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七国联军的右臂。
楚王刘戊成为刘濞第一个着重拉拢的对象。
楚国本是高帝刘邦分封给同父异母弟刘交的封国,刘交作为原先发迹于中阳里老刘家最小的儿子,也是念书最多的,尤其擅长《诗》,在民风彪悍的楚国以诗文立家,倒是吸引了中原一些大家豪族的青睐。
刘交晚年也犯过错,在吕后驾崩后,响应当时的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刘兴居兄弟进攻长安,有谋取帝位的想法。
孝文帝意外登基后,楚元王父子就蹊跷地接连薨逝,由一直在长安做宗正的次子刘野客对孝文帝表示效忠后,才去楚国接替了楚王位。
刘野客对长安一直比较尊崇,楚国亦一直无忧。
但到楚国第三代王,刘野客之子刘戊时,也恰恰到了刘启和晁错决定削藩的时期。
去年薄太皇太后崩逝,刘戊来长安服丧期间,竟发生了与有地位的女子通奸淫乱的事件,被晁错发现,在刘启面前告发了楚王的不端,根据汉律要处死除国。
若刘戊只是临幸了普通宫女,也不至于大罪,可通奸对象却是权贵之妻。
刘启震怒,薄太皇太后崩,连自己都规规矩矩禁欲三个月,你一个楚王......
刘启毕竟对楚国印象颇佳,加上同宗之谊,即使晁错一再劝说趁机削爵除国,也没赶尽杀绝,赦免了其罪,只削去楚国一郡。
刘戊回到楚国,却越想越窝囊,更憎恨晁错,好端端的三郡之楚,竟生生少了东海郡,所以吴王刘濞一来劝,他就马上响应了。
赵国,七国联军的左膀。
相比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与刘启已到三伏的关系,赵王刘遂与刘启在血缘上更为亲近,两人都是高帝刘邦的亲孙子。
刘遂的父亲,上一代赵王刘友,是高帝的第六子,因独宠一妾遭到吕王后的妒忌,吕王后便把此小妾逼死了。
刘友为此痛打了吕王后,吕王后逃回长安,向姑母吕太后告发了赵王刘友的不端,污蔑他想谋反。
吕太后下令让刘友来长安解释,刘友恐惧,自杀了。
根据汉律,诸侯王胆敢自戕者,一律削爵除国。
于是赵国便绝于刘友。吕太后随后把赵国又封给自己的侄子吕禄。
到孝文帝时,诸吕已诛,赵国空置,刘恒为了拉拢刘氏宗室支持,特意把刘友的长子刘遂又封为赵王。
后来也是觉得赵国太大,便取赵国其中一河间郡,封刘友另一个儿子刘辟强为河间王。
等于也把赵国分拆了。
虽然被分拆,毕竟自己复了国,刘遂还是相当感激孝文帝的。
但到刘启,削藩又削到了赵国的常山郡,赵王颇气愤,吴王一吆喝,他就应了。
刘遂做事比较决绝,不反则已,要反就要成功,为此还暗通了匈奴,指望关东诸王进攻长安时,能借用匈奴之兵一举攻进长安!
兄弟阅于墙,竟要引狼入室!
这也是刘启最为震惊和愤怒的地方。
至于其他四国,济南国、淄川国、胶西国、胶东国,都是齐王刘肥的诸子国,也都是刘启的堂兄弟们。
齐国开国就是七郡,高帝分封诸子时,因儿子太少,每人都要多分点,分得最多的就是长子刘肥。
当时的齐国富裕繁华,富比长安,而长安治当下一共才十五个郡,所以,凡是君临天下者都对齐国的实力介意得睡不着觉。
吕太后崩前就是分割齐国太过冒进,才引起齐王兄弟造反的。
到诛吕后,孝文皇帝登基,继续吕太后的分割想法,尤其第二代齐王刘襄蹊跷菀逝后,干脆把整个齐国分成六分,每个儿子都有份,才终于完成了对庞大齐国的分拆。
所以,现在的齐国虽还在刘肥子嗣手里,但诸位王们却对孝文帝积怨颇深。
而且他们也都对孝文帝当年继承帝位很不服气:这帝位若是一直在孝惠皇帝一脉里继承,大家也就不说什么了,毕竟孝惠帝刘盈是高帝吕后的嫡子。
但孝惠帝的后嗣在诛吕时给一锅端了,而且诛吕时刘肥的儿子刘襄、刘章和刘兴居等立了大功,论功继承帝位也得是齐国呀!
即便不论功,论辈分,没有嫡子了,刘肥作为高帝长子,你刘恒才是第四子,是不是也排在你前头?
行,你作为第四子,登基也就登基了,当时你答应的封刘章为赵王、刘兴居为梁王的事,怎么也泡汤了?
转手就把赵王的王位给了刘遂,把梁王的位置给了你儿子,你让齐国众兄弟怎么想?
新仇旧恨中,恰好胶西国先前因刘昂淫乱和买卖官爵,被长安抓住把柄,一下子削去六个县。
胶西王勃然大怒,在兄弟们之间一串掇,其中三个有性格的藩王,也觉得时机成熟,要为父辈们复仇了。
但这七国聚在一起,想成事,就得想个由头,凭什么反长安?
当然不能说因为刘启父子削藩,陆续削夺了自己的封地,所以反了。
本来大汉是高帝打下的,尤其非高帝后嗣的吴国和楚国,先天就缺乏法理拥有长安。
所以,想了很久,才想起“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
意思是:不反皇帝,皇帝是好的,就是老给皇帝出削藩主意的晁错是坏的,大家起兵,就是想除掉他。
这样七国起兵就有了正义性。
否则,天下百姓不一定赞同,毕竟孝文皇帝在位二十余年,不论对同宗如何使了手段,对百姓却做到了秋毫不犯。
包括当年的吕太后和现在的刘启也是,无论怎么想办法削藩,也只把血风腥雨局限在上层阶级的权贵社会,对下层平民百姓则一直坚持休养生息,减少刑罚,藏富于民,鼓励生育和发展。
七国出兵,必须师出有名。
诛晁错,就是能想得起的名。
吴国经过四五十年的休养生息和多年谋算,现在竟有兵力二十余万,楚国也有一二十万,其他五国共有三四十万。
七国总兵力竟高达五六十万。
而朝廷能调出的常用兵力才区区三十万。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太后陛下的穿越之我是汉武帝他娘最快更新
第178章 七国之乱(三)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