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此事,我们再来说说历史长河的‘细思极恐’事件——武王伐纣。”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的清晨,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刻。华北平原的薄雾还没散尽,隆隆的战鼓之声已经响彻天际。卫水河畔,两支装备了当时最先进武器的成建制军队展开了惨烈的肉搏。”
“交战的一方来自关中地区的大部落周,整装满员大约四万五千余人。他们一路通关打怪,从黄土高原俯冲至太行山南麓的牧野。这一路上,不少的部落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于他们的支持,有的甚至要整族加入,成为改朝换代联军中的一员。”
“鉴于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关中远征军的统帅姬发顺水推舟,在孟津整编了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小部落军队,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任盟主。”
“此时,姬发踌躇满志,正指挥联军进行最后的战略决战。而交战的另一方是已经坐庄六百余年的殷商王朝政府军,他们出动了数倍于联军的机动部队,号称七十万,由最高统帅帝辛亲自领导。双方都知道这场战斗的重要性,因此都是以最高统治者御驾亲征的方式放手一搏。”
“战役的结果无需过多描述,阵前倒戈,血流漂杵,殷商的军队一溃千里。帝辛仓惶逃回朝歌鹿台,焚香净身之后自焚。随后,周军攻进朝歌,把已经烧过一边的帝辛头颅斩下,当做祭祖的供品。”
“至此,六百多年的殷商宣告覆灭。周人用‘纣’这个字定义了帝辛,‘纣王’取代了帝辛在中国历史中受到了万世唾骂的‘礼遇’。”
“后世除了《封神演义》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艺术再加工外,还出现了一系列基于史料的考据。”
“更甚者,网络上出现了大量为帝辛平反的文章,甚至称赞其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三千多年前的历史事件真实性究竟如何已然无法全面概述,当时中国尚未有明确的纪年和官修史书,无法详细记录每一个事件的真实性,也无法描述每一个具体个人的言语行为。”
“但我们能够明确的是,帝辛在牧野之战后没有了继续抵抗的打算,直接选择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自我了断。这当中有着很多无法解释的事情,细思极恐。”
“细思极恐点一,殷商军队为什么会阵前倒戈?”
“之前的说法是殷商部队中的大部分组成人员是来自于东夷的奴隶,被商王朝的军队强行裹挟到了牧野战场。长期的压榨导致奴隶们对商朝统治者心怀怨恨,不需动员,直接成为了周军的队友。”
“长期以来,这个说法甚嚣尘上,直接导致我对商朝高层智商水平的怀疑。试想,一支几十万人数的军队中,异族战俘奴隶的比例过高,这会是个什么局面?”
“在解放战争的时候,国军与共军在民族认同和阶级属性上别无二致,不少国军士兵仅仅是为了混饱肚子才当兵吃粮,更有强拉壮丁者。”
“即便如此,对于国民党的投诚军队,共军这边尚且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改造,因为军队的思想统一性是其走向战场的先决条件。而临时征调的大量异族奴隶混入作战军队是具有高风险性的。”
“对此,身经百战的帝辛不会没有这个觉悟。而且,一旦军队阵前倒戈,统帅的安全就难以保证。可以说,帝辛这次是拼着阵前殒命的风险强行打了一仗。”www.sttgxcl.com
“细思极恐点二,商军主力为何没有回师勤王?”
“王国维和顾颉刚分别推算了武王起兵,孟津会师以及牧野之战的具体日期,相差不多,或可以采信。”
“根据两位大家的推算,武王起兵于前年十二月中旬,之后一路所向披靡,自次年一月下旬已到达孟津。而此时,远在江淮一带与东夷作战的商军主力丝毫没有回撤的迹象。”
“至一月月底,周军已在距离朝歌七十里的牧野摆下决战的架势。敌人决战的阵势已成,商军主力仍然作壁上观,至少所有的史书都没有主力部队星夜回援首都的详细记载。”
“更为离奇的是,直到帝辛自焚,朝歌沦陷,周王朝完成了灭商战争,那支神秘的‘商朝主力军’仍然没有和周军正面硬刚的史实,这支主力部队蒸发于浩瀚历史之中。”
“细思极恐点三,帝辛为何不迁都再战?”
“纵观殷商六百年,迁都是个家常便饭的事情。尤其在商朝的中前期,国都基本上在其领土范围内转了一圈。直到盘庚迁都殷地,这个迁都的毛病才算是彻底治好了。”
“所以,迁都在帝辛时期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只要‘法先人’,即可迅速打着迁都的名义逃走,整军再战。”
“况且,周军从西边打过来,整个商王朝的东部还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完全可以作为迁都的备选之地。尤其要说明的是,朝歌仅仅是商朝后期的‘经常性中央办公地’和‘皇家度假区’,真正的国都仍然是殷地安阳。”
“丢了朝歌,仅仅相当于华夏丢掉了北戴河,北京城还矗在那里安然无恙呢。作为一国之君,帝辛就算要殉国,也应该是撤到国都安阳之后再自杀了事,不应该在‘陪都’朝歌就提前把这事儿做了。”
“细思极恐点四,周朝方面的善后事宜。”
“帝辛自杀后,周军攻进朝歌。在这之后,耐人寻味的事情很多。首先,周朝方面把已经自焚的帝辛的尸首找到,坎其首级,悬挂示众,对其尽情的侮辱。”
“但是同时,又大肆分封了帝辛的嫡子武庚,令其驻守殷地,成为事实上的殷地之主。对于这个安排,与周王朝有杀父辱尸之仇的武庚二话不说就接受了。”
“除了帝辛的叔父箕子远走朝鲜外,微子等皇族都欣然接受了新主的领导和分封。后来武庚虽然叛乱,但是打出的旗号既不是替父报仇,也不是兴复殷商,而是要替新主周成王‘清君侧’,诛杀周公。”
“而且在武庚叛乱之时,其它有封地的原商朝贵族保持了静默,刻意的与武庚保持了距离。也就是说,‘灭国之耻’对于殷商旧部的人来说迅速翻篇儿了。”
“纵观有周一朝,继承了殷商衣钵的诸侯国‘宋’一直是周王朝内部的二等公民。刻舟求剑,买椟还珠,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等成语的嘲笑对象都是宋国人,其尖刻程度完全不亚于今天大家对于某省人的歧视。但是,宋国一直在嘲笑中安分守己的存在着,直到被齐国吞并。这是一等大周良民的节奏啊。”
“武庚,微子等人在殷商时代就领有封地,其待遇完全不亚于周王朝的赏赐。尤其是武庚,一直作为太子存在着,完全可以静待老父亲驾崩,而成为天下的共主,而非仅仅大周朝殷地的诸侯。”
“按照一般逻辑,在周军起兵的时候,武庚作为帝辛嫡子,应该协助父亲运筹帷幄,调集军队和物资,与周军决战,而不是成为一届坐以待毙的刘阿斗。武庚的种种作为透着一丝丝的诡异。”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只能想到一个可能性的历史事实,从而能够把所有的‘细思极恐”化解。”
“大致的推断如下:帝辛是个富有开疆拓土宏大志向的帝王。在其为王的岁月里,商朝军队不断向东,向南推进,开辟了新的疆土。但同时,连年的征战造成了国库的空虚,壮年男丁的匮乏以及朝廷内部的分裂。”
“当时的商王朝每次对外作战,均要求其加盟的诸侯国出人,出粮,出饷。诸侯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嫡子武庚,丞相比干,王叔箕子,微子等朝中实权人物看到了国家的窘境,均反对进一步对外用兵,主张休养生息。”
“他们在朝中形成了反战派,与帝辛以及帝辛的将军们公然对立。面对反战派,帝辛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措施,除了申斥,降低俸禄之外,应该不止一次威胁要换掉武庚的储君之位,而换上一个听话的儿子。”
“在三千年前的中国,皇家虽有嫡庶之分,但是界限应该不至于太过于清晰。这一点,从商朝之后八百年的秦始皇逝后,胡亥上位之事中也能管中窥豹。”
“有被废黜风险的武庚一直在寻找翻身的机会。他很明白,自己已然失宠,父亲身边的妲己分分钟更给自己整出个弟弟。到那个时候,不仅自己就再也没有机会东山再起,估计连性命都难以保全。”
“自己不获罪领刑,新的接班人就无法以服众的姿态合理合法的坐稳江山。为今之计,唯一保全自己以及反战派的方法就是推翻帝辛,自立为王。最起码,自己也要捞个诸侯王,好歹也有个衣食无忧。”
“机会终于来了,帝辛的主力部队在与东夷的作战中损失惨重,短时间内没有大规模机动作战的能力。而此时的帝国西部,周人正不断壮大,颇有东进的野心。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力量。”
“武庚与微子,箕子等人商议对策,微子同意联络周人推翻帝辛,而箕子却念及商朝基业,不愿葬送了赫赫六百年大商荣耀。所以,在整个武王伐纣的过程中,箕子保持了中立,事后远走尚在蛮荒状态的朝鲜,表示不食周粟。”
“而武庚则将整个商朝的军力部署绝密情报托人送给了周武王,而武王则许封爵许诺。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周军一路所向披靡,仅仅两个月便从陕西西部打到豫北平原的原因。”
“面对气势如虹的周军,商朝王室根本没有任何应急预案。直到此时,帝辛才直面了此生最大的危机。无兵,无将,朝中全是反对派,这是药丸的节奏啊。”
“而此时唯一能救急的力量只能是没有经过改造和训练的奴隶。这些奴隶大多是战俘,为了修建鹿台而征调到朝歌的。出战,只能依靠他们;不出战,就等于顺从了反战派的意见。”
“焦头烂额的帝辛只能把命运全部赌在了这些奴隶身上,疯狂的打了一场不可能取胜的战争。而大败回朝的帝辛发现,反战派已经在他御驾亲征的时候,控制了国都安阳,也切断了他逃往东方的路。”
“事实上,他已经只能坐拥孤城朝歌,等待周军前来。回想自己戎马一生,到头来却被自己的亲儿子,亲叔叔以及亲弟弟勾结外族算计,那份痛苦和绝望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而且,自己已经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死亡是其能想到的唯一结局。”
“帝辛是个纯爷们儿,死则死矣,但要死的体面,死的能让后世歌颂。所以他选择了自焚。他想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倔强和坚强。”
“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取代他的统治者们用各种方法搞臭了他,甚至用一个响亮的烂名字代替了他的真名——纣王!”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木亦羊的开局成了一只羊[综神话]最快更新
第 113 章 细思极恐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