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进封、宰相改官、帝党升职、科举开办等朝中大事接踵而至,不少人都在议论。尤其是对凌准、韩泰这些帝党成员骤然升官极为不满。
凌准、韩泰这些人所担任的五六品郎中、员外郎之官职,均是六部实权官职。
六部郎中、员外郎职位极为重要,上可辅佐尚书、侍郎商议朝中大事,下可管理全国各道各州之实事。
这些官缺都是李诵前不久大肆罢免贬谪所得。这些被罢免的官员都曾和舒王李谊关系较为亲密。
新帝上位后贬黜竞争党派成员,提拔些亲信之人,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凌准、韩泰官职太低,超资进封,骤然升到实权部门,实在令人难以心服。
朝中官员不乏久在员外郎、郎中职位之人。如尚书左司郎中孔戣、尚书右司员外郎李藩、吏部员外郎柳公绰、考功员外郎裴垍、户部员外郎王遂、仓部员外郎于皋谟、主客郎中郑膺甫、祠部员外郎胡证、驾部员外郎武儒衡、都官郎中薛莱、比部员外郎杜载、工部员外郎韦绶、工部虞部郎中李逊。
这些人大多就在朝中任职多年,且并未过多参与夺嫡之争。照理说,他们有资格升迁或平调,但是却被帝党成员截胡。
这年头能做京官之人,谁还没几个同年、亲友、师朋。这些人能在夺嫡之争如此激烈的贞元末期稳坐郎中、员外郎之职,绝非易事。他们或是家族势力庞大、或是靠后有高官依仗。
皇帝李诵此次超资晋升心腹宠臣,引得朝中不少人颇有怨言。他们惧于新帝威势,也只能私下让人传扬此事。
这些官员不得宠于新帝,也不屑做谄媚之举,但新旧交替,他们也要寻得靠山。
不少官员另寻出路,准备投靠广陵郡王李淳。这些天,一些人曾私下找上李淳,向其表达忠心。
李宁最近在忙着改变四海钱庄日日亏损的现状,也只是听其母纪氏说及其父李淳偶有抱怨之举。
而后,李宁便被其父广陵郡王李淳叫到书房。只见,李淳手中拿着贴证与纸钱拿在细细观摩,然后不紧不慢地问道:“四海钱庄可是宁儿一手创办?”
李宁恭恭敬敬地回道:“禀父王,正是宁儿一力开设?”
李淳接着又慢慢问道:“可曾受人相助?”
李宁老实回答道:“幸得制墨能工李大郎、雕刻巧手卢三郎相助及三堂舅等人全力相助,方才平稳开业。他们与孩儿曾一同开办李纪书铺,极为可信。”
李淳并未抬头看李宁,反而一直盯着手中的纸钱。李宁知道这些人都是能轻松查证之人,这并不是李淳想要的答案。
于是,李宁又回道:“四海钱庄并无份子分润他人,俱在孩儿一人掌控之内,和皇祖父并无丝毫关系。”
李淳这才开口道:“此纸钱倒是制作精美,尚有防伪之能,看来颇费一番功夫。”
李宁赶紧顺着李淳之话道:“全赖李纪书铺众人费时数月才研制而出,工艺极为繁杂,所得纸钱不多。”
李淳又问道:“钱庄营业已近半月,盈利几何?”
李宁也如实回道:“开业至今一直亏损,未曾盈利。不过,仅东市一处钱庄便有三十万贯存额。”
李淳听到尚在亏本之后露出一丝关切之意,但听到竟有如此存额后诧异了一下,接着道:“如此说来,倒是吸金之利器。”
李宁恭维道:“阿耶明鉴,富商巨贾存放钱财不过看在四海钱庄背靠皇室罢了。”
李淳好心提醒道:“如今圣上难理政事,朝局复杂多变,王党骤然专权,直指户部盐铁,意在掌控财政,吾儿切勿以身犯险。”
李宁拱手谢道:“多谢阿耶提点,孩儿知晓轻重。”
李淳叹了一口气道:“圣上身体不佳,国家大事俱被王党掌控,朝中已有隐隐不安之象。”
李宁慢慢回道:“朝堂之事,孩尔有所听闻。贾相、高相俱是国之柱石,却失实权。二王并无才能,竞得宠信。媚上之人骤然升官,实干之人不得升迁。如此种种,令人心惊,难怪朝臣惶恐不安。”
接着李淳答道:“此时王党势强,只得依靠朝中重臣,尽力遏制,让其有所收敛。奈何贾相年事已高,杜相尚有山陵之责,只得靠高郑二相,尽力弥补。”
李宁担忧道:“照此情形,王党欺上瞒下,若是长此以往,朝中必然生乱。若是···若是皇祖父不康,必然天下大乱。”
李淳出言阻止李宁之语道:“宁儿慎言,朝中尚有许多忠正高官,王党暂时不会酿成大祸。圣上也已召回被贬之名臣,若是陆相、郑相回京,或可压制王党。”
李淳接着又道:“只是朝庭中下官员惶恐难安,这两日确有一些官员前来拜访于吾,传达忧心之意,需要尽力安抚。”
这时,李宁提议道:“圣体不安、宠党乱政、朝臣不安,如今之计,只得早立太子,以安天下。”
李淳眼中露出惊奇,没想到其子竟然想出如此高招。但是他心中仍然疑虑,毕竟此时先皇李适驾崩马上才有两月,皇帝也正要大力回收权力。
李宁见李淳心中难以做决定于是道:“此时非比寻常,想来朝中臣子前来拜访阿耶,也是存有私心,欲以阿耶之名对抗王党。”
李宁接着道:“无人遏制王党,任其胡乱施为,中下官员此后必然谨小慎微,不敢得罪王党。贾相、高相失去职权,想必也会做出反击。阿耶即可得太子之尊,又能一举收服朝中臣子,何乐而不为?”
李淳听后虽未立马表露,但他一直搓弄拇指上的翠玉扳指,显然心中已经做出决定。
李宁退去不久之后便去洗漱入睡,当他起夜时,看到李淳书房还点着灯,便知肯定是在和亲信密谋。
果然第二天便有几位臣子上奏请求册立太子,第三天也有数位臣子上书乞求早立太子,但是这些奏书全被韦执谊、王伾等人扣下,并未让皇帝李诵得知此事。
但是,李淳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是通过宦官和翰林学士,传达朝臣旨意。结果,李淳如愿被册立为太子。
不久之后,宰相贾耽便上书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乞骸骨。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博带青衫的我在中唐当皇帝最快更新
第217章 贾敦诗言病乞骸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