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其他小说 > 朱允熥朱允炆 > 第400章廷议上的炸弹
  刘建安连忙弯腰,轻轻点头回应:“陛下,锦衣卫已查实,确是如此。”

  朱元璋轻声笑起来。

  他回头望了一眼华盖殿,十分满意。

  “这小子说迁百姓充实交趾为假,实乃借机教训谣言者。”

  “还真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子。”

  刘建安弯着腰,见皇上满意多于责备,也跟着笑了。

  “想必,殿下心中还有别的打算。这两年大明朝日渐兴旺,殿下也越发老练成熟,早已非昔日可比。”

  朱元璋侧头挑眉,看了刘建安一眼。

  刘建安连忙低下头。

  说话得有分寸,尤其在他这样的位置,日日侍奉大明天子,更是明白这个道理。

  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笑,“那小子确实有两下子,连你这老滑头都帮他说话。”

  刘建安缓缓抬头“奴婢竟替皇上把话给说了,真是罪该万死。”

  “哎呀呀,你这老家伙!”

  朱元璋大笑出声,手指不轻不重地点在俯首的刘建安头上。

  笑声过后,他的面色却渐渐凝重起来,一甩衣袖,转而望向不远处的奉天殿。

  应天府内,奉天殿最为雄伟。

  但此刻,朱元璋脸上的神色并不轻松,内心更是暗潮涌动。

  乡权。

  自古以来,从未有哪个朝代能让皇权深入到田间角落。

  那小子提议迁徙应天百姓至交趾道,其背后必有深意。

  百姓一旦迁离,当地必然出现权力真空,而长久的真空状态是不可能维持的。

  朝廷若不填补,自然会有新兴势力趁虚而入。

  如此看来,那小子是在试图调整皇权与乡下的关系。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这正是他提议召开廷议的原因所在。

  这天下,从未由皇帝一人独揽。

  而天子脚下的乡村,也历来非帝王所能全面掌控。

  自己尚且身强力壮,大明如同正午的烈日,光芒万丈。

  他朱元璋在位一日,大明便坚不可摧。

  华盖殿前,朱元璋目光凌厉。

  “咱很想知道,那小子究竟会拿出什么方案。”

  期待的话语,在华盖殿前轻轻回响。

  ……

  “大明定都已27年,建国初时,应天有多少人口,直隶的人口又是多少?”

  “现在呢?应天与直隶的人口又有多少?”

  “唐朝初建,全国人口不过千万,经过太宗高宗时期,人口翻了一番。”

  “而大明立国27年,人口早已翻倍,京城之地拥挤异常,虽然集中了天下财富,但这财源却好似淤塞的池塘,财富积累于此,导致剥削压迫频繁,该如何破解此局?”

  华盖殿内,朱允熥面对着京中三品以上所有官员,语调平和却直指要害。

  他们大多反对迁徙直隶百姓到交趾,原因不言而喻。

  直隶乃国家税收之重地,又享京畿繁华之美名,一动则触动无数人的利益链。

  淮扬的盐税,苏杭的丝绸,江淮的军备粮草,更不必提富可敌国的徽商以及各地豪商。

  直隶不仅关乎大明的财政命脉,更与朝中诸多大臣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

  堂上再次陷入沉寂。

  朱允熥提出的难题,无人能解。

  这些年,单是应天城的治安问题,较之建国初期已呈倍数增长。

  朱允熥轻轻叹了口气。

  “昔日唐朝长安城,人口百万,繁华至极,不过50年光景,李唐皇室为何频繁东出洛阳就食?”

  朝堂之下,一片沉默。

  唐朝东都之设,原因众多,政治考量,军事布局,经济因素……

  但不可否认的是,长安城人口膨胀,也是促使之一。

  那时的长安城,既是世上最繁华的宝地,也是管理乱麻,环境恶化之地。

  不过今儿个,连詹徽都憋着没吭声。

  朱允熥悄悄扭头,瞅了眼一旁朱标。

  这宫廷会议上,朱标看起来就像是来打酱油的观众。

  至于解缙和夏原吉俩人。

  他们的级别还够不上参加廷议。

  所以,朱允熥扔了个重量级消息出来。

  “今年首要任务是培育红薯种苗,明年,应天府及周边各府县将广泛种植红薯。”

  “国家万事讲究稳定,应天府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红薯种植推广的成败。”

  “因此,本宫要改革应天府及直隶地区粮长,里正,村正制度,南征立功将士任地方粮长。都察院,户部,兵部监督执行,按摊丁入亩原则制定红薯税收,每年定时征收。”

  怎样有效推广红薯种植。通天阁小说

  怎样合理设定税收。

  以及如何建立起一支公正的税吏队伍。

  才是今天廷议的核心所在。

  同样,这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也不容小觑。

  相比之下,迁徙直隶的百姓去往交趾道的事情,似乎已显得微不足道。

  此时此刻,詹徽等官员交换了默契的眼神。

  他挺身而出,首先发问:“殿下计划用南征中受伤的有功之士担任地方粮长,这是否意味着,如同摊丁入亩一般,未来也将此政策推广至全国各州府呢?”

  如果这只是局限于应天府,作为一种奖励受伤勇士的安置措施,那么实施起来并无太大阻碍。

  但若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就必须慎之又慎,因为这涉及的干预面实在太大。

  几乎不留任何余地给地方自我管理和发声。

  朱允熥点了点头,坦率说道:“以前,征收乡村税粮这事儿,总是和地方官府纠缠不清,百姓苦不堪言。”

  “国家连年征战,伤员们的福祉至关重要,皇上对此也是忧心忡忡。怎么才能既奖赏了功臣,又确保国家安稳呢?”

  “依本宫看,应当帮他们安家立业,同时给他们一个能继续为国效力的机会。国家要和平运转,税收就像那托船之水。”

  “朝廷太久听不到民间的声音,朝堂之上信息闭塞。因此将设立专门的税吏,专管地方粮长,每年上报核实,直接上达应天府衙,让全国税收明明白白,征收运送都心中有数。”

  朱允熥这一番话后,詹徽等人都静了下来,眼神复杂。

  这事儿嘛,自然是好坏参半。

  坏处在于,这么搞可能会引起地方不满,甚至在实行过程中遭遇抵抗。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的朱允熥朱允炆最快更新

第400章廷议上的炸弹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