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杨易命令,几个护卫上前按住黄宗羲,用破布塞住他的嘴。人群再次躁动,但杨易气定神闲,因为躁动的不过一撮儒生而已,大量普通百姓并没有跟着起哄,而是看热闹。儒生们到上海是别有所图,而这些百姓们是去谋生的,杨易为他们创造了谋生的路子,他们自然不会跟着闹事。
换句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群儒生仗着读书人的身份,自以为站在道德制高点欲行凶一个退休的老人,杨易这样处置并没有错。
“让开,让开!”一位穿着绯色官服的官员在护卫护送下,行了过来,“何事?”显然他发觉这里不对劲,赶了过来。
这位官员面相儒雅,胡须修剪的整整齐齐。
杨易一眼就认出他来了,礼部主事吴昌时。这家伙同复社张溥等人交往甚深,多次弹劾过杨易,杨易自然对他有着深刻的印象。
显然儒生中有认识吴昌时的,他们纷纷向他告状,控诉杨易的“暴行”,吴昌时认真的倾听,并吩咐随行的文吏记述下来。
杨易懒得搭理,下马来到温体仁身边,亲手搀扶着他,“温相受苦了”
温体仁眼中精光一闪,“老夫官场一生,什么样的风浪没有经历过,这都不是事。倒是你,不怕受牵连?”
“我在他们眼里就是奸党,我做什么都无法抹去奸党的称号了”杨易自嘲。
“哈哈哈!”温体仁大笑,“老夫也被他们骂了一生,又能如何,老夫一样位极人臣,他们嫉妒而已!”说到后面,温体仁眼中浮现暗淡,“老夫在中枢太久了,是该下野了。”
两月前,崇祯允了温体仁的辞呈,温体仁心灰意冷离京回江南。其实,温体仁的下野并不光彩。
崇祯一朝,阁臣如走马观花一般频繁更换,而温体仁能稳坐中枢八载,自有其过人之处,那就是手腕高明,会整人。在温体仁主政期间,大明江河日下,内忧外患,身为首辅的温体仁自然成为众矢之的,屡遭弹劾。温体仁自然不是省油的灯,该收拾就收拾。
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常熟人陈履谦负罪逃到北京,怂恿温体仁置钱谦益于死地,并让常熟县衙书手张汉儒攻讦已下野的政敌钱谦益、瞿式耜居乡不法,结党营私,妄议朝政,列举罪状共五十四条。奏疏呈进后,温体仁立即代崇祯帝拟旨:逮钱谦益、瞿式耜下刑部狱。
钱谦益被逮捕后,求救于司礼监太监曹化淳和原大学士冯铨。不久,受温体仁指使的陈履谦炮制钱谦益"款曹击温"(拉拢曹化淳、打击温体仁)的匿名揭帖,又要王藩出面自首此事,告发钱谦益出银四万两托周应璧讨好曹化淳。这个匿名揭帖激怒了曹化淳,当即向崇祯帝请求清查此案。随后,曹化淳以奉旨大力追查,终于查清了陈履谦父子的罪行,把他们逮入东厂。他自己与东厂太监王之心、锦衣卫掌印指挥骆养性在五更突击审讯,陈履谦招出张汉儒如何起草诬告钱谦益的状子,王藩如何出首,以及他们父子二人如何捏造“款曹和温”又改为“款曹击温”等情节。继而又审出以上这些情节“俱乌程(温体仁)一手握定”。
崇祯帝得报后,开始怀疑温体仁“有党”,马上处死了张汉儒。此时温体仁住进了湖州会馆,向崇祯帝上疏,假意引疾乞休,自以为崇祯帝必定温旨慰留。次辅张至发在温体仁的乞休奏疏上已票拟好,谕旨呈进时,崇祯帝毫不犹豫地提起朱笔,抹掉一些字句,批上三个大字:“放他去!”奏疏批答传到温体仁那里时,他正在吃饭,一看到“放他去”三字,大惊失色,以致筷子掉到了地上。
可以说温体仁偷鸡不成蚀把米,一步庸招彻底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不过,换个角度来看,温体仁依然是人生的赢家,位极人臣多年,足够光宗耀祖了。而且,他得罪了那么多人,依然能落个善终,不错了。
……
杨易和温体仁闲谈间,吴昌时过来了,他连正眼都没看温体仁一眼,而是对杨易正色道,“杨知府,读书人乃大明根基,呔祖有言优待士人,请杨大人放了他们。”言语间带着居高临下的口吻。
杨易不乐意了,“优待士人不假,但优待的是守法的士人。他们光天化日之下欲行凶,就是歹徒。”
吴昌时不悦道,“本官掌地方刑狱,他们有何过失,本官自有主张!将他们交与我即可。汝是上海官员,此地在苏州地界,汝无权过问。”
杨易冷笑,“那你又是哪里的官?什么职官?”
杨易这一问,让吴昌时尴尬不已,好半天他才说道,“本官是新任上海同知。”
杨易一愣,旋即哈哈大笑,“你是同知,我是知府,是你听我的还是我听你的?”王大宪被调走了,吴昌时是新来的同知。
吴昌时凛然道,“公道自在人心,我遵从的是公道,听命的是朝廷,绝不会附从奸佞。若有人倒行逆施,我将同吾辈同仁们一起捍卫圣道。”他这一番话获得了儒生们的喝彩,其高大的形象瞬间树立起来。
王大宪虽然不赞同杨易的施政,但他谨守职责,不拖后腿。现在来了一个摆明不配合的人,以后少不了磕磕碰碰。杨易微眯双眼,“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义正词严,就怕你是道貌岸然、阳奉阴违之人!”
吴昌时不满道,“杨知府休要血口喷人,诬蔑于我。吴某从小饱读忠义之书,立志精忠报国……”
“去去去!”杨易不耐烦的挥挥手,不客气道,“你吴昌时就是这副德行,既当婊子又立牌坊……回城!”对吴昌时这种人,杨易压根儿没有拉拢的念头,既然来当刺头,那就挑明车马,干就得了。
被人指名道姓的骂,吴昌时脸红一阵白一阵,颤抖着手指着杨易,“你你你……我要上疏弹劾你……”通天阁小说
杨易懒得搭理,你狗日弹劾我的次数还少么,随你!杨易带人护送着温体仁一家子回去。本来他来青龙镇是想考察下河道,然后考虑是否要打通这条河道,没曾想碰上这档子事。
吴昌时朝着杨易的背影喊道,“杨易,放了儒生,你这是越界行凶。”吴昌时有些后悔,刚才在儒生们面前拍着胸脯保证能让杨易放了被抓的儒生,没曾想人不但没救出,自己也被羞辱。
吴昌时心中升起熊熊烈火。
……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凤凰山的穿越明末成难民最快更新
第374章新任同知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