上了。便是与被后世称颂为三代圣君的商汤、以及中兴英主的武丁相比,真实历史上帝辛本身的行为,也未见得会比两位英雄先祖更恶劣。——这仅仅是历史进步的需要。个人荣辱殊不足道。
哪怕在帝辛“罪恶”的流传过程中,可说推波助澜不遗余力的早期儒家,其实亦对这些纯系夸大其辞的说法心知肚明,在一些细节便露出他们的实际观点,正在儒家四书《论语》和《孟子》之内。
孔子最得意弟子之一子贡就声称,帝辛所谓“不善”只是天下人将所有罪恶皆归其人的产物;孟子同样表示,帝辛为政,继承了商汤、武丁一脉相承的“故家遗俗,流风善政”。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木亦羊的开局成了一只羊[综神话]最快更新
第 185 章 好似故人来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