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又又投降的桓治
……………………………………
打水仗,士徽打不过甘宁,难道打陆战,就能打得过吕岱了么?
结果简直是一定,士徽、甘醴等人被吕岱搞了一个团灭,而后吕岱、董袭又从“摩柯城”两旁城门杀出,左右将桓治夹在了中间。
要说桓治还是很仗义的,之前士徽进城,他留在城外,后来眼瞅着城门关闭,已知己方中计。这个时候桓治并没有跑,而是指挥兵马,立刻攻城,然而简雍、吕和却出现在了城头,指挥守城兵士与桓治交战。
后来吕岱、董袭解决了入城的士徽,又出城来收拾桓治,结果双方一战,桓治才知道人多不一定能赢,自己的兵马根本不是对手。可是这个时候,桓治再想跑,似乎有点来不及了。“摩柯城”本就靠近兰沧水,桓治又是攻城之时被左右夹击,难道要他们跳进兰沧水里游回去么?
怎么办?
服了!
投降!
不打了,不打了!
但是吕岱最恨的就是投降之人,要是能逮住鲁肃,说不定还想弄死鲁肃呢。现在眼瞅着桓治投降,就算他是向己方投降,可是吕岱仍旧火大,当时便要宰了吕岱。
然而简雍却说,桓治现在不能杀,咱们还得让他带着,赶紧去平定“北汕城”。
吕岱说,那我去呗,
简雍说,不行。右别督还有更要紧之事!
“士家树大根深,如今士徽既反,雍唯恐彼辈同谋,会在别处作乱响应。此事干系重大,关乎主公安危,还请右别督速速前往红统城,将此间之事告知主公,也好多加防范。”通天阁小说
吕岱一琢磨,确实是这么个理儿,天下大事,大不过主公安危。要是主公出点啥事儿,咱这翻山越岭,大老远跑来的,不是也全白瞎了么?
然而“摩柯城”这边,此时兵微将寡,实力空虚,却又还要再去平定“北汕城”,吕岱怕简雍照应不过来,所以便将本就没剩下多少人的“右别部”一分为二,留下大部分兵马交给董袭率领,给简雍帮忙,而他自己则带着吕和与几名护卫,快马加鞭地赶往“红统城”。
…………
能够再见吕岱,刘备很是高兴,毕竟吕岱可是穿过了深山老林,跨过了河谷水沟,才又追上了自己“一往无前”的前进脚步,单凭这份忠义之心,便足以令人敬佩。同时,这是不是也说明了,自己还是很值得大家追随的明主啊?
但是,对于吕岱带回士徽叛乱的消息,刘备不是不信,而是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为好。因为就在他蹿来“红统城”之后,不久便得到消息,说是张辽与赵俨在攻打“美蜀郡”的时候,美蜀太守士黆居然誓死不降,亲临城头指挥战斗,最后还被炸了个粉身碎骨。
为了安抚士燮,也是为了笼络众人之心,所以刘备特意将士黆树立成了抗击“北朝伪帝”的正面典型,狠狠地表扬了一下。
那怎么着,现在一扭脸儿,士家又成叛逆了?
所以刘备有点抹不开面儿,同时也害怕别人说自己寡恩少义。
但是从事刘琰说:“主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门下督潘璋也说:“就是啊,主公。虽然士老头有一个弟弟是战死的,但是他还有俩弟弟早就投降朝廷了呢!现在他儿子又跳出来反叛,如果这都不处置,主公威严何在?倘若他人也都来效仿士家,又该如何?”
那个……因为陈武已经在“兴霸城”战死了,所以刘备现在的门下督已经不分左右了。
可是粗话的潘璋,你以为我不想收拾士家么?难道像这种趁乱朝我捅刀子的贼子,我不想弄死?可我不是……不是怕别人嫌我不仁义嘛。
刘备正在寻思着,回头一眼看到了吕岱。反正吕岱蹿没影的时候比较长,和别人也没那么多交情,不如这件事就交给他去办吧。
于是乎,为了奖赏吕岱之忠义,刘备将吕岱改任为“督军将军”,有监督全军,彻查叛逆、奸细之权。
再者说,“督军将军”,那可是当年周瑜担任过的职务,而且周瑜当上“督军将军”之后,头一个就把“顺义将军”李术给“咔嚓”了。所以能够得此封赏,吕岱觉得很受感动,也很受激励,扭头就去调查士家以及与士家相关之人了。最后不仅“咔嚓”了士廞、士祗,甚至逼得士燮也吞金自尽了,反倒是士燮的侄子,忽悠过士徽造反的士匡,不知道跑去了哪里。
其实士燮也不完全是被吕岱逼死的,只不过是吕岱把他的儿子孙子,一家老小,全都给“咔嚓”了,所以他自己才想不开了而已。
可怜的士老头,从虚心好学到野心勃勃,谋划算计了一辈子,做梦都想从大汉身上叼下一块肉来,又哪能想到自己最后竟然落得这么一个下场,真真是……活该呀!
…………
虽然在“汉室正朔”之中,士家之人已经死了个干净,但是刘备却并未放下心来,毕竟士燮在交趾经营了几十年,隐藏的势力究竟能有多大,刘备也说不好。比如这一次,桓治不是就跟着士徽一起反了么?
而且刘备还意识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从交州带过来的人,刘备已经着意拉拢,给他们分了那么多的蛋糕,可他们还是会反。那么原本在汉南半岛上收服的这些人,比如曾经的扶南大将军,范蔓,他们这些人又会是什么想法呢?
如果他们眼见自己势颓,也都纷纷投向朝廷,到那个时候,自己又该如何是好?
于是乎,尽管士燮都已经死了,可是刘备不仅没有下令吕岱停止彻查,还把像范蔓那样的汉南半岛的本土将领纷纷调往了“红统城”,不是不想拿他们当炮灰,而是真心不敢。
然而,“又又投降”的桓治却不在此列,倒也不是刘备狠心杀了他,是因为他真的回不来了。
话说桓治“又又投降”之后,带着董袭前去平定“北汕城”,原本以为只是自己一句话的事儿,没曾想,“北汕城”也来了新客人。
汉正军第九军,二十九师师长程畿,之前奉命率领一部兵马,追击吕岱来着,而后追着追着,就来到了“北汕城”。不止于此,与之同来的还有二十四师一部兵马以及领兵的副参谋长,郑度。
哎呀,奇怪了,二十四师咋会派一个副参谋长领兵呢?
这话还得从“想当年”说起。
当初魏义率领二十四师入益南,打跑了赵韪之后却没能闲下来,因为益南这个地方地域广大,多山多水,唯独缺少的就是平坦之地与好走之路。所以益南有很多的部落,名义上都是大汉之属,可是真走到人家面前的时候,还不知道人家认不认咱是谁。
于是魏义就带着二十四师的兄弟们,一山一山的爬,一地一地的走,找到那些部落就说:“嗨……我们,朝廷派来的……咱们,一家人。”
人家要是认了,那就是“好兄弟,讲义气”,要是不认,少不得还要先比划比划。
好在有“卧虎”张则、郡长高颐这些人的大力协助,又有吕凯、李恢等人效劳,魏义才将益南逐渐平定了下来。
然而接下来的问题又来了,按照大汉的征兵之制,这还得从益南当地征兵啊。可是人家那些山里的部落,兴许多少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甚至隔壁山窝里的部落也是彼此不通消息。
就这么一句话,就要把我们的娃弄走当兵去了?
有意见的肯定多。
但是这个时候,不能只用刀子说话呀,毕竟大家已经是好兄弟了,对吧?
所以就得以说服教育为主,摆事实,讲道理,大汉男儿,保家卫国,那也是应当应份……这个工作做下来,一点都不比爬益南的那些大山轻松。
好不容易,有了一点成效,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道路不畅,不单外面的物资不容易运进来,就是征到的兵员都不容易运出去。
无奈之下,陈冉只得一边向军部回报益南之事,一边下令给魏义,允许二十四师扩编,就地练兵。
所以,别的部队都是异地兵员,可是二十四师却有一大批益南兵,都是魏义挨个儿从人家家里带出来的,还得挨个儿训练,一不小心弄得二十四师,单是旅长就有六七个。
“南线元帅部”攻打交趾之时,魏义就想着,不知道戏元帅会不会让自己参战,毕竟他们从山上冲下来,也算一股很强悍的奇兵,但是那一次是由王闹闹带着徐庶与第二水军,从海面主攻。
这一次,程畿奉命追击吕岱,然而带人多了,难以供给,带人少了,又怕力有不逮,所以戏志才才调动了二十四师。再然而,这么“肿”的一个师,不能全都过来,而且对于“汉南半岛”,戏志才也有自己的布局。二十四师可是专业的山地师,能够作为自己手里扣下的一张王牌,必要之时,给予备备一次意想不到的暴击,想必是极好的。
于是乎,二十四师的副参谋长郑度,便带了两个旅,赶来与程畿汇合,又突然拿下了“北汕城”。
可是这些事情,桓治知不道啊,原本留得一命,又回到了“汉室正朔”温暖的怀抱,高高兴兴地跑回来,就差喊一句“小的们,快开门”了。然而城中突然射出一箭,连个“蓝瘦、香菇”的机会都没给桓治留下。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郑端木的大汉大忽悠帝最快更新
第790章 又又投降的桓治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