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苏白,看着台下观众如痴如醉的模样,内心也是有些微微的感动。

  他自身也沉浸在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之中。

  《赤伶》这首歌,不光曲调朗朗上口,而且背后的意蕴很深刻。

  歌声中的那位伶人,在那个时代,虽然只是一位地位低下的戏子,但实际上却是一位抗争侵略者的艺术家。

  苏白在通过歌声传递情感的同时,也是在用歌声向那位艺术家致敬。

  随后,他稍微收敛了一下心绪。

  接下来的一段歌词,是用戏腔唱的,也是这首歌的高潮之一。

  他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演唱中,带给听众最极致的视听盛宴。

  苏白双手缓缓拨动着古筝的琴弦,缓缓开口道。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

  此时,苏白的声音再次切换为戏腔。

  而听着这戏腔,所有人的脸上出现恍惚的神情。

  如同时光穿梭,所有人的眼前倏忽间出现了一座热闹的戏台。

  台上有一位伶人,正唱着令人心碎的离别歌。

  她为何唱着心碎的歌?

  她身为一位伶人,心中的忧国之情很难用文字书写出来,只能通过戏曲唱出来。

  而台下的人,全是生面孔。

  他们是戏园子的客人,吃着肉喝着酒,放声大笑,肆意妄为。

  这强烈的对比,让所有人眼眶微微湿润。

  古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而歌声中描绘的故事,却与这句古言,截然相反。

  一位伶人,竟然比台下的观众,有着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怀,可悲可叹!

  此时后台之中的总导演洪滔,听到歌声中的最后一句“谁是客”时,眼神一亮。

  他对这句歌词有着自己的见解。

  这句歌词的表面意思是,坐在台下的观众,仿佛是戏园子的客人。

  实际上呢?

  伶人唱完这一场,又唱下一场,每一场都是倾尽了心血去和,人笑痴,人笑狂。

  说她是个戏疯子,然而唱悲欢、唱离合俱与她无关。

  她才是这场戏的客。

  是看戏的人,入戏太深!

  ……

  舞台上。

  在一段戏腔哼唱的声音结束后,下一段歌词缓缓响起。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终是客。”

  “……”

  虽然是同样的一段歌词,但是带给所有人的感觉却是更加深刻起来。

  所有人,都在认真享受苏白带来的天籁之音。

  此时的评委席上,有一位老者正睁大眼睛看着苏白,目光中满是震撼。

  这位老者是戏曲界的大师,德高望重。

  就连节目总导演洪滔,面对这位老者,也不得不尊称一声“钟老”。

  此时钟老的心中,对台上的演唱者苏白有着浓浓的欣赏。

  刚才的他,听着苏白用戏腔唱出来的歌声,脑海中不由想起了《霸王别姬》。

  程蝶衣是戏里的主,却是戏外的客,无法分晓戏里戏外的是是非非,却能清楚自己内心的对对错错。

  而苏白唱出的那句歌词“戏幕起,戏幕落,终是客”。

  戏幕起,戏幕落,究竟谁是客!

  若不是对华夏戏剧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是写不出这样词句的。

  戏剧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一门很是深奥的学问,和散文、小说、诗歌并驾齐驱。

  当然单从歌词来说,只是沧海一粟。

  但在当下极其浮躁的风气中,不过于追求表面的华而不实,而注重内容和意境以及所呈现出的文化内涵,这是值得推崇的。

  而苏白,年纪轻轻就能做到这个地步,实在是难能可贵!

  歌词中,还有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是点睛之句。

  这句出自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病起书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苏白将这句诗句的前句用在歌词里,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一点都不觉得生硬。

  没有这一句,家国情怀就显得浅薄而做作了。

  此时的钟老,是真的感到由衷的高兴,甚至是欣慰。

  苏白能将戏曲和流行音乐相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

  以至于,让所有人在聆听之际,还能感受到华夏文化的传承以及正能量的传播。

  这才是音乐艺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想到这里,钟老对这位苏白歌手更加欣赏起来。

  ……

  舞台上。

  伴奏声音忽然消失了。

  所有人从陶醉状态下清醒过来,下意识地看向苏白。

  他们预感到,苏白接下来的演唱,可能是歌曲中最震撼人心的部分。

  “你方唱罢我登场。”

  “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

  “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无情,道有情,费思量。”

  “……”

  这段歌声是没有伴奏的,苏白是完全用自己的戏腔清唱出来的。

  而这清唱的戏腔,却有着深入灵魂的力量。

  无数人,在这一刻,头皮发麻,感到身体在颤抖。

  他们强迫自己去忽视身体的反应,去真正感受苏白歌声中的情感。

  在苏白的歌声下,所有人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那位伶人。

  那位伶人,热爱戏曲,也精通技艺。

  所谓不疯魔不成活。

  正因为她爱戏,才会如此痴狂,才能把戏唱得这么好,令台下客如痴如醉难以自拔。

  然而她也明白和理解戏文所呈现的,是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世界。

  故劝人,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她理解观众的陶醉,故也不会去笑他们。

  她身份低贱,却也关注民生,也在台上歌颂兴亡英雄、批判前朝苛政。

  她只谈风月吗?

  怕不尽然。

  她希望百姓不要再过着青黄不接的苦日子。

  她反思朝代更迭的原因,并用戏文记录着那些百世流芳的壮举、唾弃卖国求荣的奸人,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这寥寥几句歌词,将伶人的形象,从一位戏痴,拔高到了一个有自我意识、信仰追求的艺术家。

  而观众之所以有这些感知,全是来自苏白歌声的影响。

  他通过歌声,将一个虚无的形象,塑造成一位有血有肉,有热爱,有包容,有情怀的真实形象。

  如此真实的形象,让无数人的眼中泪光闪烁。

  ……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苏白的娱乐:一首万疆,被国家征用!我爱饮西施凉茶最快更新

第113章 戏曲大师的肯定!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