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清都来说,东风既然已至,他自然就不会再滞留在太平镇内,与刘诚简单的打了一个招呼后,他便已经消失在了各方的视野当中。
既然暂时战事还不会掀起来,周清都自然也有一点想法,能不能在吐蕃抓到那个隐藏起来的古仙祸胎。
而且如今整个中原天下,除了十万大山一处,昆仑一处,以及蜀中一处外,到底还有没有其他潜藏的古仙祸胎,也是需要探查的事情。
‘十万大山之中,那三尊提前复苏过来的古仙祸胎,到底是准备干什么?’
‘还是缺少了必要的情报啊!’
若是凭空猜测,周清都也算是有几分把握,只不过猜测需要实际的证据来佐证。
否则光是猜测是无法做到任何事情的。
这也是为什么周清都一定要去寻找那個事件真相的原因。
可以说这方有着超凡力量的大唐世界的走向,为何会近乎于有些走歪了,必然就和那件事情的真相有关。
“所谓的修行,既是修己身,也是要入这天地之中践行己身之道啊...”
对真相的好奇,对大道的追求,本身就是周清都想要行走的道路,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可以说和此界的修行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在修行路上,他有着自己非常坚定的追求。
并且一直在践行着这个追求,而不是为了虚无缥缈的一个所谓长生,或者单纯的进一步强大而行动。www.sttgxcl.com
长生是追求,强大也是追求,但是这些追求之下必然还有一个更加本初的根源,否则只是为了长生而长生,只是为了强大而强大,那么你不管怎么修行,铸就的也只是一个沙子堆砌的堡垒。
正因为认清了这一点,周清都打基础的时候,耐得住寂寞。
在基础打好以后,就更多是在进入人世之中来进行磨砺。
‘静里求来全是空,水火烧过方真道。’
这也是为什么往往有大成就的存在,都会传播自己的所学,甚至是道统。
未曾实践过的东西,你个人修行再厉害又有什么意义?
传说中的那三位分别立道,传道,释道,让冥冥中的那一股运行不休的力量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名字,‘道’!
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也是修行的一个极大的目标。
周清都明知古仙祸胎的谋划,还往里面走去,不是因为他真的悲天悯人,有多么高尚的心性,舍我其谁的气魄,只不过是因为道之所在,他意与这些古仙祸胎的道有了冲突而已。
而就在这位清都真人一时间消失了踪迹,引起了各方势力的注意后,吐蕃和大唐的第一场试探性的战斗已经拉开了帷幕。
...
哪怕已经知道了吐蕃正在集聚军力,目标如今还是未知,但一定不会是大唐本身,似乎可以高枕无忧,可这场大战必然还是会被掀起。
因为两方都已经做好了全部的准备,就算是为了令对方忌惮,争取一个安全的时间,一场试探性的大战也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就在于这场大战的胜负。
一旦吐蕃胜利,那么战败的大唐必然就会短时间内要修整军势,总结好了失败的教训后,再开启下一场大战,这个期间就是吐蕃攻伐其他国度的间隙。
可以说面对大唐这样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国度,吐蕃也是压力巨大。
不得不在每走一步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大唐的选择,甚至必须是在走钢丝,付出一部分代价,才有可能得到令他们国势更上一层楼的好处。
高原确实是一个天然的屏障,然而随着吐蕃和大唐的接触日久,这些屏障也失去了效果。
大唐军伍里已经有许多可以适应高原作战的士卒了。
为了让自己的子民有更多富饶的土地可以耕种,吐蕃就将目光放到了另外的两个方向,更西边的天竺以及北边的西域各国。
对吐蕃来说,这是一场关乎生存的战争,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失败就等于再无出头之日。
可一旦是大唐胜利,那么就说明之前的情报和策略都正确,下一步就只需要等待三个藩镇的节度使都准备完毕,开启全面的进攻,一次性解决吐蕃对于西域各国的忌惮,打出安西都护府数十年的安全。
也可以让大唐和吐蕃之间和平许多年,甚至真的开启互市,用一种更加主动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吐蕃的局势。
这也是要建立在大唐胜利的前提下,可以说这一场大战虽然是试探性的,却已经关乎之后的国策走向。
两方的交战之辈也是心知肚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而且别看只是试探一战,双方集聚的士兵也都已经超过了十万之巨,虽然各自都没有将最精锐的士卒派出来,可是也已经是极为悍勇的存在了。
...
吐蕃如今青海的守将乃是吐蕃大论乞力徐,实际上在崔希逸担任了河西节度使以后,就开始和吐蕃修好,甚至在两边还签订了盟约,希望可以维持一个长久的和平。
可惜自开元二十二年以后,自王忠嗣被调任到河西担任副使开始,原本是两边修好的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再次在边境立栅栏,设置守捉,是因为时局又有了新的变化。
面对如此的情况,崔希逸也只能按照朝廷的要求,然后与乞力徐修书一封,说明了情况,然后将之前的盟约作废。
这固然引起了吐蕃一方的不满,可是乞力徐也很清楚崔希逸能做到这样一步,也已经是极有君子之风了。
于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青海修筑石堡,设置工事,也在两年的时间里,成为了一座坚城。
面对这样难以攻破的堡垒,王忠嗣却是意外的选择,将这座大城绕了过去,只留下了数千人用以监视,用更快的速度,更集中的兵力,迅速的将青海城周围的所有吐蕃势力全部连根拔起。
正因为摸清楚了这周围的地形环境的情报,王忠嗣带兵一连进军了两千里,将四散的吐蕃兵员尽数剿灭在了来路上。
让青海城一座孤城,成为了大唐占领的疆域里,仅剩下的礁石。
始终的围而不攻,再搭配上不分早晚的侵扰,甚至都没有超过一个月的时间,青海城内里就已经发生了大大小小十三次叛乱。
可就在乞力徐觉得自己此役已经毫无胜算,只能祈求吐蕃国主救援之际,吐蕃的都城逻些城内正也在发生一场剧变!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斯文客南宫恨的仙唐:从传授谪仙月炼开始最快更新
第六十四章 战事顺遂,吐蕃之变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