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老师,这个利己确实是被批判的对象!”
“还是那句话,你要弄清楚大家到底批判的是利己,还是损人不利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修身养性’只说。”
“学生听过,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儒家的理想!”
“对没错,那你们说说,为什么修身养性能和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列?
修身养性对其他人有什么用?对其他人有什么帮助?
这能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向相比?”
“这……”
众人语噎。
他们只是知道那句话,哪能知道为什么是并列的。
就算按照以前的理解,修身养性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但也不该这么反复提,反复并列吧!
毕竟不管怎么说,修身养性,这确实对其他人没多少作用。
至少在初始阶段,是没有的!
难道说,这里面确实包含着利己的意思?
这时,就见台上的夫子再次开口:
“所以利己,对于他人来说,其实是一个中性词语,因为他确实没有损害其他人的利益。
而相反,损人利己,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词语。
这里面的重点是什么,重点是损人!
如果你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比如你就是自己做了幅画,自己写了個字,或者自己跳了个舞,然后你自己很高兴,很有成就感。m.sttgxcl.com
那么这是不是恶呢?
不是!只要你过程中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就不是恶!
相反,因为伱从其中得到了乐趣,得到了成就感,得到了快乐,这对于你而言,是不是获得了利益?”
“是,是吧!情绪,应该也算是一种利益!”
“没错,情绪,也是一种利益!我让我自己高兴,让我自己开心,这是不是对我有利?
那么这应该称作什么?”
“利己!不不对,应该是善己!”
“没错,是善己!
人,都是利己的!
大家要清楚,凡是没有利己之心的,他的血脉根本就不会留下来。
人的一生就只有三件事,生存、繁衍,还有满足自己。
生存不用说,生存不下来的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繁衍呢,这是血脉赐予我们的本能,凡是抵抗这种本能的,他的血脉根本不会留到现在。
现在抵抗的,他的血脉也不会留到将来。
至于最后一个满足自己,就像孟怀,你的理想是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想要考取功名。
钱生福,你想继承你父亲的基业,让你们钱家做大做强。
孔真,你想继承先祖的遗志,继续完善你们孔家的学说。
宫羽,你想做大官,比你爹更大的官。
姬明瑶,你想开创武皇的伟业,想让国家做大做强,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健康快乐。
……
这些是你们的理想,也是你们满足自己的过程,是让你们的人生变得有意义的存在。
但同样,这些也都是利己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有些是只利己,而有些是在利己的过程中还会惠及他人,达到利他的好处。”
听到这里,众位学生如遭雷击。
他们这些居然也都是利己的?
不过想一想,也确实。实现愿望的过程可不就是在完善自己,满足自己的过程嘛!
有些人心善,想着帮助他人,惠及他人,这同样不也是在满足自己的善良心?
有些人天生官瘾大,那他向上攀升的过程中不也是在满足自己的官瘾,满足自己的欲望?
这个过程中如果他们没有伤害到他人,那么要说是恶,还真有些免为其难。
所以认真来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时,就见姬明瑶突然站起身来,“老师,那如此说来,岂不是还有恶己和恶人之说?”
“不错!确实有恶己和恶人之分。
和之前的善己和善人之分一样,恶己,是对自己有害;而恶人,则是对其他人有害。
比方说,一个小偷,他经常偷东西,这对于其他人来说,他这种行为就是恶人的。
那么对于小偷来说,这个行为就一定是有利于自己的吗?
这个不一定。
比如说,这个小偷的母亲卧病在床,他又年纪小,没有生存的能力,那么他就只能去偷。
但是偷的过程中,他的良心却又在不住的受到谴责。
那么,从他救母亲这个心理来说,他的行为是利己的,因为这件事确实能让他的母亲获救,或者维持下去。
但是对于他自己的良心来说,他的这个行为确实害己的。
因为他的良心确实受到了谴责。
而且,因为这件事的连带关系,他的名声,他在他人眼中的印象,也确实一落到底。
所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害己还是利己都是不确定的!
再比如,咱们还拿之前的‘子贡赎人’来说。
子贡将鲁国人从国外赎了回来,但是却拒绝了国家的补偿。
假使此时子贡抱有的念头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好事,不留名,也不想要财!
那么这件事对于子贡来说,是不是利己的呢?
应该是的,因为他在践行自己的理想。
比如我就是崇尚“做好事不留名”,我是这样想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
那我们能说他错了吗?
不能,因为站在子贡的角度上来说,他这是知行合一的大道。
但是相反,对于鲁国人来说,这就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了。
对于已经被赎回的那个人来说,他被救回了自己的国家,他肯定对子贡感恩戴德,因为别人救了他的命,让他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对于鲁国来说,有人救了自己的子民,这确实对他们有好处。
但是,从国家的未来和那些还没有救回来的鲁国人来说,这件事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子贡当时是什么身份,是孔子的学生,而孔子还在鲁国当官,那么,子贡这种一心为国,一心为了他人的举动是不是会受到他人的推崇。
而一旦这样做的人多了,短时间确实可能赎回更多的鲁国人,但是时间一长,没有利益的补偿,这样做的人就会自然而然的减少。
因为从其他国家救人回来确实是一件有风险,也费时费力的工作。
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任何好处,你们会坚持一件事很久吗?”
众人摇了摇头。
“所以,子贡这种行为可以叫做什么?”
“短期利己利人,长期害己害人!”
“不错,在执行当时,他满足了自己的救赎心,但是回去后,他就受到了孔子的批判。
以后,他的故事更是沦为了大家争相讨论的典型案例。
从这个方向上来说,他的行为确实是长期不利于自己的。
当然,这是从我们其他人的观点来说了。
如果子贡心性坚毅,一直秉持君子之道,那么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很可能别人的指责和谩骂还会让他的心性更加的坚毅。
从而磨砺了他的心性。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这件事对他来说反而是长期利己的。
没有害处啊!
另外一个,如果从被救回来的那个鲁国人来说,如果他也能一直记着子贡的恩情,而不受到周围的风言风语的影响,那么子贡的行为对他来说也是长期利人的。
相反,如果他一回来就受到了风言风语的影响,认为是子贡的所作所为才让他遭受了现在的一切,那么对他来说,子贡的行为就是短期利人,长期害人的!”
“原来是这样啊!”
听到这番论述,学生们俱都若有所悟。
从各个角度来说,人的某种行为却会导致不一样的后果,这个他们还从来没有想过。
但是经过台上的夫子一分析,他们顿时明悟。
好像确实应该是这么回事。
毕竟他们的老师可是常说: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既然不一样,那么各自的感受,想法,甚至对某件事的看法也都是不一样的。
就比如子贡赎人那件事,如果被赎的那人自尊心很强,他觉得子贡把他带回去就是侮辱了他,践踏了他的尊严。
那子贡的利他之心也就无从说起了。
毕竟当事人都说你这不是利他了,你再强行堆上去,也是无济于事。
再比如,如果某件事只是按着“为你好”的心里去做的,那么行为人可能实践了自己“为你好”的心里,获得了某种帮助人的快感,但是被帮助人则不一定认同了。
因为“好心办坏事”这件事,可是太容易出现了。
更何况,对某些人是好事的事,可不一定对大众是好事,也不一定对受帮助的人是好事。
利己、利他、害己、害他,这些不光对个人是同一个标准,而且之间也不一定就是排斥关系。
想到此处,学生们若无所觉的点头应喝。
学到了,真的学到了!
他们没想到,他们这位老师不仅修为高深,而且对人性和道理居然如此精通。
这简直就是,就是传说中的圣贤啊!
身为皇女的姬明瑶更是感慨,如果不是知道对方的身份,她恨不得将对方请到京城,天天给她开课,并且奏请她的父皇,封对方为国师。
没办法,对方简直太厉害了!
使得姬明瑶这位皇女都眼中直冒星星。
正崇拜间,就见她那平时不喜欢说话的弟弟突然站了起来。
“那么敢问老师,该如何取舍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对啊老师,我们平时生活的时候该如何用这套理念来指导自己,提升自己?”
对此,就见夫子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那自然应该是:以利己之心行利他之事!”
“以利己之心行利他之事?还望老师明言!”
“所谓利己之心,则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察事物的方方面面,看看这件事是不是对自己有利的,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心意!
而利他之事则是还要考虑到这件事是不是对其他人也有利。”
“老师,这个不一定吧,您刚刚不还说,有些事是只利己的,根本没有利他属性,而且有的利己行为还会明确影响他人,祸害他人!这也要做?”
夫子闻言,环视一圈,道:
“你们要明白,咱们是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世界,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相处的世界。
既然是人与人相处,那么不用想也知道,对其他人有利的,经常做好事的,会生活的更好。”
这时,孟怀站起身来,“老师的意思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这不对吧,明明有很多事情都不是如此的!”
夫子则笑道:“你们可以回去打听打听,是不是善良的人,愿意帮助他人的人,通常都过得比较好。
至少,他应该过得不差才对!”
“老师,学生还是觉得不对,学生觉得,善良应该已经过时了,至少更应该看重自己的利益才对!”
夫子闻言,微微一笑。
“孟怀,你觉得你善良吗?”
“我……”
孟怀神情一滞,随后道:“学生自认自己还是可以的!”
“那你能说说自己做过的善事吗?”
“学生曾经帮邻家小妹补课,帮他读书写字;还经常帮其他人收麦子,帮他们计算土方,计算税收,计算物价……”
孟怀说了很多很多,可以看得出,他平常确实喜欢帮助人。
对此,夫子不置可否,而是再次问道:“那么,你有没有收到什么回报,或者说,你的名声怎么样?”
“回报是有,隔壁的婶子有好吃的就叫我,另一家的王奶奶也经常说给我说媒,还经常夸我,还有还有……”
正说着,孟怀却突然愣住了。
这些好像都是夫子所说的好人有好报啊!
但是明明不是这样的。
想到此处,孟怀突然改变了话题,说到了其他人身上,“夫子,学生可以举出来一个反例。
曾经我家的对门老奶奶是一个大好人,经常把孩子们叫去家里吃好吃的,但是有一天她却突发恶疾,直接不省人事,没过多久便去世了。
要知道刘奶奶他当时才五十三岁。
还有还有,我们家街尾也有一位好人,但是家中却遭了贼,把多年的积蓄被偷光了。
老师,这可不就是好人没好报吗?”
夫子闻言,点了点头,问道:
“那么老师问你,你那位老奶奶过世后,你们是怎么做的?”
“我们去哭了灵,一直守到刘奶奶入土为安!每年清明节的时候,我们还要过去一趟,为刘奶奶祈福!”
“做的不错!那遭了贼的那位呢?他家有没有饿死?”
“没有!好像是周围人都去接济了!对了,学生家里好像也给过几升米!”
“那这不就是好人有好报吗?”
孟怀瞬间愣住了。
这……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陈青玄陈古庸的科学修仙法力无边秋天的大雁最快更新
第412章 孟怀,你善良吗?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