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刚与任亨泰会过面并给他建议的詹徽,此刻惊愕不已。

  他预计任亨泰会抗争鞠苑杰一伙,但没想到任亨泰不仅反击,还巧妙地将鞠苑杰等人描绘成结党营私的小人。

  一旦坐实,可都是大奸大恶之人。

  赵勉悄悄回头看了一眼站在队伍中的刘三吾,然后低头沉思。

  他在犹豫,现在为任亨泰辩护是否合适?

  如果此时发声,既能保全鞠苑杰等人不受重罚,又能悄无声息地消除不利团结的言论。

  然而,当他准备行动时,坐在高位,俯瞰朝堂的朱元璋,目光已深深地投向跪在金砖地上,请求辞官任亨泰。

  朱元璋轻笑一声:“好一个襄阳任,你这是想让我朝少了个状元郎吗?”

  皇上并未过多言语,只是随意的一句玩笑话。

  但谁不知皇上对这位状元郎一向器重。

  正因这份信任和期望,平时不直呼任亨泰大名,称呼襄阳任。

  这也意味着任亨泰的位置至关重要。

  任亨泰心中暗喜,自己谋划终究胜过了詹徽。

  但他还未来得及道谢,也没等着文官队列中的赵勉跟刘三吾为鞠苑杰等人求情,朱允熥已经缓缓走上前去。

  他轻轻一挥长袖,立刻引来了众人的目光。

  “去年倭国朝贡的事,是本宫独自处理,以便我大明出兵有理。现在,我大明征倭大将军进驻倭国,稳定其朝政,正是仁义之举。”

  为讨伐倭国定性后,朱允熥又道。

  “此事并未在朝堂公开,因此各位言官御史对详细情况并不了解,才有了今日争执。任侍郎是我大明洪武21年的状元,也是皇上倚重的襄阳英才,各位都是大明栋梁,都一心为社稷。”

  话已至此,朱允熥不再多言。

  今日之事,既须按下又要留有余地,让朝臣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角力,这正是朱允熥期望的结果。

  朱标微微移动麻木的双腿,今日的戏已接近尾声,下一场还需看众臣的新排练。

  龙椅上,朱元璋伸了个懒腰站起。

  “既然太孙这么说,那就依太孙的。”

  “大家都散了吧。”

  皇上一句话,让所有大臣立刻散开。

  鞠苑杰等人原本担心被指责结党,现在得知无罪,一扫心头阴霾,笑容灿烂。

  朱家祖孙三代,已然离开中极殿。

  大臣们面面相觑,今日的争执似乎过于平淡,原以为会有风波,结果收场草率。

  地位低微的官员迅速逃离中极殿。

  而那些有影响力的老臣,走得悠哉游哉。

  所有人都清楚,朱允熥的话并不能结束争论。

  没有人达到目的,在计划成功前,没人会轻易罢手。

  ……

  三天后。

  当一些人正计划在朝堂掀起弹劾新高潮时,一道圣旨从宫中发布。

  通过通政使司和行人司传递。

  旨意清晰。

  从现在开始,明朝的御史和言官必须有实据才能弹劾,无实证者不得随意弹劾。

  此举激起不小反响,自都察院到六科,再到朝堂内外,官员们在私下热议。

  由于几日前的弹劾案,皇上借机削弱了御史和言官的权力。

  但谁也无法提出反对意见。

  朱允熥早前曾表示,去年倭国使者事件是他亲自安排的,带有疏忽。

  然而他们却针对这事弹劾任亨泰,使得错误落到了御史和言官身上。

  没有人敢继续向皇帝请求恢复原权。通天阁小说

  因为没人敢肯定,万一他们真的这么做,皇上是否会趁此机会再给他们一个教训。

  ……

  这一个月对于朱允熥是极其愉快的。

  以至于一个月过去了,他仍能想到那些经常为了一件小事就弹劾的御史和言官一副吃了屎的表情,忍不住笑起来。

  这段时间,朱允熥很忙。

  他多次来往于平谷皇庄,亲眼目睹了作物茁壮成长的喜人景象。

  翰林院后的废地,书局和文报馆正在快速崛起。

  西城选择了交通便捷的地点,大批工部和将作监的工匠队伍浩浩荡荡地前往,为军事学院建设忙碌。

  在忙碌中,朱允熥也常去林苑监,多数时间则待在将作监,与工匠们在工作坊忙碌。

  准确的说,他是投入在火药作坊。

  如今,将作监的火药作坊每日都要消耗大量的鸡蛋清和昂贵的霜糖。

  应天府内波澜不惊,新一轮朝堂争斗正悄悄进行时。

  应天府外官道驿站快马传递燕王朱棣接旨进京的消息,直达皇宫。

  燕王朱棣,已到达应天城外。

  朱棣归京的消息,瞬间传遍应天全城。

  人们议论纷纭。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个不同。

  这句话在当今大明皇帝身上得到了很明显的印证。

  大明太子朱标,备受文武百官的称赞和拥护。

  他如昆仑山巅的羊脂白玉,高洁纯净。

  如此太子,似乎注定要继承大明帝位。

  然对燕王朱棣,朝廷反响颇为复杂。

  燕王少年时期的淘气,令他在应天官员及皇上眼中始终未获赞誉。

  后因他娶了中山王徐达之女为妻,赴北平就藩,在那苦寒、时有元朝残余侵扰之地。

  燕王渐渐蜕变,赢得当地民众肯定。

  近年来,不少人主张燕王朱棣永久留守北平。

  世人曾言,燕王朱棣,必将会是统领千军,永保大明北疆安宁的铁血将领。

  “你,天生就是大明虎将。”

  朱棣看向冯永逸,声如洪钟。

  朱棣在北疆战场历经十二年磨砺,目光如鹰般锐利。

  这位因罪被贬至北疆的硬汉,是朱棣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军事猛将。

  初至北疆,便敢于在严寒中频繁深入雪原作战,英勇无畏,屡战屡胜,战功显赫。

  因此,朱棣才会突然重用冯永逸。

  用人之道,在于不拘一格,委以重任,方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

  冯永逸不负朱棣所望。

  去年冬,跟朱棣回北平后,年夜饭刚过,给燕王一家拜过年。

  次日便果断率燕王府1000多护卫出边关。

  连续3月,正值草原牧草疯长,牧民们饲养的母羊纷纷产羔。

  由冯永逸担任燕王府护卫都司指挥的1000名大明骑兵,驰骋数千公里,袭击了数十股元朝残余势力。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爆炸的榴莲的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最快更新

第258章燕王朱棣回京了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