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付食钱。”公孙康答道。
“一顿便饭而已,给什么钱,孙先生莫要羞辱老朽。”老丈气愤的说道:“而且这一顿饭哪里值一枚白金呀!都是些自己捕的海货。”
“因为里面有鳆鱼呀。”公孙康弱弱的说道。
鳆鱼即鲍鱼。
“鳆鱼也值不了那么多钱呀,虽然鳆鱼在远离大海的地方卖的贵,可在海边不值钱呀。
我拿鳆鱼去鱼市去卖,个头大的最多也就能卖数十钱一只,个头小的只值数钱,自家做来吃的都是个头小的。”老丈解释道。
公孙康恍然大悟,不过他还是不愿意白吃老丈的饭,可看老丈的态度,恐怕是死活都不会收钱的,于是公孙康便问道:“不知老丈家还有没有鳆鱼?”
“还有一些。”
“还请老丈将鳆鱼全部卖给我。”
“孙先生想吃鳆鱼,我送给先生几只便是。”
“这怎么成,正所谓在商言商,老丈是以捕鱼、卖鱼为生,我买鳆鱼就一定要给钱,这是规矩。”
“那行吧,我给孙先生算便宜一点。”
“不行,老丈该收多少钱就收多少钱,一钱也不能少。”
“那好吧。”
公孙康买下老丈家的所有鲍鱼后,又对老丈说道:“我在黄城有一友人也很喜欢吃鳆鱼,还请老丈以后将所有鳆鱼都卖给我那友人,过几日我便带那友人前来拜访。”
“没问题。”老丈高兴的应了下来。
公孙康等人离开渔村后,公孙康又让卓宝驾驶马车沿海岸向东而行。
马车行驶一段距离后,公孙康从车窗朝海边眺望,只见远处海边有滚滚浓烟升起。
公孙康见状便想到:这么大的烟,莫非那里是盐场?
汉代是“煮海为盐”,先纳潮,也就是引海水入盐田。
由于我国沿海海水含盐量低,直接煮海水制盐不仅产量低,而且制出的盐苦涩且有毒,所以需要先纳潮制卤。
由于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情况下,不同时间段的潮水含盐量都会不同,因此有“旱晴天纳潮头,平时纳潮中,雨后纳潮尾,夏秋季纳夜潮”一说。
海潮进入盐田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蒸发,海水中的盐便留在了盐田内的泥土中。
经过多次纳潮、自然蒸发,盐田内的泥土中的含盐量就会非常高,当含盐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以开始制卤。
制卤需要先用泥土堆筑一个中空的盐漏台,在盐漏台上铺设竹、木承重,再铺设过滤用的茅草。
将盐田里饱含盐分的泥土覆盖在茅草之上,将容器放置在盐漏台下方,然后用海水反复冲淋。
泥土中的盐分被海水带出,经过矛草过滤,最终流入下方容器,成为了卤水。
最后一步便是煮盐,将牢盆架设在灶上,卤水倒入牢盆,先用大火煮沸,然而文火慢煮,最终煮出食盐。
东汉末年,盐铁官营和私营并存,官营盐为民制官卖;私营盐为民制民卖,官府收税。
公孙度夺取营州后,也是允许盐铁私营,同时也保留了官营。
公孙康对卓宝吩咐道:“卓宝,去前方浓烟升起处。”
“诺。”卓宝领命后便驾驶着马车朝浓烟升起处赶去。通天阁小说
卓宝驾驶马车来到浓烟升起处后,公孙康下车一看,发现这里果然是一处规模不大的盐场。
“阁下可是来买盐的?”一名中年男子迎上来,笑意盈盈的向公孙康问道。
“正是。”公孙康答道。
“阁下是第一次来我们盐场吧,敢问阁下尊姓大名?”中年男子问道。
“鄙人姓孙名聪,字孟哲。”
“在下乃是盐场管事刘林,字子繁,不知孟哲先生需要多少石盐?”
“我得先看看你们的盐品质如何。”
“没问题,孟哲先生请随我来。”
刘林随即将公孙康等人带入盐场储存成品盐之处,公孙康走到了一口大缸前面,用手从缸内抓起了一小把食盐。
公孙康观察了一下手中的食盐,发现其颗粒粗大。
公孙康又从手心里抓了一小撮食盐放进了嘴里,公孙康立刻便感觉到了浓烈的咸味,同时还感觉到了苦涩之味。
公孙康知道现在的食盐是没有经过再次结晶析出去除杂质的粗盐,其含有钡盐、氯化物、镁、铅、砷、锌、硫酸盐等杂质,不仅影响口感,而且还有可能会危害健康。
喜咸人必肤黑血病,多食则肺凝而变色,这便是因为粗盐没有去除杂质。
公孙康看着手里的粗盐,心中激动的想到:我可以把粗盐加工成精盐来卖,一定可以大赚特赚。
“孟哲先生觉得我们的盐如何?”刘林询问道。
“勉强还行。”
“那孟哲先生可还打算购买我们的盐?”
“你们的盐一石多少钱?”
“六百钱一石。”
公孙康伸出一根手指说道:“我要五百石盐。”
刘林闻言大喜,不过随即又露出了为难之色,说道:“不瞒孟哲先生,盐场现在只有百石盐。”
“无妨,等你们凑够了五百石我再来取便是。”公孙康莞尔道,随即又对杜若吩咐道:“杜若,去车上取一金来。”
刘林闻言大喜,公孙康又对刘林说道:“我先付一金定钱,待你们凑够五百石后再来取盐。”
“没问题,孟哲先生稍待,在下这就去草写契券。”刘林对公孙康的提议并没有异议。
“先生请便。”公孙康抬手说道。
刘林草写好一式两张契券后便交给公孙康查看,公孙康快速看了一遍,见没有问题便签字画押了,并将一金的定钱交给了刘林。
刘林确定金子没问题后,便也在契券上签字画押,然后将一份契券交给了公孙康。
“不知孟哲先生居于何处?待五百石盐足够后在下好派人告知孟哲先生。”刘林询问道。
公孙康反问道:“你们产四百石盐需多少时日?”
刘林答道:“需近两月。”
公孙康闻言便在心中默算到:两个月产四百石,年产量差不多三十万斤。
公孙康随即说道:“那我两个月后再来。”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陈一鸣的三国之大燕崛起最快更新
第019章 盐场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