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刘晓希也没赖床,虽然昨晚睡得有点晚。
各时空,祖辈们已经早起了。
自汉之后的朝代,一大早皇宫内就在举行宴会,规模宏大,从皇帝到文武百官都盛装打扮,各朝在仪式上虽然都还有些区别,但大方向还是差不多的。
文武百官们入朝拜贺皇帝,接下来就是君臣同乐,饮酒用膳。
民间
百姓们也是早早就拿上香烛纸钱和贡品,一家老小前往祖宗坟前祭拜,等正式忙完后,才会出门走亲访友,或是亲友聚在一起聊天喝茶。
民国的战士们还在争分夺秒的训练,虽说是大年初一,但他们也不能就此停下歇息,敌人更不可能停止它们侵略的脚步。
不清楚各时空情况的刘晓希,也是吃过早饭后,一家人去她祖宗和爷奶的坟前祭拜。www.sttgxcl.com
等弄完后,刘爸爸就去村里找人打麻将了。
刘晓成也去找朋友happy。
刘妈妈也去串门了。
至于刘晓希哪都不想去,干脆在家自己玩,还请系统帮忙,看哪支队伍伙食最差,就帮忙给先辈们送点自家的腊肉尝尝。
少了肉怎么给父母解释,刘晓希也想好了,就说以前的同事想买点腊肉,就给卖了,卖肉的钱就自己转给爸妈,毕竟养猪辛苦的是父母,想给先辈送东西的是自己,但不能用父母的来装大方。
至于民国那边,看着突然出现的腊肉,某个炊事班的战士们都面面相觑,让系统给送还回去,系统也不理他们,当然他们也知道,即便给刘晓希说了,她也不会听。
小战士纠结的挠挠头,“那班长,这些腊肉咋整?”
沉稳的炊事班班长,沉默了一会儿后叹气道:“先收起来吧。”
……
不知道先辈们纠结的刘晓希,正拿出手机给祖宗们找点有趣的内容看看。
{那些改名失败的城市}
看着标题,祖辈们心里都充满了猜测,开始了新一轮的话题讨论。
老祖宗们都是看过后世地图的人,很多人也看到自己所在地的城市在后世已经改名了,要知道这么久以来,大部分人还是没办法习惯。
刘彻还是喜欢长安的称呼,同样心里很好奇,到底是何时改的名儿,好端端的不知道在闹什么。
琅琊地区的人们也想不明白好好的琅琊为何要变个名字,初次看到后世地图的时候都很震惊。
{一、长安。
长安这个名字,最初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期出现的。
刘邦为了避免秦朝咸阳的短命下场,于是就给选了一个长安的名字,蕴含了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
到了元代,当时元朝的都城是大都,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长安被改名为奉元路。}
长安上榜是老祖宗们都没想到的,或者说大家都没料到,汉唐的长安百姓们都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当然帝王们也是很意外。
嬴政这看得是满头黑线,还很无语,‘短命王朝’这几个字实在看得他心塞,不行,他一定要改变众人心中的这个印象才行。
李斯心里还是很自责,一番思索后建议道:“陛下,要不给咸阳改个名字?”
嬴政一杯酒下肚,表情已经恢复了淡定,“无需多此一举。”
扶苏也赞同他爹的话,“父皇说的是,如今大秦的国都就在咸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
刘邦看着光幕不可置否,虽然也挺遗憾的吧,但看到长安这个名字到了后世都还深入人心,他还是很知足了。
李世民表情愣愣的,心里同样是闷闷不乐,显然是不能接受长安改名失败。
忽必烈脸上很不自在,毕竟这奉元路就是他改的名儿。
朱元璋原本还在和大臣们举杯,结果就看到西安这个名字上榜了,心中一下郁闷的不行,咋?他改的西安这个名字不行?
洪武时期的大臣们都是人精,看上位的脸也知道心情不怎么,唉,谁让西安这名是上位取的呢?如今被人说改名不行,能高兴才怪了。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掌控,将奉元路改为西安府。
长安这个承载了千年文化记忆的名字,这个原本在汉唐时期世界级别的大都市。
在改名后虽然依旧是陕省的省会不变,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名字太单调平淡了,吸引力不够。
随着其他城市的发展,西安在经济文化上又逐渐被超越,也越来越边缘化。}
各时空的长安老百姓们都失落的不行,这是他们生活的家乡啊,自然希望祂一直都好。
刘彻心里挺无语的,霍去病时不时还跟着附和几句,两人怕是吐槽个三天三夜都没完。
李世民嘴边的话咽了又咽,要不是现在是在举办宫宴,百官和家眷们都齐聚一堂,他能憋着吗?
朱元璋是真不快乐了,西安府这个名没有长安好听?他觉得挺好听的嘛,但后世说的偏偏还很有道理,让他想反驳都找不到话讲。
洪武大臣们纷纷低下头,一点都不想惹火烧身。
{二、琅琊。
‘琅琊’二字很多人都不陌生,比如颇有名气的琅琊王氏。
这个名字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当时的琅琊郡是秦朝一个重要行政区域。
不过历史上琅琊郡的治所经过多次迁移,到了东汉时期,迁到了临沂县。
而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地名也是多次变动。
到了隋朝,州县制推行,琅琊郡被废除,改名沂州。
此后一直到唐朝,琅琊和沂州交替出现。
直到元朝,琅琊被临沂彻底取代,改名后,原本的诗意和韵味荡然无存}
文人墨客们看着光幕,在叹气惋惜的也不少,他们本就喜欢风雅,听到这个消息这可真是太遗憾了。
老百姓们也是在议论,别看大家没多少文化,但多少还是能感受得到的。
此刻还有不少人都在担心自己家乡,也不知道有没有把地名儿给改坏掉。
琅玡王氏这个家族,此时的表情也是非常失落。
王羲之沉默不语,他也做不到阻止改名啊,不过看这么多遗憾的人,或许以后有人想要改名也会三思而后行吧。
{三、朝歌。
朝歌这个名字,看过封神榜的都不陌生,就是商朝的古都,是一座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
秦朝时期,朝歌成了朝歌县。
王莽篡位后,改名叫雅歌。
隋朝时期改为卫县,在元朝废为集入淇州。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降为淇县,沿用至今。
改名后,知名度是远远不及朝歌的,也许很多人提起淇县都很茫然,但说到朝歌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祂啊}
光幕下,了解这番历史的各朝老百姓们,都忍不住吐槽起来,这都是改的啥啊,别说后世人吐槽,他们都无法理解。
当然这次朱元璋淡淡翻了个白眼,这可不能怪他了,又不是他一开始改的。
忽必烈也茫然,反正他现在没改,不是他干的,想来就是他后代干的,想着想着眼神看向太子真金。
真金:…他同样不清楚啊。
王莽只想静静,雅歌不也很好听吗?当然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因为朝中和他掰腕子的大臣们越来越多了,加上民间百姓们也是心有怨言。
姬发也没想到朝歌这个名字这么有名气,或许也要得益于封神榜吧。
{四、徽州。
徽州这个名字最早是出现在北宋时期。
当时的宋徽宗为了平定方腊起义,就把歙州改名为徽州,有美好的寓意在里面。
徽州是徽学的发源地,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比如徽菜、徽班、徽派建筑等,文化底蕴很是深厚。
后来为了发展旅游业,1988年初,徽州地区被撤销,设黄山市,虽然黄山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但改名争议还是很大。}
可不是很大吗,各朝人士现在都免不了议论,关键是提到徽州,很多人会想到徽州文化,可以说出各种文化代表,但改完名,瞬间内涵少多了。
各时空的徽州老百姓们更是痛心疾首,想开口说点啥最后还是憋住了,都快憋死他们了都。
年轻一辈就没多少顾忌了,喜欢就是喜欢。
“唉,咱徽州多好听啊,改祂做甚。”
“还是徽州这个名字好,有韵味。”
......
当然赵佶也没想到徽州是他取的名儿,再看看后面改的这儿,虽然没说话,但眼里的神情清晰可见。
赵煦承认赵佶这混账有艺术细胞,但再次听到方腊起义,他这手又开始痒痒想揍人了。
{五、九原。
改名包头。
九原这个名字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六国统一后推行郡县制设九原郡。
之后的汉唐对其也有记载,是中原沟通北方民族的重要通道。
包头这个名字最早是出现在清雍正年间,由于行政区域的调整和蒙古牧场的变化,原本的名字被取代。
另外包头的说法还有很多,在蒙语中是‘博托’、‘巴图’的谐音,翻译就是‘勇士’的意思。
此外‘包头’又出自蒙语‘包克图’,翻译就是‘有鹿的地方’,因为这里环境好,经常有鹿来饮水}
各朝人士也在讨论到底是原名好还是改过的名字好听。
嬴政默默饮酒不语,他还是比较喜欢叫九原,毕竟都是他挑的,霸气侧漏。
当然秦朝的群臣也比较习惯这个名字,改过的名儿嘴里念着还真不习惯。
{六、陈仓。
改名宝鸡。
当然陈仓也不是宝鸡最早的名字,最早的名叫做西岐,都知道凤鸣岐山,岐山是周朝的发源地。
直到公元前762年,才有了陈仓这个名字。
而这个名字也是得于刘邦,他听从张良的建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使得这个地名成了家喻户晓的存在。}
老百姓们都有些恍然,宝鸡他们不熟,但陈仓这个名可太熟了,至于西岐这个名儿,也熟啊。
姬发也没想到宝鸡和西岐还有这种关系在,但要他说,还是西岐更好听。
秦朝
项羽一边烤火边看光幕,心里很无语,这暗度陈仓该不会是针对自己的策略吧。
别说项羽想到了,就连扶苏都想到了,但如今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已经找到,但还有一个张良,如今人还不知道在何处,同样项羽也不知道躲去了哪儿。
张良现在小日子有滋有味,嗑着瓜子看光幕闲适极了,虽然听到光幕提自己的名字,他的眼皮子依旧是懒得撩一下。
{至于陈仓为什么会改名宝鸡,有几种说法。
传说在战国时期,陈仓有一个猎人山里打猎,结果发现了一只似虎似豹的动物。
回来后遇到两个小孩,俩小孩就告诉猎人,这个动物叫獍(jing第四声),专门吃地下的死人,还喜欢吃人脑。
结果獍也开口了,说自己是神仙,那两个小孩不一般,抓住他们可以称王称霸。
听见此话的人们纷纷跑去抓两个孩子,俩孩子就跑啊跑,跑着跑着变成两只神鸡。
一只往南飞去,一只飞到了鸡峰山,化成了石鸡。
因为具有教育意义,后来这地方就被改名宝鸡}
不少老百姓都忍不住骂人了,虽然只是传说,但抓孩子简直不是好东西。
孔夫子也无言以对,他能说什么,人性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有利益可图,一些人的丑恶面就会暴露出来,能坚守本心不受诱惑的,还是太少了。
玄奘法师嘴里念着‘阿弥陀佛’,要教导世人从善并非易事,做善事难,但作恶却极其容易。
{第二种说法是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玄宗逃到了陈仓,正当他要被叛军捉住时,有两只山鸡把唐玄宗一行人带到了一个破庙里,叛军怎么也没找到人。
后来,大家再去找那两只山鸡,却怎么也没找到,只看到峰顶的石鸡。
为了感谢山鸡的救命之恩,唐玄宗就把陈仓改名宝鸡}
李世民看得嘴角直抽,要不是还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他都怕是要翻白眼了,特别是现在那么多臣子都在,他李家的后人乐子还真多。
贞观大臣们倒是都没说什么,他们也不敢调侃陛下的后人啊。
天宝年间
虽然大臣们都不敢对龙椅上那位说什么,但心里的八卦却是非常精彩。
李隆基脸都木了,他哪知道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一出啊,光是想到自己被叛军追得东奔西窜,就够狼狈丢人的。
天宝年的百姓们也不敢说什么,李白杜甫高适他们现在也是闭着嘴,被叛军追成这样又不是什么光荣事,上面那位哪会喜欢民间议论啊。
{第三种说法是唐肃宗继位后,觉得需要给各地改改名冲冲晦气。
而在陈仓有一座鸡峰山,每天天亮都会从山顶传来鸡叫声,人们都能听得到。
就有官员把这事给肃宗说了,唐肃宗觉得是祥瑞,于是改名宝鸡}
各朝人士一时间都笑的不停,这李家父子俩,该说不说,还挺有缘。
李世民都没忍住移开眼,不想看这爷俩。
虽然不知道各朝人士的心思,但李隆基也忍不住看向他儿子,心情还怪奇妙的,这下父子俩都被点名了。
李亨也没忍住看向他爹,心情那叫一个郁闷。
天宝年的大臣们在宫宴上,看天看地举杯畅饮,就是不看这父子俩,废话,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七、兰陵。
可能会有人把兰陵和枣庄混为一谈,但二者之间并无直接关系。
说到‘兰陵’,很多人会想到兰陵王,历史上的四大美男之一,他骁勇善战,但功高盖主被北齐后主忌惮,最终被鸠杀。
回到正题,兰陵这个地方在春秋时期就有了。
而枣庄原本叫做峄(yi第四声)县,枣庄这个名最早出现在唐宋,因为当地的枣树多,且味道好,以此得名。
明清时期,枣庄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吸引了很多人来开采,这个地方也逐渐出名。
兰陵现在是临沂兰陵县兰陵镇,枣庄则是鲁地的辖地级市,这两个地方位置靠近,但没有直接的历史传承关系。}
其他地方的吃货们想不到当地的枣能有多好吃,若是现在的交通能和后世一样发达,只怕不少吃货能亲自去当地尝尝。
孩子们虽然也有点想吃,但现在过年,家里吃的还算比较丰富,想念一下就算了。
古代枣庄的百姓们嘴角都快压不下来了,心里也是骄傲的不行。
他们当地的大枣味道的确好,还能做成香软的枣糕,甜而不腻,还有枣子的香甜,实在是老少皆宜的糕点。
而且如今有光幕广而告之,只怕他们当地的枣子要闻名天下了。
孔夫子也打算以后去尝尝,反正也不算远。
当然一部分人关注点在大枣上,还有一部分人注意到了四大美男的兰陵王。
姑娘们实在是好奇,这到底是长得有多俊美才能被排进四大美男啊,但看到他的结局还挺可惜,长得好看能力又强就是不得善终。
还有不少长得俊美的男子也很想知道自己能不能排进去,这都是对自己的容貌很有自信的。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的刘晓希朱棣最快更新
第323 章 那些改名失败的城市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