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北美洲再造中华 > 三百章感言:扶桑主体民族问题
  前段时间书评区有人问起主体民族的问题,我也在前几天发了第291章写出了我的部分思考以作为初步解答,也不知道能否解决这一问题。

  毕竟在我以及在绝大多数国人看来,外貌和衣冠上看不出差异,语言、文字、信仰、风俗习惯皆与汉族各民系相同的人,必然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汉族人。

  不会有人非要去追究一个姓刘的人其祖上到底是不是刘渊那样的匈奴人,抑或者是独孤部的鲜卑人,别说在现代这么上千年过去了,即使是离那个时代不远的唐朝,都是一样的,没人会指着一个刘姓汉人说你是匈奴人、你是鲜卑人!

  这样的案例其实也侧面证明了血统论的可笑,仿佛一个人是汉人,就必须其父母、其祖父祖母甚至更往前的许多代都必须全是汉人才行,有任何混血或者其中一位祖先是汉化的“异族”都得开除你的“汉籍”。

  要是这么揪的话,那实际上就根本并不存在纯种的汉人——那些暴论者可以把北方人说成“胡化”“鲜卑化”“蒙古化”,把南方人说成“蛮化”“越化”甚至“马来化”,哪有什么纯种汉人?

  因此,一个“民族”的界定,尤其是现代民族,必然首先是基于文化和认同,尤以认同为首。在第291章就有写到过相关的案例。

  血统、文化、认同,三者的重要性既然是从前到后显著递增的,那么套入到本书的故事之中,其实主体民族的问题也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过个几代人,已经完全汉化的嘉洲百番后裔皆使用汉姓、汉名,习诗书,又热衷于楚汉、三国等历史故事,而他们本即是黄种人,再按汉式仪轨梳妆打扮、盘束发型、身着华服,谁又知道这个名为陶禹睿的人和那个名为林逍遥的人,到底哪个是“汉人”血统,哪个又是“非汉人”血统?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文史、宣传、教育等方式培养嘉洲人、瀛洲人的民族认同,告诉他们,你们都是汉人,都是中华民族,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外人,又如何找出否认这一点的蛛丝马迹呢?

  当然,按本书的推演,这样的蛛丝马迹短期内还是有的——此处可以做个剧透:

  瀛洲的“推普”会采取以民间自发为主、官府鼓励和协助为辅的方式,那么在几代人的时间之中,番人后裔大多数都将会是双语者甚至三语者。

  也即是说他们既会讲来自自己父辈的番人族语,比如澳龙语、苗蠖语,也会讲作为通用语言和官方语言的官话,以及以闽南人为主的邻居们所讲的闽南话,甚至澳龙人和苗蠖人之间还会互相掌握对方的语言,成为四语者都不足为奇。

  不过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想,汉番相融之所以是“相融”,乃是因为明人后裔也会朝番人走出那几步,既然官府会主动制定雅言、鼓励学习甚至主动开课,再加上出于和邻居交流的需要,也自然会有不少明人同样也掌握澳龙语和苗蠖语,也成为同样的三语者、四语者。

  其实这并非是因为他们是语言天才,也不是因为他们被强迫摁着坐在学堂里苦读十年,而是在多族裔共存的社会中,他们可以很自然地就习得和掌握别人的语言,听得多了,听个几年、十年,也因着好玩或方便沟通试着开口讲几句,慢慢地就掌握了。

  这是自然习得与“学外语”的差异。只在单语社会里被摁着头苦学十多年英语的国人可能很难理解,但这却是语言学意义上的正常且普遍的现象。

  也即是说,即使是在开头几十年尚未完全“推普”的瀛洲,番人出身的人会讲三四门语言,明人出身的人也会讲三四门语言,那么恐怕那种想要拿语言作为根据划分民族拉一踩一的人,连这种仅有的证据都难以找到。

  但这对于主角、对于扶桑、对于瀛洲、对于想要在北美洲再造中华的明人而言,却都是大好事——

  我在先前就强调过多次,在绝大多数时代里,人口都是衡量国力的第一标准;而收化百番、融合成新的汉族,这是最快最快的增长人口的绝佳方法!

  十万明人孤悬海外,靠自己生,每一名女子要生多少胎、生多少代,才能达到50万的规模?

  
  当然,我们可以加上继续招揽移民——即使从伪清招揽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日本、吕宋、南洋却有大量的明人遗民,那么主角便可以从瀛洲开船前去,一船一船地带到瀛洲来。

  这种方法比自然生育要高效得多,但沧海(太平洋)广阔,瀛洲又实在太过遥远,这些地方的明人遗民的移民意愿不好保证;而适合派去常规地横跨沧海的大船数量有限,走一趟来回都需要半年时间,那么一年能够招揽到的移民数量自然是不应过分乐观地高估的。

  要知道,即使是17世纪的欧洲殖民国家,初期的一次移民船也只能带去一百多号人。(当然明人的大型船只的装载量其实可以远大于此。)www.sttgxcl.com

  那么靠现有的扶桑明人疯狂生育以及每年派几艘船去日本、吕宋、南洋捞新的明人移民,要从10万增长到50万,大概也至少需要两三代人的时间吧?

  当然,这部分增长的人口对于主角而言仍然非常重要:皆因收化百番需要汉番混居,汉番混居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汉人可以用来“混”,而新来的移民主角大可以派往有意扩张的方向建立新的居民点,这比强制迁徙现有的明人居民要便利得多。

  只是无论如何,直接收化百番,必然是这三种增长人口的方式中效率最高的一种,甚至相比于另外两种来说是断档的高。

  因为嘉洲的三四十万番人就在那里,他们的确孱弱可欺,却也因此而更容易通过各种手段得到他们的服从,并且这样也有了非常充足的性资源可以用于通婚、生育。

  而主角之所以要急于增长人口,在正文中其实也讲到很多次:来自欧洲的白人殖民者,包括西班牙人、法国人和英国人,在这个时代都已经在不断攫取北美洲的土地。

  尤其是宣称了加利福尼亚的西班牙人或早或晚都很容易碰得上,碰得多了,矛盾就会积累得越多,那么,早已在吕宋惯于屠华的西班牙人若来攻打,是仅仅十万人以及千计士兵容易御敌,还是达到五十万级的小强级国家的上万大军容易御敌?

  我相信这样的道理对于看到这里的读者们而言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因此本篇感言还是首先强调“主体民族”的形成问题,也即是认同大于文化,文化大于血统,而血统论很显然可以说是最为幼稚的。

  相比于最初我给那位读者的含糊的回答,我相信现在的这一套思路已然完善得多,应当能够得到读者们的认可。

  关于民族问题后面的正文还会有讲到,还请各位期待啦。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路易罗莎的北美洲再造中华最快更新

三百章感言:扶桑主体民族问题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