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在高空炸裂,轰鸣声响彻云霄。
与此同时,旷野中各处炮声四起,信息回传至中军。
城墙已成废墟,一处清出来的高地上。
秋吉悠介满身血污,听到天空中的炮响,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
每一炮,都像是在为倭国敲响亡国丧钟,宣告着末日逼近。
不远的地方,城墙塌陷的裂口旁,秋吉家将领已倒下多时,血迹早被风干,仅剩破败衣袍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土气息。
“秋吉悠介。”
这一声呼喊,让秋吉悠介周身寒意陡生,不由一颤。
他猛地跪倒在地。
李景隆手扶刀鞘,步伐稳健地靠近,一手撑膝,慢慢半蹲,面容沉静,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揶揄。
直至与秋吉悠介面对面。
“悠介,今日心情可好?本将军特地在城外战场备下一宴,庆祝大明之胜,愿君能赏光一聚?”
呜……
秋吉悠介突然一阵干呕,急忙捂紧嘴。
他内心翻涌的是无尽悔恨,为何未能战死沙场,反被明军所擒。
李景隆面上掠过一抹遗憾,轻轻拍了拍秋吉悠介的肩:“悠介,咱俩也算旧识了,此情此景,不必过于自责。”
秋吉悠介犹豫片晌,终是慢慢抬头。
映入眼帘的,是李景隆那平日里只在欢场才展露的微笑,熟悉而陌生。
秋吉悠介勉强挤出一丝苦笑:“大将军……我……”
“悠介,我俩心照不宣即可。”
李景隆果断打断,神色肃然:“多年交情,无论倭国未来怎样,只要你有求于我,在我力所能及之内,必当竭力相助。”
铁铉在一旁忙着汇总各营上报的战功,不经意间目光转向李景隆,那眼神里夹杂着疑虑,尽管对方言辞凿凿。
秋吉悠介发出沉重叹息:“倭国不在了……被灭了……”
李景隆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悠介君所言极是。事实上,今日京都即将迎来5000大明大军,城内怕是难有生机留存。”
“而北面新木家族,我们的海军主力正朝那个方向进发,城破的消息,这两天内想必就能传回来。这么说来,倭国的确走到了尽头。”
“何至于此……”
秋吉悠介喃喃低语,“大明但有所求,只需一纸诏书,倭国怎敢不从?”
李景隆连连摆手,“非也,悠介君,你未免太过理想化了。你可还记得我大明俗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倭人非我大明子民,自唐朝起,你们派遣使节至中原学习,何时起,又开始侵扰我沿海?让我想想……对了,这苗头大致始于北宋,即便是在元朝时期,你们不也差点同元朝兵戎相见吗?”
“你们就像飘荡在大明东海之外的孤魂野鬼,一旦中原稍有动荡,便伺机而动,企图分一杯羹。”
面对这样的剖析,秋吉悠介哑口无言。
中原人有种令人畏惧的习惯,即详尽记录历史,编纂成册,谓之史书。
这些记载不仅让中原人在经历动乱后能够重建,寻回丢失的传统,而非被外来文化所取代,更赋予了他们一种坚定信念。通天阁小说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因为他们清晰地记得仇敌,代代相传,铭记于心。
“大明真是广阔无垠,富得流油。”
“可这也不是你们能眼红的。”
李景隆接着说:“悠介君若能做先锋,为大明开道,或许能留你一命。”
这话,秋吉悠介品出了味儿。
但他还是摆手拒绝:“大明打算怎么处置倭国?”
李景隆神色一凛:“往后世间再无倭国,史册不留痕迹。”
这是皇太孙的决断,内阁一致敲定的核心策略。
抹除倭国所有的存在证据,彻底阻断其文化延续。
秋吉悠介心里一片凄凉,“倭国百姓呢?”
这是他残存的最后一丝挂念。
李景隆轻笑:“没了倭国,哪儿来的倭国百姓?”
言罢,李景隆轻轻拍了拍秋吉悠介的肩,慢慢起身。
秋吉悠介彻底心如死灰。
他了解这些大明人,懂得他们的言外之意。
李景隆的意思是那些倭国人将随着倭国一同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传令。”
李景隆挺身而起,目光穿越城墙,投向远方那正重新整编壮大的军队。
命令如风,一层层传递下去。
铁铉拦下了欲向前的军中参谋与文书,自己则起身,来到李景隆身旁。
李景隆凝视着城外雄师,“今日,大明灭一国,你们皆是大功臣。”
“大明万岁。”
回应大将军口中荡气回肠的灭国之功,全军山呼海啸。
李景隆气势如虹:“就在今天,大明抹去倭国之名。传令东征全军,立界碑,刻上大明倭国道,四海昭示,彰显大明之威。”
“大明万岁。”
末了,李景隆吩咐道:“三军听令,本帅暂时代行朝廷之命,赐酒分肉犒赏全军,中军亲卫今夜负责守夜。”
在这刻,酒与肉仿佛比任何言语更能激发士气,振奋人心。
战地上,欢呼声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
“皇上万岁。”
“皇上万万岁。”
……
云平码头,每日里帆影重重,栈桥熙熙攘攘。
码头两旁,空地被不断征用为货场,却总显得不够容纳那如潮水般涌入的货物。
红发、白发、金发的商人络绎不绝。
在外金川门后,已渐渐形成以外籍商人为主要居民的住宅区。
今日,应天府尹郑明旭,携同府衙官员,现身于外金川门外的云平码头。
望着人流涌动,货物堆积如山的景象。
郑明旭眼神闪过一丝不悦,打量着乱糟糟的云平码头。
“这儿得修整,而且得大修。官员、商人、老百姓搅和一块儿,还有军队进出,这么乱下去,怕会耽误朝中要事?”
“借过。”
“大家都让让。”
“军情火急。”
“让一让。”
不远处,刚泊岸的战舰边,几个官兵匆匆跃下甲板,挤过码头,大声呼喊着。
郑明旭眉头锁得更紧了:“看看这情况,哪能行呢。”
突然间,他目光追随着在人潮中穿梭的官兵身影。
“那是何处的军报?”
郑明旭转向身旁随行小吏。
一人踮脚瞄了瞄那艘战舰,不确定地说:“大人,似乎……是东征军那边的……”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爆炸的榴莲的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最快更新
第695章 太孙说,世上再无倭国,史册不留痕迹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