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010章 志壮情豪做校书
  与韩愈壮志难酬、无奈东归的命运相反,另一位历史名人的命运可谓是青云直上。

  这还要从这年上元节说起,韩愈在东海楼经李宁一番劝慰后幡然醒悟,直接回去酝酿如何上书去了。

  韩愈走后李宁本想返回二楼,但看着桌子上那坛美酒,心中欲品尝一下大唐的酒是何等滋味。母亲纪氏对他看管甚严,以致他还从未饮过酒。

  心痒的李宁悄悄倒了一碗,不过令他失望的是碗中之酒似淘米水般浑浊。细闻之下还有梅子的清香,喝了一口后李宁发觉还不错,有微甜之味。这浊酒约有十几度,不似后世的白酒辛辣,也比啤酒口感更好。

  不觉不觉李宁已喝完两碗杯,或许是年龄还太小的缘故,李宁已经有些微醺了。

  就在这时,一店小二发现李宁那桌的醉鬼许久不见,只剩一小孩。他便上前问道:“小公子,那位韩先生何处去了?”

  李宁听后未加思索道:“韩先生?韩先生已经离去。嘿嘿”

  下一秒那店小二如丧考妣,追问道:“走了?韩先生何时已走?他还未结账呢!这可如何是好?”

  李宁一听,酒意顿时醒了七分,心道:“这韩愈也太坑了吧,竟竟没付钱。”

  李宁撇见那可怜的店小二正气得不知如何是好,直勾勾得看着李宁。

  李宁这才看清这店小二正是之前为自己清洗衣物的那位。李宁只好装成醉酒的模样,栽在桌子上。

  那店小二也是个聪明的,他看得清楚这小公子是跟着太子一同来的。他可不敢向东家之人讨要酒钱,只能自认倒霉,自掏腰包垫付了。

  李宁喝了酒,加之逛街的疲劳,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过了一段时间后,李宁被酒楼门外嘈杂的声音吵醒。原来太子李诵及广陵郡王李淳和一众亲近好友逛完灯市返回了,他们正在酒楼门口道别。

  李宁赶紧起身,生怕别人知道他偷偷喝酒了。他正想返回雅间,却看见二楼回廊上的太子妃王氏和广陵郡王妃郭氏正欲前来迎接。李宁只好走出酒楼,藏入街道的人群中,装作玩耍。

  只听广陵郡王李淳对一年士子道:“梦得兄才高八斗,来年必能入选!”

  刘禹锡道:“承郡王吉言!”

  李宁听得他老爹都对一年轻士子称赞不已,不由好奇道:“这是何人?”

  李宁小声地自言自语被旁边一店小二听到了,那人正是先前可怜的店小二张力,他道:“我知道,我知道。那人是刘梦得。”

  李宁心中仔细思索:“刘梦得···刘梦得,刘禹锡好像是字梦得。”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人就是刘禹锡啊,“二王八司马”中鼎鼎有名之人,“永贞革新”的杰出才俊。现在看来已经和太子李诵关系很不错了。

  张力还准备说一番刘禹锡的事迹,好再讨点银子,巴巴地看着李宁。可正在思考的李宁根本没看到他,这张力颇为无奈。他只好道:“这位刘先生可是京城的名人,前年还考中进士。听说作诗甚是厉害,今日还在酒楼诗会上一举夺魁!”

  太子李诵和广陵郡王李淳和一众好友告别后返回酒楼,李宁随后跟了上去。在走之前他还不忘给了张力一些铜板,说是韩先生的酒钱。

  张力看着手里的铜板发苦:“加上先前所给铜板,才抵一半酒钱啊。”但他又岂敢明说,只道:“谢谢小公子!”

  三日后,陆贽之子陆简礼亲自前往东宫拜谢。太子李诵和广陵郡王李淳得知此事后,大为高兴,赏了李宁很多东西,又决定给他办生辰宴会庆贺。

  二月九日那天生辰宴会上,李宁打扮得十分可爱,依次给众长辈行礼。随后他还背诵了母亲纪氏教的一首诗。当然这是李宁自己悄悄求母亲教的。

  诗当然是骆宾王七岁写的《咏鹅》,这首诗最简单,正适合现在的李宁。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李宁一边背诵,一边做着伸脖子、摸羽毛和划水的动作。稚嫩的语气加上可爱的动作自然让东宫诸位贵人开怀大笑。李宁趁机说:“我日后做大诗人,大诗人!”

  太子李诵打趣道:“你现在可是小神童了!哈哈哈!”

  两岁多的小李宁学东西学得贼快,第二日,李宁给太子妃王氏请安时背诵了一首王维的《相思》,诗曰: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太子妃王氏听过后也很高兴,觉得这孩子颇为可爱。

  第三日,李宁给王氏请安时又背诵了一首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第四日,李宁背诵的是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第五日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六日是贺知章的《咏柳》、第七日是张继的《枫桥夜泊》、第八日《渭城曲》、第九日《凉州词》、第十日《出塞》······

  李宁每日给太子妃请安时都能背诵一首新诗,引得东宫众人啧啧称奇。

  这年内李宁天天背诗,从五言到七言、从绝句到律师、从短歌到乐府,李宁日日不息、月月不断。

  到了年末时,李宁正好已经会学会了三百首唐诗,他笑着对众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李宁小神童之名越传越响,连皇帝李适都听说了,还特意褒奖了一番。

  恰巧这年冬天,刘禹锡成功考中了吏部的博学宏词科。

  前世李宁曾看到过著名教授王勋成的一篇《刘禹锡登博学宏词科考辩》,其中详细考证了刘禹锡是在在贞元十年,中的贞元十一年的博学宏词科。sttgxcl.com

  刘禹锡曾在自传《子刘子自传》中写道“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其中“一幸而中试”指的是他考进士一次就考中了,并不是大家所以为的一年内连中进士科和博学宏词两科。百度百科在这一方面的记载有误的,刘禹锡更没有吏部拔萃科,集三科于一身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的。

  刘禹锡自言是中山靖王之后,没错,就是和刘备所说一样,他们是同一个祖先。中山靖王刘胜喜好酒色,生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后世他的墓中还惊现中国历史上一个性用具。况且时隔近千年,恐怕河北小半刘氏之人都可自说是中山靖王之后了。

  刘禹锡这种硬朝脸上贴金的烂操作也是和刘备一样迫不得已的,谁让他没什么强大背景呢。不过,人家才华惊世,冠绝当时,作诗无人能敌。

  太子李诵记得刘禹锡作诗甚是厉害,又是亲近的年轻俊才。于是他便给吏部抱缺,说自己身边缺个善于作诗之校书。

  经吏部官员一番运作后,刘禹锡成功的得到了太子校书的官职。

  李宁虽是只是背了很多诗,但也存了或许能影响太子李诵的小心思。果然,正如历史上发生的那样,贞元十一年,刘禹锡做了太子校书,带到了太子李诵的身边。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博带青衫的我在中唐当皇帝最快更新

第010章 志壮情豪做校书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