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得知集贤院那名年轻的官员正是柳宗元后,便好心上前帮助。
谁料这位柳宗元,不但对李宁一点都不感兴趣,还呵斥:“何处小寺,此地非尔可来,速速离去。”谁让李宁穿着小宦官的衣服呢,还没说话就被柳宗元给怼了。
李宁只好道:“小寺乃东宫舍下,特取《通典》呈送太子殿下。”
柳宗元只好气哄哄道:“贾相、崔相尚派人来抄,太子欲看,遣人来抄便是。”
李宁看着柳宗元的意思,想看必须需自己抄。他本来是想《通典》一书,鸿篇巨制,字数甚多,正好借此机会把活字印刷术推广而来。
于是李宁对柳宗元道:“我东宫可助你广抄《通典》,一旬之内便可令京中三品以上官员人手一份。”
柳宗元自是不信李宁的大话,正巧这时他上司和李忠言前来。李忠言知道李宁近一年办了一个书铺,还颇为成功,但他不敢保证十日之内制成数十本《通典》。
李宁于是把李忠言拉到一旁告诉他,李纪书铺有一新法可快速印书,必定可成。李忠言半信半疑,经过和那位年长的官员商议,最终,李宁只从集贤馆中拿到了《通典》的第一典:食货典。
食货典是九典之一,共十二卷,近十一万字。为了尽快做成书本,李宁拿到后就立即出宫,赶往永安坊卢砧父子家中。
李宁开办的李纪书铺将近一年,从已成为长安第一书铺。不仅大大降低了书籍成本,让更多学子受惠,而且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技术。从蝴蝶书到包背书,后来一直都是李纪书铺引领着书籍市场。
由于蝴蝶书和包背书都是只粘连一侧,久翻之下必然容易松散脱落。李宁还想到后世标准的线装书,于是又给包背书又加了一个线装使之牢固。
实际上在唐朝末期流行蝴蝶装帧之法后,唐人就发现了此法的缺点,并用针线加以缝制。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末经书中,就发现了针线缝制的痕迹。古人的智慧绝不可小觑。
但古人可不讲什么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李宁制作的这些先进技术悉数被别家书铺偷学运用。
李宁也知道他也根本制止不了,索性也不在乎。外在的装帧之术只不过是小道,迟早会被人学去。倒不如一点点吃新技术的福利,“组大组强”。
真正的核心技术都在肉眼看不见之处。李宁手里还有活字印刷术呢,自然不惧任何人。
早在数月前,线装书大火之时,李宁就找到卢砧卢槐父子,私下提了活字印刷的大致构想,并传授了他们具体的细节。从那开始,李纪书铺就开始研究活字印刷之术了。
此等核心技术只有卢砧卢槐父子二人知晓,李宁还特意买下了他们家邻居的房子,专门作为研究之所。卢砧父子平日里除了偶尔巡视匠人干活,就在此处试验活字印刷之术。
活字印刷术最早由北宋的毕昇创造而出。据李宁所知,毕昇所制的是胶泥活字。就是用胶泥做成大小一致的毛坯,刻字之后过火烧硬,排版时随取随用。
试验阶段,李宁也时常去指点一二。胶泥烧成活字倒是不难,远比木板刻字容易得多,但印刷上总有一些难度。烧制活字排版不奇、松散易动,不及雕版印刷方便。李宁知道毕昇是用胶泥制成活字,已是不易,尚不知毕昇是用何种方法克服这一困难。
后来李宁中秋第二日天,无意间看到了屋内烛台上燃烧殆尽的蜡烛,突然想到一方法。他让卢砧用融化的蜡铺在底板上,固定胶泥活字,几经试验,终于奏效。实际上毕昇也是用的这种方法,将松脂、蜡和纸灰混合成药剂,并用平板把板面压平整。
但后来李宁又为活字取材犯难了,他清除的知道毕昇发明的是胶泥活字。可是,胶泥活字虽容易雕刻,但着墨力弱,干燥易裂。而木质活字,虽着墨力强,但刻制困难,遇水易变形。
两者各有优劣,卢砧常年雕刻、技术娴熟,认为木质活字更好,而卢砧之子卢槐则认为胶泥活字更好。二人多次试验也没分出孰优孰劣,李宁也不知毕昇为何选用的是胶泥活字?
李宁见卢氏父子出现了分歧,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就让他们自个研究改进。而后李宁说半月之后要考验一番,让二人比拼印书。
正巧此时杜佑献上《通典》一书,李宁便拿来考验他们,并说:“何人率先制书二十本,日后便择优选用此等技艺。”
卢氏父子比拼印制书十一万字的食货典,不想仅仅两日便成功了。两人各自为战,所用之时间略有不同,卢砧采用的木质活字率先印成二十本。
而后李宁就拿着这四十余本书,让李忠言带着,大摇大摆的走进了集贤殿。他仅仅两天便在制作了大量书籍的举动,震惊了集贤馆所有人,连柳宗元都不得不真心佩服。m.sttgxcl.com
而后李宁成功从集贤馆搞出了全套的《通典》。李宁选用家世清白,值得信任的部分工匠加班加点,终于在一旬之内做出了一百本《通典》。
皇帝李适得知后十分高兴,他听从了李宁的建议赏三品以上官员每人一本,共49本,各道各镇官学各一本,共22本,剩下之书日后赏给有功之人。
李纪书铺和集贤殿众人都得到了赏赐。李宁更是得到了皇帝李适的特别宠爱,许他可以进出集贤殿,印制书籍。
李宁高兴坏了,第二日就跑去集贤殿搜刮珍奇书籍,看上了就直接命人抱走,印他个几百本再说。
次日,李宁再来挑书时,身后就一直跟着柳宗元,甩都甩不掉。
柳宗元对于李宁的举动也敢怒不敢言,只是密切监视,并在纸上一字不落地记录着李宁拿取何书何籍,几卷几册。
李宁逛累后,便跑到一间精致的雅房休息,可算是躲过了像跟屁虫一样的柳宗元。他闲来无事正巧看到书案上有一硕大舆图,约三尺见方。李宁先前见过此时的舆图,大多简陋,且只大致勾勒了黄河长江的基本轮廓。
而这张舆图制作精美、轮廓清晰,河流众多、山脉详尽,州郡府县、悉数俱全,已比较接近后世李宁所见的地图了。
李宁看着这张舆图,运用他后世的地理知识,纠正了一些错漏之处,将台湾岛、西南河流、东北新罗、西域天竺等地稍加修改。
随后李宁就离去了,但李宁的改动直接震惊了当今第一宰相贾耽。
贾耽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以右仆射之职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担任宰相已有八年之久,深得皇帝李适的信任。由于“安史之乱”和“奉天之难”使得朝廷丧失大批典籍图册,精于骑射、喜好地理的他,慢慢搜寻地质资料,经过17年的努力,终于绘制而成举世闻名的《海内华夷图》,并著有《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博带青衫的我在中唐当皇帝最快更新
第038章 贾耽制图四十册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