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日过后。
朝堂迎来了开年以来的第一次大朝会。
朝会一如既往的热闹。
三省六部的官员一点卯就面临着打仗带来的各种难题。
民生,春种以及安置。
从去年年末的官员述职来看。
诸多州府官员最大的难题就是粮食的问题。
都不想从本州府的府库里面出粮。
如今的大唐就像是一个饕餮。
无论多少粮食运出去,上头还是喊着不够,不够……
州府建设道路、桥梁、水渠,河道的护理钱也在朝廷强横的命令下停止。
钱财全部变成了粮食,朝着辽东运去。
李承乾很清楚大家在吵什么。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说白了就是粮食。
如今突厥、吐蕃、高句丽、倭奴、百济,还有那蠢蠢欲动的契丹和薛延陀。
边境线上除了南域安静之外,其余四周都在打仗。
西域太远,供需不上。
席君买那边的一万多人马总得吃喝吧。
如今李绩已经去了辽东。
登州口岸的船帆密密麻麻。
所有江船都被征调,没日没夜的运送粮食。
如果光是运粮就好说。
可这不仅仅是运粮这么简单。
这打的是灭国战,也不知道要打多久。
江船的吃水深度较浅,便于在内河停靠和穿行。
一到大海就得加压船石。
不加压船石,卸船之后就回不来。
等到了登州,压船石又得搬下来。
然后江船沿着江河去更远的地方征调粮食。
干活的都是百姓。
山东道的百姓学问高,燕赵之地又多豪侠。
如此忙碌,再加上背后的世家阴阳怪气。
这地方渐渐有了民愤。
天下乱不乱,山东说的算。
如今这朝堂虽然说的不是这个事情,但句句所指这个事情。
李承乾知道,事情的根本就是如此。
山东安,则天下安。
朝堂慢慢的安静了下来,李承乾知道已经有了结果。
接下来又该自己定夺了。
所以,结果的好坏也该由自己来承担。
长孙无忌越众而出,低头道:
“陛下,转眼就要开春,辽东战事在即。
户部已经无多余的粮款继续支持辽东的战事,请陛下知!”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户部的折子我看了。
粮款出入很清晰。
刚才为这事大家也商量了半天,可有法子?”
“有!”
“说来听听!”
长孙无忌抬起头,看着李承乾低声道:
“提高赋税!”
李承乾猛地一愣,不可置信的看着群臣道:
“这就是你们想出来的法子?”
长孙无忌继续道:
“陛下,天下连续七年大熟。
自贞观四年起朝廷也未曾增加赋税。
百姓家有余粮,稍微加一些,就足以破目前的困境!”
“大家都这么认为么?”
“回陛下,这是大家商议出来的法子,拿出来只是再议一下。
之后三省会再审议一次,最后才会呈在陛下案前。”
长孙无忌的话音刚落,孔惠元就走了出来,直接道:
“陛下,臣家里一百七十余口,食邑五百户。
家里有余粮,臣拿不出来什么法子,臣愿意捐出来。
散朝之后臣就会拉到东市的粮库里。”
孔惠元这么做不是为了这王朝。
孔家见过太多更替的王朝。
孔惠元只是不想看到小十一哭。
他不想因为战事不利,李厥死在西域。
那时候,小十一怕是会哭死。
他只是为了故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孔惠元知道他会遭到很多人记恨。
不过他觉得无所谓。
恨,他们也不敢说出来。
恨也不敢把自己怎么着。
真要有本事,就把自家老祖宗写的书烧掉。
独孤家也站出来了人,紧随其后道:
“陛下,臣做不了雪中送炭,那臣就锦上添花。
臣族中之人,已经把粮食全部运往兰州!”
颜韵深吸了一口气,咬了咬牙,低声道:
“陛下,书院这边臣可以紧一紧,也能筹集一些粮食。
等散朝之后我便回去,再跟百姓说一下,从百姓那里借一些!”
李承乾闻言直接摆手道:“书院粮食不能扣减!”
李承乾看出来颜韵的为难。
他从妹妹小兕子的口中知道书院的流程。
颜白封地二千户,实际只有一千七百户。
自己几个弟弟也在书院混日子。
他们说的和小兕子说的没有任何区别。
李承乾记得颜白的话。
颜白说,大唐的粮食不足不是种子不好的原因。
而是,人太少,生产力不足的问题。
大唐有太多太多的地,这些地荒无人烟。
只要提高生产力,有人去种,就不会出现饿肚子的问题。
颜白封地有一千七百户,夏收后的收租全部都投到书院里。
也就是说。
书院的学子实际是由这一千七百户供养。
这就是颜白给李承乾的答卷。
一千七百户养活自己,还养活了一万多名书院学子。
朝廷开始的时候只解决书院学子的笔墨纸砚。
近些年才开始承担书院的扩建,以及学子四季所穿的衣衫。
所以,颜家没钱是众所周知的。
每年查账的时候都有御史和学生代表在一旁。
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敢去搬弄是非。
有了孔家领头,程咬金又睁开睡眼。
他把自己家的粮食也都拿了出来。
尉迟家紧随其后,比程咬金还多一千石。
这两家永远都是这样。
有了这几家领头,跟随的人立马多了起来。
坐在门槛边的文老六咬着牙喊了一个六百石。
他是不良人出身,家里的地本来就少,
这六百石还要花钱去买一大半粮食。
虽然心疼的直哆嗦,但他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
他始终记得长孙皇后的恩泽。
若没长孙皇后的提拔,他文老六又如何能有今日。
他希望这大唐永不倒。
这样他的孩子才能继续享福。
朝堂又热闹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开口。
越来越多的人也恨上了孔惠元。
人之常情,谁会嫌自己家钱多啊。
吵闹下来,长孙家也捐了三千石。
这些粮食很多,可真要运到战场,让数万将士们吃上,怕是所剩不多。
十石粮,运到战场剩三石粮已经极为难得。
所以,增加赋税这个法子是个好法子。
可以用。
但李承乾不愿如此。
口子一旦打开,那后果就无法预料。
没有人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送出去。
民愤一起,一经挑唆,天下立马大乱。
此刻的李承乾恨不得找个由头去抄家。
世家占着最肥沃的土地,享受着高人一等的地位。
他们可比百姓有钱多了。
李承乾沉思着,思量着,臣子们也都等候着。
就在众人都在等着皇帝拿决定的时候,大殿的殿门被猛地推开。
值守的护卫一头冲了进来,脸色惨白道:
“陛下,狼烟,西域的狼烟!”
朝堂顿时大乱,李承乾也忍不住一阵晕眩。
他慌忙冲出大殿,望着武功县方向的那道狼烟,忍不住喃喃道:
“墨色,是好结果么!”
“对对,三道黑烟为大胜,三为大胜……”
“燃香,燃香.....”
李承乾突然又冲回了大殿中。
捧着一根时香静静地看着那一道冲天黑烟。
群臣不明所以,一头雾水的看着皇帝。
立政殿的李二也慌忙跑了过来,群臣慌忙见礼。
李二看都没看,冲到李承乾旁边,也默默的看着时香。
李象舔了舔嘴唇,心跳的很快。
时香快燃尽的时候狼烟已经淡了下来。
群臣议论声响起,就在李承乾被这议论声吵得有些心烦的时候。
狼烟再度冲天而起。
长孙无忌落寞的叹了口气。
李承乾和李二对视了一眼,忽然哈哈哈大笑起来。
尉迟敬德、李道宗、程咬金等人走了过来,大声道:
“我等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一炷香之后狼烟又散了,片刻之后又冲了起来。
李承乾激动的双手握拳,狠狠的捶打着殿门,发出咚咚的巨响。
“好,好啊,好啊,真是好啊!”
阴霾散去,西域大胜,谁还敢再提增加赋税之言。
“上官仪!”
“臣在!”sttgxcl.com
“拟朕旨意,有臣姓颜名白。
捐家殉节,艰辛备履,金石不移,论此忠勤,特宜优异,宜以名闻赐公九锡。
又闻其子德行昭显,封颜韵为太子中舍人。
加封为朝议大夫,赐玉如意,赏千金,立功德牌。”
李承乾畅快极了。
西突厥打完,自己就等于收回一条胳膊。
有这一条胳膊就够了,就足以压得住这朝堂,就足以解决粮草问题。
“再拟朕旨意,中山王征讨不庭,嘉谋特举,戍边有功,宜乘鼎业。
命王府仆役进东宫,备开府之事。”
(ps:九锡指,车马、衣服、乐器、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和秬鬯。)
李晦从班列走出,大笑道:“如此喜事怎可无酒?”
李承乾拍手道:
“大善,再传朕的旨意,西域突厥俯首,开宫宴,群臣共饮。”
大殿顿时喜气洋洋。
可到底谁是真的开心,谁是假的开心。
就只有他自己知道。
李象又想到了前日的那张纸条,一颗不安的心。
在此刻终于有了决定。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微微的薇的哈哈哈,大唐最快更新
第 59章 捷报传来~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