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名剑山庄 > 第六十九章 父与子
  第六十九章父与子

  太子少有的激烈地反对,说道:“父皇,元末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这是父皇你看到的。而今父皇抵定天下,扫荡群雄。不就是要让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就应该奉先王之道。守正安民。就因为何夕区区一言,就不惜劳师动众。做如此大事,岂不是事与愿违。父皇,您当初说的话,难道就忘记了。”

  “你说过的,我父子有发一念,行一事,百姓就要受百倍之苦,千般之难。是,何夕是才华。但是何夕的才华再高。不过是一人之才华。儒道之学,是千百年贤者之智慧,虽然不是完美无缺。但是从者遍布朝野。而何夕仅仅是一个人。而且很多时候挑错容易,正让何夕的学说,放在儒家这个位置上。难道真是完美无缺,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吗?”

  “利不百,不变法。儿臣不是不愿意对本朝法度进行整理,之前,内阁制度,秘书监制度,乃至于官报,太平铁厂等等,儿臣从来没有说一个‘不’字。”

  “但是辽东虽小,也大明之土,辽民虽少,也是大明百姓。高丽百姓虽在敌国,但也是人。为了何夕一己之妄念。杀人盈城。血流三千里。这非圣王之道。”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等太子说完了。说道:“你说完了。”

  太子凛然一动,低头说道:“孩儿说完了。”

  朱元璋说道:“天下太平?你知道而今百姓过的什么日子。三餐不继,衣服无着。很多人一天吃两顿,只有农忙时节能吃上三顿。一家人只有几套完整的衣服。谁出门,谁穿裤子。女子避在家中,不能出门见人。被褥什么的。更是没有。只有稻草。”通天阁小说

  “至于冬日,即便远在岭南,也有人冻死。这就是你说的太平日子。”

  “百姓想过的太平日子?”

  太子一愣,不得不说,在体谅民间疾苦这一块上,太子还是远远不如朱元璋的。毕竟太子出生的时候,即便朱元璋再节俭,但太子的待遇从来不少。但是朱元璋真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下面是什么日子,他是最清楚的。

  太子固然有过微服私访的经历,甚至朱元璋特别要求太子在出巡中都的时候,带着几个弟弟,进入寻常百姓家。这甚至成为一个传统。朱棣北巡的时候,更是带着皇孙朱瞻基进入百姓家探视。

  这家风就是从朱元璋这里传下来的。但是可惜了。自从正统之后,大明皇家就是另外一个作风了。

  太子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朱元璋问道:“你说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你说吧。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朕不要求别的。只要三餐吃饱。四季有衣服,冬天不会被挨冻。有一个像样的房子。你说吧,该怎么办?”

  太子说不出口。

  如果太子没有才华,不能深刻地明白的大明运行规则。他或许能脱口而出,可以办到。

  但是太子明白这一点。他其实明白。今后大明百姓生活水平不会太大地提高了。让普通百姓拥有现在的生活,虽然忍饥挨饿,甚至冬天有冻死,病死的。但是整体上饿死的人。依然不多了。

  太子不明白其中原理。但是他深刻地明白了这个现象。江南繁华,但是江南底层百姓,并不比其他地方百姓过得更好一些。北方荒凉。百姓刚刚移民过去的百姓,固然要苦上几年。但是几年之后,只要土地开垦出来之后,并不会比江南百姓过得更差?

  所以大明底层百姓的生活水平,或许有一些提高的空间。但是空间并不大了。

  想达到朱元璋所说的情况,衣食住都能满足底层百姓的生活。是完全做不到的。

  朱元璋说道:“别人怎么说俺,俺不在乎。你是俺亲自教出来。你应该明白俺的心思,俺不在乎什么儒家道家,也不在乎什么淮西,浙西。俺在乎的就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俺小时候过得苦,俺不想让百姓再吃这个苦。听谁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们做到什么。俺承认,自从开国以来,韩-国公,刘先生,宋先生,在很多事情上帮了俺很多。但是他们能帮俺,也就到此为止了。剩下的不是他们能帮的。也不是现在所有儒臣能做到的。”

  “能做到这一点,只有何夕。”

  太子说道:“父皇,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儒道之渊源,也是与时俱进的。春秋之儒,与战国之儒不同,战国之儒与秦汉之儒不同,秦汉之儒,与隋唐之儒不同,隋唐之儒与宋儒不同。今日我大明开国立基,天下更新,自然有应命之臣。父皇又何必急于一时。”

  “你说得不错。”朱元璋说道:“只是,而今所谓之儒臣,言必程朱,哪里有一点点创见。朱熹是圣人,但是朱熹也没有挽救南宋之危局。更不要说,朱熹在南宋也不是没有敌手,却为暴元之官学,今日之儒学,到底是大明之儒学,朝廷之儒学,还是前元旧臣之儒学,世家大族之道统。”

  太子心中一震,说道:“父皇何至于此?”

  太子对儒臣还是有好感的。自然不愿意用如此卑劣的心思来揣摩自己的老师朋友?

  朱元璋淡然说道:“真的不至于此吗?”

  朱元璋与太子最大的不同。

  朱元璋经历群雄争霸,看过人心最黑暗之处,甚至朱元璋内心深处不乏阴暗面。手段之残酷。让人望而生惧。

  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朱元璋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代令主,朱元璋残酷的手段之下,却有一颗爱民之心。他有多恨贪官污吏,就有更多对百姓的同情与爱护。

  正因为如此,即便士大夫如何诋毁朱元璋。洪武时代,依旧是大明百姓最怀念的时代。

  甚至是朱元璋与很多大臣的分歧所在。

  朱元璋在乎的,朝廷法度,黎民百姓,却不是这很多大臣勋臣所能了解与明白的。很多人觉得,他们当年就是这样过来的。更不要说乱世之中,手段残酷的人更多。对百姓剥削更重。

  而今他们不过是稍稍给自己搞一点好处,放在前元不过九牛一毛。朱元璋怎么就不允许了。

  而朱元璋看来,他给这些大臣们的荣华富贵,他们十辈子享用不够。他们还贪心不足。

  只是价值观的鸿沟就在这里,在一边是司空见惯寻常事,在另外一方,就是决计不能容忍的事情。两者之间观念上的鸿沟,简直是不可逾越的。

  心中崇高的理想,是用残酷且现实的手段来实现的。

  朱元璋从来会怀疑任何人。怎么可能因为儒臣所谓道德高尚,就给予更多的信任。

  朱元璋继续说道:“太子,有一件事情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不了?”、

  太子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一瞬间,他有很多答案。比如,自古以来百姓的生活水平,就是这样的。但是太子知道,这样的回答。并不是朱元璋想要的。而且他自己心中也有疑惑。为什么?

  这里面有更深的原因。

  朱元璋说道:“这一件事情,你好好想想吧。有时间去偏远村落看一看,不要看南京周围的村落。毕竟南京周围不交税,已经二十年了。当然了,你也可以看看。即便是朕眼皮底下,百姓生活也不是太好的。之所以看得好,是他们更多是靠着南京这座大城谋生,而不是靠南京城外的土地谋生。”

  “孩儿遵命。”太子沉重地说道。太子稍稍沉默了一会,说道:“父亲,父子之间什么都可以谈吗?”

  太子转换了称呼。朱元璋也感受到了,他说道:“标儿,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太子说道:“父亲,你是要废我吗?”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何夕的大明公务员名剑山庄最快更新

第六十九章 父与子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