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朱北国把这个方案提出给白邓魏苏方五人讨论的时候,却没有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白文选和邓凯都评价朱北国的“据城布防,坚守待援”的方案——“甚是老成持重之略”。
然而朱北国心里明白,人家这是话说的委婉而已,他朱大博士自然听得出画外音——你胆子太小。
于是朱北国也没有再说什么,关键是魏鸿方临佑他们也对这个方案摇头,直说朱哥在军事上确实是外行,朱北国无奈,只好闭嘴,由着大家继续讨论。
最后,大家投票通过了魏鸿和方临佑联袂提出的“争取主动,出城会战,以堂皇之阵,于旷野中正面击败清军,灭其威风,壮我军威!”的作战方略。
好吧,两人提出的这个策略,甚至还得到第二旅各连连长们的的全体赞同。
当然了,赞同者们最有力的,主要是白文选和邓凯这两位,两人对魏方提出的作战计划深表赞赏,尤其是白文选,作为军事统帅,他通过对澳洲火器的观察和了解,已经深刻理解了魏方二人的想法,也知道,这个方略如果想获得成功,只有通过澳洲的强大火器才能做到。
当然了,他也认为,魏方两人特别提出的的“争取主动”四个字,是此方略的关键之处。
为此,白文选很认真地对朱北国解释说,敌军一旦在城外站稳脚跟,那么我们讲失去战略主动,作为一个合格的将领,比如爱星阿之流,必然会想到各种因地制宜的攻城办法,阿瓦城附近山地林木茂盛,因此一旦需要攻城,包括伐木制作各种攻城器械等。
关键是,尽管阿瓦城两面环水,乍一看易守难攻,但实际上,这也让攻城方能心无旁骛地集中进攻兵力,何况阿瓦城墙西、东两面,地势平坦,地形开阔,如今是旱季,地面干燥,也非常有利于重型攻城装备的组装运输和移动。
另外,清军很可能携带有红夷大炮,因此城池并非受不到远距离的攻击。
可以试想一下,到了那时候,清军利用优势兵力囤聚城外,虎视城郭,监视江面,到时候可进可退,可缓可急矣!而我军呢?那时只能死守待敌,完全被动应付----
白文选最后总结道:
“……此诚自弃先机,资敌于阵前也!固然有援兵可至,料虽能退敌,然实难重创之……
何况,届时阿瓦城外强敌犹存,且爱新阿亦有吴三桂数万大军为外援,彼若合为一股,则敌势大,分则互为掎角,此战事亦难料也!
又,晋王忠义,孤悬于外,彼必奉诏奋力移师出孟艮,然军民妇孺合计数万,长途跋涉,必师老兵疲,想亦需吾等出师接应,而彼时大敌尚在眼前,岂不顾忌侧后?
时阿瓦城要守,又岂能随意分兵应援?故为今之策,宜速决爱新阿,清除榻卧之旁患,再速接晋王入城。
假若吴三桂骤至,其势亦孤矣!彼时,战、守、走皆在于我,吴三桂即使拥重兵而来,又能奈何我哉?
若如此,则胜算在握也,望朱先生思之……
至于朱先生所虑之兵力不足,实无妨也,某与鞑清重甲骑兵抗衡十余年,即便无犀利火器,亦可用拒马桩与长矛阵抗之!如今有连发火铳,又何惧之有?
吾意,澳洲火铳军与某之两千长矛手混编成阵,辅以拒马桩等,当可抗骑兵冲力而不为所破阵,时敌之重甲迟滞于阵前,则绵延不绝之火铳齐发,敌必几无所归矣!”。
朱北国听了白文选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心想白文选果然是久经战阵见识卓绝之人,这明末乱世,最后能坚持下来的毕竟不是凡品啊……
心中又发感慨,自己毕竟是来自旧世界的一介书生,若论洞察先机谋略军旅,这些历史名人果然要甩我几条街呢,当然也对魏鸿方临佑哥俩刮目相看,心说这几位平日里就很好学,带兵又带得勤快,果然是带兵打仗的料……
而魏宏方临佑哥俩听完白文选的一番话后,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深深地点头表示赞同。
只是魏鸿方临佑此时都有点不好意思,因为,这个主动出击的作战计划,其实是还在路上的苏高飞跟船上的徐志他们一起制订的,当然他们每个人都参与了意见,其中不少人还是朱哥方案的拥护者,但多数人貌似支持苏制定的主动出击方案,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要说起本意,却并不是像白文选说那样思绪深远。
哥几个的本意,其实就是想在永历皇帝和明军面前打出联邦陆军的威风给人看!
大伙都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大明今后死心塌地抱澳洲联邦的大腿,而我们有了大明这个帮手,其意义和影响不仅仅是在南洋,还遥控着郑家和所有与大清朝为敌的势力。
自然,还能增加澳洲与大清打交道的筹码——这是火塘俱乐部那帮热血青年讨论出的结果。
包括朱北国和中兴岛红楼里的人都很是认同上述观点,而且红楼那边也很高兴地发现,这帮热血青年有时候还是能冒出一些真知灼见的。
当然了,让人想不到的是,哥几个的这个主动出击、带有人前装逼成分的作战计划,竟然有着这么多的内涵和谋略,这让大伙也不得不承认----人家历史人物就是特么的不一样,南明后期两大台柱子——晋巩二藩,那绝对不白给啊!
这时朱北国站起身来,对白文选抱拳一鞠道:
“听君一席话,乃知将军此言是真正老成谋国之语,朱某佩服,如此,就依将军所言,集中两军长矛火枪之利,在旷野与鞑清决战一场!”……
十二月十日,白文选部的骑兵探哨在距离阿瓦城五十里外的一座寺庙的墙上,撕下了一纸招贴,上面写的是汉缅双文--居然是清军的告示:
“至闻永历随沐天波避入缅境,想永历为故明宗枝,群逆破坏明室,义不共天,乃为其挟制簸弄,势非得已。
今我皇上除李自成、张献忠,为明复不世之仇,永历若知感德,当及时归命,必荷皇恩,彷古三恪,受福无穷。
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则智者必不为也,今闻永历窃据缅都,囚害缅王及亲贵,涂炭合属疆土人民,实为缅人之仇寇也。
缅境诸司藩,历事中朝,亦当明权达变,审顺逆之机,助我大军进剿,亦是为汝王复仇也。
大清定西大将军令:凡缅境各地酋首部属及土司等,有能擒缚永历伪帝下属官员兵丁军属解献军前者,本阁部当照擒逆之功,不靳赏赐。
果若擒获永历或李、白、邓诸将官员者,本阁部立奏上闻,必蒙皇上优加封赏,爵位传之子孙也。此诏,大清满洲正黄旗都统、定西将军、领侍卫内大臣、苏穆禄爱新阿。”……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彼岸之筏的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快更新
1370 白文选的建议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