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又广袤的陕北大地上,十几口大铁锅一字排开,底下烧着蜂窝煤,锅里煮着大碴子、米粥、土豆。
说是就地放粮,却也不能真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水源都没有的地方开伙。
在饥民的带领下,车队来到一处荒凉的小村庄。炊事班在村头空地上架起铁锅,淘米做饭,很快就做出大碴粥、白米粥和土豆泥,更有储藏在坛子里的咸白菜、萝卜条。
又给发了竹制的碗筷,吃的一众饥民好不过瘾,感觉比过年时的饭菜还香。
朱爽吃的自然是小灶,却也仅有白米饭和土豆炖鸡块,出门在外,也就讲究不了那么多了。
饱餐过后,朱爽靠在马车内的软垫上,喝着茶水,冲小春子道:“去,给我找一个说话利索点的,本王要问话。”
小春子忙下了马车,先去找丁智深,很快领回一个四十出头,面色黝黑,头扎一顶毛巾的老汉。
这人知道是王爷的车架,未到近前便跪倒在地,连叩几个响头,代表一众乡亲,谢秦王的活命之恩。
这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古往今来,何曾听过王爷亲自赈灾的。便是县太爷亲至,也不多见啊!
更不用说准备的米粥稠密,土豆泥咸香,连下饭的小咸菜都有。若在来两个白面馍,便赶上过节了。
马长贵真心实意的叩头,膝行至马车前,等贵人问话。
“不用拘谨,起来说吧!”
马长贵这才站起身,向车上往去,见帘子卷起,一个穿素色麻衣的中年人坐在车边,长须美髯,仪态威严,不由心中暗想,“原来这就是王爷,比城里的县太爷威风太多!”
却听对方问他是哪里人,家中有几亩地,产量如何,马长贵一一作答。
其实此刻的陕北,因为地广人稀,并不缺少土地。
只是荒地难开,熟地太少,干旱缺水,产量不高。
普通年景还好些,一遇到干旱的年份,就过不下去了。
“其实对额们来说,逃荒、讨饭是常事。打记事起,不逃荒能吃饱的年份,还不足十次。只是像今年这样严重的旱灾,比较少见!”
朱爽听的默然,历朝历代的农民活的都很辛苦,更不用说生活在明朝的陕北这样一个灾害频发的地方。
“可曾想过彻底离开这里,到别处讨生活?”
“王爷说笑,那不成流民了。人离乡贱,在这好歹还能活下去,若成了流民,东躲西藏的,怎么死的都不知啊!”
朱爽呵呵一笑,没与他辩论。其实此刻的大明,就有无数的流民存在。而聚集人口最多区域,就在湖北。
到了宣德、成化年间,荆襄地区聚集流民上百万,最终酿成大起义。
好在当时的大明国力尚可,又有能臣干吏,很快将起义平定。
可明末陕北爆发的起义,则直接将帝国送入坟墓。
若不改变这里靠天吃饭的经济模式,早晚还是一个大号火药桶啊!www.sttgxcl.com
“若在附近,给尔等找一份活,每日有两百文的工钱,可愿意做?”
马长贵听这话,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了眼睛惊奇道:“王爷不骗俺?”
“大胆!”
一旁的小春子听这话,出声训斥,吓的马长贵连连磕头请罪。
朱爽呵呵一笑,不以为意道:“我骗你作甚!”
马长贵重重的叩了一个头,泪流满面,“感谢王爷天恩,若有这样的活计,能让俺们一直做,把命都卖给王爷,我也愿意啊!”
“行了,那便组织大伙,随着车队走吧!不过有句话要说在头里,活很苦,只要青壮,不要老弱。不过二百文一日的工钱,能买四斗米,足以养活一家老小了!”
马长贵讪讪一笑,“王爷说的不错,一天赚四斗米,咋也能养活老婆孩儿。就是这会儿的米价贵的狠,涨到二两银子一石了,二百文,也只能买一斗米,倒也能让全家吃饱!”
朱爽眉头挑了下,“二两银子一石,这陕北的米好贵啊!”
“都是那些黑了心的商人,看天气旱的厉害,就把粮食囤起来,高价售卖,活活逼死人啊!”
朱爽听得皱眉,叫了声:“丁智深!”
“末将在!”
“你带两百名护卫,分成几队,一路向北前往受灾的几个县城,查看当地粮价,调查囤粮的商人。”
“末将遵命!”
当即领两队护卫,快马加鞭往前方赶去。
朱爽则带着大队人马缓行,遇到逃荒的百姓便就地赈灾,然后带着灾民们向北走,到延安府时,聚起的灾民已有五六万之众。
却说延安府的官员见这阵势真的是吓坏了,紧闭城门派出使者,确定真的是秦王驾临,才敢大开城门,出来迎接。
“小的,延安知府郭延保,参见王爷!”
“好个郭延保,本王问你,你这城中粮价几何?”
“呃,下官一向不理俗务,买米煮饭之事,都是管家负责,真的不知粮价几何!”
“昏聩,大灾之年,粮价多少都不知道。那奸商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你也不知了?”
跪在地上的郭延保,汗流浃背,战战兢兢,“下官,有请过城内义商低价售卖,在城外开设粥场,实不知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事!”
朱爽原本没多大气,毕竟没对这些当官的没报多大指望。可见此人身为一方父母官,竟一问三不知,什么责任都往外推,才动了真火。
“好,既然你一问三不知,这知府也不用当了!来啊,将其下狱,本王随后便上折子,请父皇免了你这尸位素餐的昏官!”
郭延保闻言大惊失色,急忙道:“王爷,你不能这么对我,臣是两榜进士出身的知府,你没有皇命,不能拿我,不能拿我!”
朱爽冷笑:“两榜进士,便出了你这样的昏官,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大明的江山,就是被你这等人败坏的!”
郭延保越发觉得冤屈,大明开国才二十几年,自己进入仕途也才十余年,哪里就败坏大明的江山了,不讲道理啊!
见王府护卫过来拿他,竟起身就跑,大喊道:“王爷乱命,恕臣不能奉诏!”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余生所念的家父朱重八最快更新
第九十五章 陕北赈灾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