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日月山河无恙 > 第222章 战事吃紧
  清太宗皇太极吸取过去强攻宁远、锦州受挫的教训,制定了长围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战计划。

  在崇祯十三年时,就命睿亲王多尔衮、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锦州义县义州镇)。

  义州处于广宁与锦州之间的大凌河畔,地势开阔、土地肥沃,在此筑城屯田,实际上是建立了攻锦的前哨阵地。

  同时一旦攻击锦州,此地又是一个绝佳的后勤补给基地。

  崇祯十四六月,皇太极指挥清兵兵临锦州,开始了围城的持久战。

  皇太极将围城清兵分为两班,以一个月为一期轮番更换。

  同时清兵将锦州城外的庄稼收割完毕,并扫荡清除明军在锦州外围的据点,彻底切断驻锦明军与外部的联系。

  皇太极进一步采取措施,在锦州城外筑起座营垒,环城相列,在营垒外深挖壕沟,树起栅木,而各营间又有深壕相连,将锦州围得“水泄不通”。

  明军守城主将为昔日袁崇焕帐下大将、征辽先锋大将军祖大寿,其所率军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蒙古人,城既被围,遂起叛心,秘密与皇太极联系。

  “格日德,这锦州城迟早是皇太极的,这是仗是汉人跟满清人的事,跟我们蒙古人没关系,咱们现在打开城门,放皇太极他们进城,不仅可以免除一死,说不定还能混个功劳,在皇太极那边谋个差事。”

  一个军营营房里,几个蒙古人正在商议着什么。

  这些蒙古人是朵颜三卫的蒙古兵,是二百多年前,被朱棣按地上摩擦过后,投靠朱棣,成立朵颜三卫,跟着大明打天下。

  二百多年过去了,大明已经不是朱棣时期那个,敢多看一眼,就要打出屎的全盛时期了。

  所以这些蒙古人也不安分了。

  “这事要秘密进行,要是传出去,咱们这些人,可都死定了。”

  “……。”

  这些人正商量着投靠皇太极的事,突然房门被一脚踢开,这些蒙古人吓了一大跳,正要骂人,祖大寿的家将祖宽手提大刀走了进来。

  “祖……祖将军,您怎么……怎么来了。”

  看到祖宽手里的大刀,以及一脸的不善,知道来者不善,纷纷开始摸索自己的武器。

  “给老子全部拿下,若有反抗,全部砍了。”

  身后的亲兵鱼贯而入,将屋里的蒙古人围了和结实。

  “祖将军,这是何意,我们没做什么啊。”

  屋里的蒙古人看到明军进来,还个个手持武器,也是慌张无比。

  “何意?你们密谋造反,还要开城投降,真的如张侯爷所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全部抓起来。”

  亲兵扑上去,将屋里的蒙古人全围起来,期间有两个想反抗的,直接被乱刀砍死。

  其余蒙古人都不敢乱动了,任由那些冲上来的亲兵将他们捆起来。

  “祖将军,祖将军,我们是冤枉的,我们没有要投降建奴,求祖将军饶我们一命。”

  一个头目模样的蒙古人跪在地上狡辩道。

  “行,本将军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还有谁密谋投敌,将他们分开审讯,要是谁的口供对不上,杀光他们所有人。”

  祖宽不想跟这些蒙古人废话,直接命人将他们分开审问。

  这些么蒙古人怕死,把知道的都说出来,不敢隐瞒,祖将军不是说了吗,只要有一人的口供对不上,他们所有人都得死。

  当天晚上,整个锦州城就鸡飞狗跳的,凡是参与了的蒙古人全部被抓起来,然后全部关进大牢,等战后再由祖大寿定夺。

  城外的黄台吉也听到风声,说城里的蒙古人要投诚,正在营帐里美美的等着。

  一晚上过去了,没人来投诚。

  “也许是还没准备好,再等等吧。”

  又是一天过去了,还是没人来。

  “可能正在计划如何开城门吧,再等等。”

  皇太极继续安慰自己。

  就这样过了五天,皇太极得到的消息是,城里的想要投诚的人,全部被抓起来了。

  “娘的,害老子白高兴了,派人去叫门,告诉祖大寿,只要他投靠我大清,朕给他一个王爷做。”

  皇太极听说蒙古人反叛的事没戏了,于是直接派人找祖大寿,让他直接投降。

  这个祖大寿几次投降自己,又几次反叛回大明。

  这次自己带兵围困宁锦一带,这个祖大寿投降自己,只是时间问题。

  很快的,大清使者来到了锦州城下,要求祖大寿出来见面,说是大清皇帝有事要跟他说。

  但是祖大寿根本不出来,完全不给皇太极面子。

  “哼,不降?那就给他们点苦头尝尝,让祖可法将火炮推上来,先让他们尝尝这罗刹人火炮的滋味。”

  祖可法等降清汉军正在后军等待命令。

  投降的这些汉军,在满清那边也不好过,那些满人根本看不起他们这些投降的汉人,谁会喜欢背叛自己民族的人呢。

  八旗军对这些汉军非打即骂,根本不把他们当人。

  现在不在战场上挣到军功,这任人欺辱的日子也不知道还要多久。

  这个时候街道黄台吉的命令,让祖可法的炮营准备炮击锦州城,祖可法高兴坏了。

  自己的是炮营,根本不会接触道敌人,所以说,是整个军阵中,最安全的一个军阵。

  很快的,祖可法带着他的五千炮营来到了阵地最前沿。

  超过一百门炮对准了锦州城,这要是来上几轮,这锦州城怕是要有不少伤亡。

  祖大乐正在外城城头督战。

  看到城外的近百门火炮,心里虽然吃惊,不过也没害怕。

  这锦州城修了好一二十年,坚固无比,不是几门火炮就能轰开的。

  再说了,锦州城上哪几十门红夷大炮也不是吃素的,要对轰,也不会吃亏,守城重炮和野战炮,威力可是有天壤之别的。

  “兄弟们,先给建奴来几炮,教教这些野人,火炮是怎么打的。”

  祖大乐指挥着锦州城的炮营,也开始往红夷大炮里填装弹药。

  双方几乎同时填装完弹药,又几乎同时点火开炮。

  清军那边近百发炮弹,有一半砸在城墙上,将锦州城墙砸出一个个的浅坑来。

  另外一半,根本没飞到城墙就落地了,这是火药填装少了。

  但是锦州城头的十几门红夷大炮,却没一发炮弹都砸进了清军火炮阵地,好几门火炮被砸毁,二三十人被砸死砸伤。

  这可把祖可法吓坏了,因为刚才就有一枚炮弹从他头顶飞过去,将他身后的一个亲兵脑袋砸没了。

  “娘的,给老子多填装些火药,这次要是谁的火炮没飞上城头,老子就砍了他的狗头。”

  祖可法挥舞着鞭子,对这炮营的手下们大喊道。

  炮营的人为难了。

  火药装少了,打不远,自己要被砍头。

  火药装多了,这火炮怕是要炸膛。

  两边一对比,炸膛的可能性要小些,所以还是多装火药好些,起码死的几率小一些。

  就这样,双方断断续续的炮轰了一个时辰,清军这边炸膛十几门炮,伤亡几百人。

  锦州城的十几门火炮,歇火三门炮,伤亡百十人,也算小胜。

  洪承畴带着十几万明军,紧赶慢赶的往锦州而去,这些是大明最后的一点精锐。

  崇祯十四年三月,洪承畴他们从北京出发前往锦州,洪承畴不敢冒进,万一有个什么闪失,葬送了大明这最后的一点精锐,那就正的罪该万死了。

  于是洪承畴决定先驻扎在宁远,以窥探锦州势态。

  并向朝廷上书。

  “大敌在前,战事十分凶险,想要急于解锦州之围,兵马形势实在难以平缓,行军于宁远,途中多次遭遇敌军,军中将士多有伤亡,战马也还未痊愈,半月之后,再次下令决战,以缓解锦州之急。”

  陈新甲成了新的兵部尚书,因为杨嗣昌已经在剿匪的路上病逝了。

  而前任兵部尚书傅中龙也辞官回乡去了。

  对于洪承畴暂缓进军,先探明敌情的折子,陈新甲以兵多筹饷艰难为由,由兵部发出文书,催促洪承畴赶快与清军决战。

  崇祯更是帝诏令洪承畴“刻期进兵”,又分任马绍愉、张若麒为兵部职方主事、职方郎中,前去永宁督促洪承畴和清军决战。

  两人日夜不停的赶到永宁时,看到的是洪承畴十几万大军正在备战,但是却没有丝毫要前去决战的样子。

  “洪督师,兵部不是下了命令,要求尽快与建奴决战吗,怎么还在这宁远停滞不前。”

  洪承畴一脸的苦笑。

  “二位钦差,现在真不是决战的时候,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敌人现在的兵力部署,后勤补给路线,这些情况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现在贸然决战,说不定正中敌人下怀,万万不可。”

  马绍愉和张若麒听完也为难了。

  他们是带着崇祯旨意来的,皇帝要的是速战速决,不是停滞不前。

  “洪督师,即便是这样,也要尽快决战,击溃建奴才是,咱们这次来,可带着陛下的旨意,要尽快速战速决。”

  说完,拿出圣旨给洪承畴。

  洪承畴正要下跪接旨,被二人拦下。

  “陛下说了,这次不必宣旨,所以洪督师也不用下跪,朝廷国库现在都能跑老鼠了,这次出兵的三十万两白银,还是陛下内努的私房钱,这战事要是拖个十天半个月的,粮食绝对后继不了,到时就算不决战,也是战败的下场啊,望洪督师体谅陛下和朝廷的不易。”www.sttgxcl.com

  洪承畴也无话可说了,朝廷没钱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哎……既然这样,要决战也不是不可,不过先要好好部署一番才是。”

  马绍愉和张若麒听到洪承畴同意决战,也是开心,起码自己能交差了。

  “如此最好,如此最好,摆兵布阵之事,我二人就不便多言,由洪督师一人定夺。”

  洪承畴拍着脑门子,开始了部署。

  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在宁远誓师,率八总兵、十三万人,七月二十八日抵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

  皇太极在此地也布置了重兵,结果两军相遇,打了个开门红。

  洪承畴这边让吴三桂为先锋,给驻守乳峰山的清军一个下马威。

  这个吴三桂不愧为一位历史上颇有名气的将领,指挥起打仗来,那是得心应手。

  他带领的关宁铁骑几个冲锋下来,对面的清军就败下阵来,被吴三桂一顿绞杀,死伤好几百人,剩余的一千多清军,吓得落荒而逃。

  洪承畴乘胜追击,指挥剩余的几位总兵,将附近驻扎的清军几乎全部剿灭,战绩颇丰。

  初战清兵失利,几至溃败,把皇太极都给打郁闷了,这明军吃错药了吧,突然这么能打了。

  庆功宴上洪承畴将吴三桂列为首功,说:“吴三桂英气勇略,两年来,以清廉和英勇大大振奋辽东兵马的勇气,作战的气势更足,特别是此次作战战功犹多。”

  二十九日,洪承畴命总兵白广恩率领所部攻打西石门,又将西石门的清军打了个大败,此时明军士气正锐,皇太极对清兵失利心急如焚。

  于是皇太极带兵赶往锦州,这时的皇太极其实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了,所以才想在临死前,拿下关宁锦一带。

  一边赶路一天吐血的皇太极不顾太医的劝阻,日夜不停赶路,昼夜兼行五百里,终于到达了锦州。

  皇太极下令沿途清军只要遇到明军,就撤退,不要与他们缠斗,将他们诱入到锦州来。

  前军气势正宏,后军押运粮草的必定追不上大军,今天老子就要断了他的粮草,给这群明军一个两面夹击。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阴森人偶的日月山河无恙最快更新

第222章 战事吃紧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