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百姓,这四个字从来都是说起来简单,可是真到了实际上的迁移工作当中,迁移百姓却能令很多官老爷们头疼的想死。
比如最简单的衣食住行这四个字,迁移百姓的过程当中就牵扯到了食、住、行三个。
如果挑选的时机不对,迁移的距离又远了些,这四个字就会全部牵扯进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假如十月份的时候从山东往东北迁移——山东过冬的衣物能不能抗得住东北的严寒?百姓一路上吃什么?晚上的时候住在哪里避寒?一天要走多少路?
这还仅仅只是迁移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不解决掉这四个问题,所谓的迁移百姓就是个笑话。
可是,即便解决了这四个问题,迁移百姓也依然要面对极大的困难。
还是衣、食、住、行四个字,只不过变成了食、住。
毕竟百姓们在能够活下去的时候是不会考虑迁移的,只要是考虑迁移的,就说明百姓快要活不下去了,所以那些主动迁移的百姓就不可能有太多的粮食。
那么问题来了:百姓到达迁移的目的地之后要吃什么?
即便百姓在迁移的时候携带了粮食,可是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剩下的粮食是否还能支撑到来年秋收?
这还是建立在迁移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和危险,百姓能够在迁移到目的地之后马上就能分到土地,分完地马上就能耕种的前提条件下。
住也是一样。
不迁移,百姓哪怕是有个茅草屋也能勉强住下去,可是迁移到目的地之后,百姓的手里是否还有钱买房子?
如果没钱买房子,那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搭建房屋吗?
正是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因素叠加在一起,所以中原堂口的百姓们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愿意迁移。
这也是为什么朱重八朱皇帝和大明常务副皇帝朱标同学在明知山东人烟稀少,而山西丁口数量又太多的情况下,还是没有直接从山西往山东迁移百姓的原因。
而对于地方官府的官老爷们而言,他们其实也不太愿意接收外来的移民,毕竟接收迁移过来的百姓就意味着要替他们考虑衣食住行,同样还要考虑到移民与本地百姓之间的关系。
更关键的是,谁知道迁移到自己治下的百姓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万一其中有几个“程达尤金”,又或者有几个“及时雨”、“玉麒麟”一般的人物,那自己这个官老爷还要不要做了?
像杨少峰这种上赶着愿意接收移民的知县大老爷,可能整个大明朝都找不出来第二个。
当然,杨少峰杨大知县也不是完全不在意这些迁移过来的百姓的成分,只是杨大知县自认为有足够的办法能让这些百姓稳定下来。
瞧瞧赵良赵县丞送过来的这些百姓吧……只是看他们身上穿着的破烂衣裳,再加上背上和地上的一大堆破布包袱,就足以判断出他们根本就没有存粮,更不可能有钱去买房屋宅院。
所以,杨大知县的解决办法就是先让他们背上租房的租金,背上买房的压力,然后再让他们看到买房的希望,让他们看到分地之后的希望,让他们每天都在满满登登的劳作当中度过,让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事情。
包括一开始告诫他们不许关扑勾当,包括鞭笞二十等刑罚,同样也是一种威慑。
反正都是马牛,自己当年是怎么被房贷车贷还有家庭所束缚的,现在完全可以把这些套路换个皮肤,不怕这些大明时代的吗喽们不老实。
而且他们还得念着自己这个大老爷的好,甚至有可能跪下来高呼青天大老爷。
嗯,社学的事情差不多要提上日程了,就是学区房的事儿还得等等。
果不其然,正当杨少峰恶毒的在心里想着各种整治吗喽的手段时,那些汶上县迁移过来的百姓便纷纷向着杨大知县拜道:“谢谢青天大老爷!大老爷公侯万代!”
杨少峰直接摆了摆手,对跛五吩咐道:“劳烦跛五哥安排人带他们去挑选房子吧,他们住到哪一闾哪一社,以后就算做是哪一闾哪一社的百姓。”
“记得告诉那些个社长闾长,这些汶上县过来的百姓以后就是咱们宁阳县的人,谁要是敢把他们当做外乡人欺负,也休怪本官手里的鞭子不认人。”
“等他们各自挑选好了想住的房子,记得把他们带回来办理租住手续。”
“顺道再告诉那些个闾长社长们,眼下耧播已过,挖掘人工湖的继续去挖掘人工湖,让剩下的青壮明天一早到县衙来。”
等跛五拱手应下后,杨少峰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又补充了一句:“还有王老歪,让他待会儿就过来一趟,本官有事情要交待他去做。”
……
忽如其来的汶上县移民,让杨少峰杨大知县有了一丝紧迫感,也让杨大知县决定先在宁阳县搞一座砖窑出来。
没办法,城里的空房子也好,城外的空院子也罢,随着以后迁移到宁阳县的百姓越来越多,这些空房子空院子早晚都会有不够住的那一天。
到时候是让迁移过来的百姓去搭窝棚?还是让他们直接幕天席地?通天阁小说
杨大知县自问做不到放任百姓不管,自个儿就不是那种铁石心肠的酷吏。
所以就只能事先做一些准备。
比如说烧砖盖房子。
当然,杨少峰并没打算盖什么宅院,毕竟只是让迁移过来的百姓临时居住的地方,也没必要搞成什么几进几出的大宅院。
杨少峰想要搞的是知识青年到乡下去那个时代的特色产物。
那种相当于把一个很长的长方形屋子用砖做好隔断,隔断之后的每间屋子都有一个小门,屋子里大概有二三十平大小,能放下一张床和一些简单的家具。
这种小房子一个人住的话还凑合,一家人住就实在是拥挤不堪。
但是,这种房子用来临时安置迁移到宁阳县的百姓却是再适合不过——想住大房子吗?那就老老实实的耕种,闲下来的时候也要努力打工赚钱,这样儿就能早点儿买房子或者自己盖房子。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天煌贵胄的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最快更新
第111章 整治吗喽的手段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