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年,五月十六。
这一天是夏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说的就是夏至以后白昼开始逐渐变短。
也是从夏至这一天开始,天气会一天比一天热,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离“入伏”也不远了,只要经过三个“庚日”之后就会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所以又有“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说法”。
在夏至这一天,山东大部分地方都有吃面条的习惯,谓之曰“冬至饺子夏至面”。
早在晌午饭之前,县衙里的厨娘就开始准备给杨大知县做上一碗面条。
杨大知县吃东西向来很讲究,像做面条的白面得先过一遍箩筛,把面里比较粗的颗粒以及残留的麸子皮全都筛出去,和面也不能直接用水,而是要加上两个鸡蛋一块儿和面,放置两刻钟后用擀面杖把和好的面擀成薄薄的面皮,把面皮叠起来之后再用刀细细的切成面条,然后才能下锅煮。
其他时间无所谓,但是夏至这天的面条可不能糊弄,捞出来之后必须得先过一遍凉水,然后盛到碗里,面上洒一层蒜末,稍微搁点儿盐和酱油,用热油泼一下再拌匀,香味儿瞬间就会弥漫开来。
一碗面条下肚,夏至这一天的炎热就散去了大半,接下来差不多就该午睡了,因为夏至这一天属于“阳极而生阴”,睡午觉能够以阳养阴,只要能稍微眯一会儿,就能有很好的养阴效果。
然而就在杨大知县准备回到卧房里睡午觉时,跛五却再一次急急忙忙的跑来了后院,直接向着杨大知县拱手拜道:“县尊,朝廷来公文了!”
杨大知县顿时大为不爽。
这破公文不早来不晚来,偏偏挑着本官要睡午觉的时候来?
不过无所谓,你们折腾本官,本官下次就专门挑过节的时候给老登写公文。
杨大知县一边在心里琢磨着该怎么给通政司的诸位大佬们找点儿乐子,一边随着跛五去县衙大堂里签收公文。
只是刚刚到了大堂,杨大知县就彻底绷不住了。
从穿越过来当了这个破知县开始算起,到如今已经足足有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杨大知县前前后后也收了足足有十几次的公文。
之前每次收取的公文都是用专门的信封密封起来的,杨大知县只要在回执单上签个名再盖个章,接收流程也就算是完成了。
可是,这次的公文不是用专门的信封密封起来的,而是拿小木头匣子装来的!
木头匣子!
按照通政司小吏的说法就是,这个小木头匣子里足足装了有十几份公文,回执单也足足有十几份,需要杨大知县在每一份回执上面单独签名并且加盖上宁阳县的大印。www.sttgxcl.com
杨大知县无奈。
杨大知县叹气。
往十几份回执单上挨个签名盖章,送走了通政司的小吏之后,杨大知县就带着小木头匣子钻进了书房。
能让通政司一次性发过来十几封公文,说明朱重八那个老登肯定又搞出来一大堆的妖蛾子,而且李善长和刘伯温等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也没能拦住那个老登。
果不其然,第一封公文就是令天下诸州县重新厘定百姓手里的土地,并且修订户口簿与田产册子,要求在洪武二年的十月初一之前完成并将之送到京城户部报备。
这个公文跟杨少峰杨大知县基本上没什么关系,因为公文里已经特意指出,是除宁阳县以外的其他州县需要统计,宁阳县不需要,因为宁阳县早在洪武元年就已经做过这些。
但是,公文里也特意点明了,等到洪武四年的时候,宁阳县就需要跟其他州县一样做好统计和报备。
简单来说就是以后每三年就要重新厘定一次各个州县的丁口数量和百姓的田产情况,并且要将之送往户部报备。
而第二封公文则是要求各州县重启胡元时期留下来的社制,即每五十户百姓为一社,选德高望重或耕种方面比较突出的百姓做为社长,由社长们带领并指导百姓耕种。
第三封公文则是要求天下诸州县统计自己县里百姓所拥有的牲口数量,无论是牛马还是骡子毛驴都要一一统计清楚,就连百姓家里养的猪也要一一登记。
第四封公文跟前面三个公文没什么关系,是要求各州县检查各自州县的文庙,如果破败不堪就要上报给工部,由工部派人检查后决定如何修缮。
“……”
第十一封公文要求各个州县统计各自治下的工坊数量与工坊的营生内容、用工数量等信息。
第十二封公文要求各个州县统计各自治下的商铺数量与经营内容等信息。
第十三封公文则是要求各个州县与各自附近的州县配合,丈量彼此间的距离,统计各自州县内的道路桥梁的情况。
把通政司下发的十四道公文全部看完之后,杨大知县整个人就像是被抽去了精气神一样瘫坐在椅子上。
这十三封公文有一个算一个,里面的内容多多少少都带着点儿宁阳县的影子。
比如说户口簿与田财册。
比如统计百姓家里的牲口数量。
再比如让各个州县检查文庙是否需要修缮。
说白了就是朱重八朱皇帝打算先来个人口普查然后再来一个农业生产资料大摸底,之后还要知道各个州县的工商业情况,要知道各个州且的交通条件。
杨大知县已经可以想到朱重八那个老登接下来的动作——先蠲免赋税,多了三年,少了一年,先给普通百姓减轻一部分压力,这也算是他老朱家的祖传技能了。
其次,那老登应该是瞧着朝堂上的官老爷们不太顺眼,所以有广建社学以培养读书人的想法。
再次,就是老登很有可能已经做好了拿商税开刀的心理准备。
杨少峰杨大知县把这十三封公文再次整理封装,随后便微微叹息一声。
老朱啊老朱……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杨少峰刘三的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天煌贵胄最快更新
第217章 老登又要搞妖蛾子?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