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逍留意到,洪承畴和孙传庭都是迟疑了一下,却并未开口。
“有什么异议,但讲无妨,百无禁忌!”云逍笑着对二人说道。
他从不认为,自己的智商比这个时代的人要高。
洪、孙二人能够名留青史,绝非是寻常人物,比自己差的只是几百年的知识和眼光。
洪承畴向孙传庭道:“大司农先请!”
“那本官就抛砖引玉!”
孙传庭也知道,自己从区区一个吏部郎中,由于得到国师赏识,一跃成为大明海事总督。
如今又位列庙堂,高居户部尚书,而他今年也才是四十出头而已。
古往今来,官场都是讲究资历的,孙传庭自然清楚自己的资历,远不足以服众。
洪承畴让他先讲,也是有考较的意思在里面。
孙传庭酝酿了片刻,然后徐徐道来:“早在成祖时,我大明就已经将关东纳入疆土,把努尔干都司,直接设到了黑龙江的入海口。”
“可到了后来,朝廷却逐步放弃对关东的实际管控,那也是无奈之举。”
“其中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就是气候和地理的问题。
东北地区地域广阔,南北自然条件差异极大。
辽河平原属于温暖带,地形平坦,适合农业开发。
辽河上游气候干旱,历来是游牧民族崛起之地。
黑龙江流域则是气候寒冷,降雨丰富,森林密布,这里的民族长期停留在渔猎阶段。
从元朝开始进入小冰河期,气候逐渐变冷,东北民族不断南迁,给中原王朝造成巨大冲击。
第二个原因,还是统治成本的问题。
大明不是不想经营辽东以北的吉林、黑龙江地区。
可这就需要把大量的物资运过去,然后驻兵、移民、设置官府。
在这个年代,最好的办法就是走水运。
偏偏松花江和辽河,这两条河不属于一个水系,进了船之后通不到一起,无法直接实施水运。
运输成本太高,导致了在辽东以北的统治成本极高。
因此大明真正实施有效统治的界限,顶多就到辽东。
这倒不是因为明朝不想拓展,是因为他真的扩展不过去。
朱棣当年为了利用松花江的水运,在吉林专门建了造船厂。
后来因为花钱太多,付出与支出不成正比,所以就被废弃掉了。
“其三,大明的主要威胁,来自蒙古,而辽东以北并无威胁,大明也没有任何必要,把国力都浪费在此处。”
云逍点点头,孙传庭说的都是史实。
其实在清末‘闯关东’浪潮兴起以前,东北都是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究其原因,也正是孙传庭所说的这三点原因。
“以大司农所言,国师提议的关东大开发,实不可行?”
洪承畴直接给孙传庭埋了个钉子。
国师提的事情,你敢说不行,这个户部尚书没当几天,就当够了吧?
你说了这么多困难,要是说可行,那你就是只知道附和国师的应声虫,见风使舵的佞臣!
云逍哂然一笑。
洪承畴和孙传庭同龄。
论才干,二人可谓是一时瑜良。
可洪承畴的资历,却比孙要老多了。
孙传庭还在吏部任郎中的时候,洪承畴就因镇压陕西民乱而名震一时,担任延绥巡抚。
如今孙传庭位列中枢,而洪承畴却在草原上当总督。
洪承畴素来心高气傲,心中自然是不服。
孙传庭似乎没有察觉洪承畴的挑拨,笑道:“关东苦寒,地广人稀,开发关东困难重重。然而国师既然提出开发关东,自然有良方妙药!”
云逍敲了一下桌上的地图,问道:“孙尚书说说看,我能有什么良方妙药?”
孙传庭也知道,这是国师对自己的考较,当下也不客气,将自己的猜测和见解一一道来。
气候的问题,当然没办法解决。
不过却可以解决人和耕作的问题。
如今王象晋和他的团队,已经研究出了耐寒的稻种。
这就可以把农耕的界线,不断向北扩展。
朝廷再出台相应的政令,鼓励关内没有土地的百姓迁移关外,解决劳动力的问题。
如此一来,气候对农业带来的影响就会被降至最低。
另外关东地形较为平坦,煤、铁资源丰富。
还可以发展以此为基础的重工业,吸引大量关内人口进入关东。
云逍点点头,露出赞许之色。
历史上的螨清时期,由于建奴对汉人极力防范,关外又是他们的‘龙兴之地’,因此长期封禁关东。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关内人口暴涨到四亿之多,土地远远无法满足人口需要。
加上沙俄趁火打劫,出兵占领关东。
而关东地广人稀,大量的满人被调到南方镇压太平军,导致关东更加空虚,无力抵御俄军。
外东北沦陷后,螨清不得不废除关东封禁政策。
随后就出现了‘闯关东’的热潮,大量的人口涌入关东。
在鸦片战争之前,东北的总人口不过300多万。
到了清末,人口则是高达2000万之多。
“至于交通不便的问题,以往的水运难通,现在却可以建铁路!”
孙传庭看了云逍一眼,露出钦佩之色。
如今大明的钢铁产量连年激增。
并且经过多次改进,铁路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从京城到南京的铁路,已经于今年春天开始。
整个工程,预计耗资一千五百万两银子,耗时十年。
工程分段实施,先建重要城市之间的城际铁路,然后再将各段联结起来,建成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而关东的地理条件,建设铁路远比关外要好的多。
如果朝廷大力扶植关东,很容易就能建立起贯通各地的铁路网。
孙传庭接着说道:“下官唯一不解的是,如今蒙古归附,辽东平定,大明北方已无大患……”
“不!”
云逍打断孙传庭的话,用手指在地图最北面用力点了一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大明如今没有近忧,却有远虑!”
“这头来自北方的熊,残暴、野蛮而又贪婪,它就是大明将来最大的威胁!”
“开发关东,除了解决关内土地问题,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防范北面的这头熊!”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薛定谔的虎的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最快更新
第1260章 大明的远虑,来自北方的熊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