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其他小说 > 隆庆中兴 > 第769章 朝局变动百官诧(二)
  朱载坖一时也有些无奈,于是看向张居正,问道:“张师傅可有办法?”

  张居正想了一下,感觉也有些头大,北直隶的情况现在是错综复杂,即便是张居正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张居正只得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点建议,对于土地兼并,朝廷是有过规定,张居正充分发挥了自己长期在翰林院,熟悉国朝典章制度的长处,对朱载坖的海瑞说道:“殿下,海都宪,成化六年,宪宗皇帝曾有旨意,富豪军民占种逃民田地,待复业之日,照数断还原主,对于流民被占有的土地,应当令有司断与百姓。”sttgxcl.com

  其实不管是朱载坖还是张居正、海瑞都很清楚,这个措施只是杯水车薪罢了,不解决百姓沦为流民的问题,就永远无法将北直隶的流民问题彻底解决。

  听了半天,其实朱载坖也发现了,为什么北直隶的流民问题会到了这般地步?根本的原因还是北方的土地过于贫瘠,而朝廷的赋税又过于沉重,百姓根本无力负担。

  仅以北方五布政司而言,淮河以北八百万供边税粮绝大部分由北方五布政司承担。除此之外,北方还有大量分封的藩王,百姓不仅要承担正额赋税,还要承担巨额的宗禄,北方各省留存的税粮连知府宗禄都不够,每年根本不够开支,还须要在正粮之外,再进行摊派。

  以海瑞曾经任职的河间府为例,河间府除夏税秋粮皆有一定之额外,还有池洼鱼课之税,官庄子粒之税,屯田新增之税,这些摊派的赋税,才是使得百姓无法生存。沦为流民的根本原因。

  朱载坖说道:“土地产出太少,官府赋税太重,百姓焉能不沦为流民?”

  海瑞说道:“殿下此言,乃是真知灼见,还有一点,近年以来,灾荒频发,朝廷赈济无力,也是大量百姓沦为流民的原因之一。”

  大明北方的灾荒次数、频度及灾荒的破坏程度都是空前的,而且这种灾荒即便是在仁宣之时,也是屡次发生,只是当时朝廷还尚有余力赈济,正德以后,朝廷自身都用度不足,哪里还有余力来赈济灾民呢?

  而且北直隶虽然号称大明的京畿重地,但是其土地也好不到哪里去,如获鹿县,虽然地延袤百里,但是由于位于太行山区,所以崖谷川泽居半,沃土无几,其余皆中下之田,剩余靠近燕山山脉的则更是山地多,良田少了。人逃而地渐荒,田已非原来之田,粮应减而不减,而复以其粮包赔,重其税赋,百姓怎能承受?

  除此之外,北直隶的百姓还要承担沉重徭役,京师的繁华与他们无关,但是徭役可都是由他们承担的,海瑞随意取出一份文书,北直隶清苑县就力差和银差两项而言,其细目就达46种之多,共征发783人次,银数达4698两5钱3分,北直隶的香河县每岁设百夫堤障狂澜,五十五夫疏浚运道,又有护运兵夫数十名,用以护送漕粮。

  沿运河的各州县还有因为漕运承担各种徭役,沿河郡县,调发民夫挽舟,多者每年达二三千人,致使耽误农时,田土荒芜,民无蓄积。除此之外,嘉靖一朝,大工频繁,这些规模浩大的大功,都是需要征发数以万计的民夫的,就像海瑞的,北直隶百姓上备乘舆之御奉,州兵之储饷,使客之馆传造,士之宾礼,官吏之奉给,城隍宫宇之兴作,还不沦为流民者,真是咄咄怪事。

  所以北直隶百姓,民甚艰苦,不能聊生,并不是一句虚言,海瑞说道:“殿下,百姓不敢奢望徭役之优免,只是希望其能稍微减轻一些,如果官吏得人,能不在常役之外增派,百姓就已经很满足了。”

  朱载坖听完之后,不禁有些无奈,于是问道:“以海都宪之意,现今应该怎么办?”

  海瑞的想法是,首先重新统计北直隶的户籍和田亩,均平税赋,减少包空和陪纳,降低百姓的负担,然后就是安置部分流民,发给耕牛农具等,免除他们数年的赋税,使他们能够安定下来,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徭役,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只要没有大的天灾,百姓还是能够扛过去的。

  朱载坖问道:“在整个北直隶推广玉米,是否可行?”

  海瑞认为,推广玉米当然可行,但是仅仅依靠一种新作物就想使得百姓能够摆脱现在的困境,显然是不可能的,朱载坖当然也知道这点,而且朱载坖还很清楚的一点,仅仅依靠土地,是根本安置不了这么多流民的。

  所以朱载坖向海瑞建议,将一部分的流民招募到长芦盐场去,增加盐场的产量,还有遵化铁厂、铸炮厂以及天津的一系列的工场,都需要大量的工人,可以安置部分流民,但是海瑞有些反对,原因也很简单,海瑞认为这些工场到时候会聚集大量的青壮,很容易成为地方不稳定的根源。

  这一点张居正也是这么认为的,朱载坖于是说道:“既然大量的青壮聚集,就应该让他们有家有口,安定下来,有恒产者有恒心嘛。”

  朱载坖的意思是除了给他们分配土地之外,还有让他们娶妻生子,真正安定下来,否则始终是朝廷的一个祸患。而这显然不是海瑞的长处,海瑞善于的是在朝廷现在的体制内去均平赋税、安定百姓等等一些事情,叫他去发展工场等,这个不是海瑞的长处。

  不过朱载坖知道一个人,能够把这些事情办好,不过朱载坖担心的事,海瑞恐怕无法和这个共事,因为朱载坖想到的人是严世蕃,海瑞对于严世蕃,可谓是深恶痛绝,要他和严世蕃共事,那还不如杀了他,但是除了严世蕃之外,朱载坖还真想不到有谁能够将这几个工场管好。

  所以朱载坖先将此事按下,准备巡视完天津和遵化之后再说。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休息的云的隆庆中兴最快更新

第769章 朝局变动百官诧(二)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