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在场的诸多英才,李恪不由得感叹,父皇对李承乾实在是太优待了。
自从立储之后,李世民便对李承乾这个嫡长子还是极其重视的,为了培养出一位合格的皇帝,李二陛下“搜访贤德,以辅储宫“…
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如于志宁、李百药、苏世长、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又令岑文本与马周时常去往东宫,与太子谈古论今、针砭时政。
然而李世民忽略了一点,这些老臣固然各个才华横溢、人品忠直,却尽是一些铁骨铮铮之诤臣……
既然是诤臣,脾气肯定皆是又臭又硬,教育方式便值得商榷。www.sttgxcl.com
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的劝谏就让李承乾苦不堪言,这三人几乎是比着上疏,而且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似乎不讲李承乾贬低得一无是处,不足以达到“鞭策”之目的。
他们用心是好的,但又用错了方法,只知道一味打压训斥,让心高气傲的李承乾产生了抵制情绪,逆反心理,你要我这样,我偏不这样,你要那样,我偏要这样。
所以教育孩子不能一味的强硬,要劳逸结合、软硬兼施。
幸好今年这些老顽固稍微好转一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才有所缓和,才愿意再次为李承乾出谋划策。
“汉王殿下,才华横溢,学究天人,认为一个国家能够繁荣昌盛靠的是什么?”孔颖达忽然开口道。
李恪故作沉吟,答非所问道,“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不是李恪所创,而是岳飞所言。
《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众人闻言一愣,这汉王果然文采斐然,出口成章,随口所说的一句话却内涵深意。
“汉王所言不无道理,但却不全面…”孔颖达温声道。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李恪忽然念起出师表的内容。
“诸葛孔明此言虽妙,但仍然不全面…”孔颖达道。
“哦!孔夫子有何高见?”李恪道。
孔颖达长期担任国子监祭酒,李恪年幼时被孔颖达教导过,也算他的学生,所以称呼他为孔夫子。
“高见谈不上,就是年岁活得长一点,一些东西看得透一点,帝国想要繁荣昌盛,就不能发生内乱,特别是皇家不能发生的内乱!
但恰恰皇室又最容易发生内乱,最臭名昭著的便是西汉的“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
“七国之乱”时,西汉幸好有明君汉景帝在位,才能迅速扑灭叛乱。
而“八王之乱”的西晋却没有明君在位,直接导致了西晋王朝虚弱至极。
八王之乱有多惨大家应该略有耳闻,前后打了16年,山河破碎,日月颠倒,百姓民不聊生,十不存一,国家势力锐减,最后被灭国,导致的后果就是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孔颖达唏嘘道。
李恪闻言,那还不明白孔颖达的深意,微笑道:“孔夫子言之有理,恪佩服!”
“汉王殿下缪赞了!”孔颖达道。
“那孔夫子认为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呢?”楚王李佑神助攻道。
“要避免这样的悲剧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只要各位皇子能够谨守自己的本分,严格遵守千百年来的皇位传承制度,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使国家每一代君主都能够平安过度,国家就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孔颖达道。
“哎呀!如果真如孔夫子所言,那我们大唐不是面临着战乱的风险,魏王李泰自视甚高,野心极大,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处处与太子殿下作对,是祸乱的根源…”杜荷故作惊恐道。
“是啊,魏王心胸狭窄,目中无人,如果真让他当上皇帝,大唐就完了…”
“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我们必须阻止魏王的狼子野心…”
“魏王势力可不小,身后有山东士族的大力支持,我们必须紧密团结在太子殿下身边,才能战胜邪恶的魏王…”
李恪听着各位太子党的喊打喊杀,心中一阵冷笑,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原来是想拉拢本王。
本王是那么好忽悠的吗?你们这些凡人岂能知道本王的远大志向。
李恪猜测得丝毫不差,李承乾处心积虑的邀请李恪来参加宴会,就是为了拉拢李恪。
这也怪李恪自作自受,谁让他最近太跳了,又是抗旱救灾,又是整治巫师妖道,闯下一个偌大的名声,在民间的威望大得吓人,让太子李承乾觉察到了深深的不安。
于是李承乾便找来了心腹商量对策,有人建议打压,有人建议拉拢,甚至有人建议暗杀。
通过讨论,大家都认为打压并非良策,一来汉王刚刚立功,圣意正浓,打压他必引起陛下的反感,得不偿失。
二来,魏王还在一旁虎视眈眈,如果全力打压汉王,把他逼急了,他索性投靠魏王,那就大为不妙了。
最为重要的是,即便打压汉王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汉王表面上没有任何势力,连朝会都不愿去参加,一心只想做一位安乐的逍遥王。
和汉王唯一扯得上关系的也就岑文本、苏定方、刘仁轨、上官仪、狄知逊五人。
岑文本之前是汉王的老师兼汉王府长史,狄知逊是汉王司马,上官仪是汉王府主簿,苏定方和刘仁轨之前是汉王府校尉。
岑文本现在的中书令,一国宰相,大唐最有权势的四个人之一,深受当今陛下的信任,这样位高权重的人物你如何去打压?
别人不打压你就谢天谢地,你还敢去打压人家。
苏定方现在是并州刺史,手握重兵,是陛下的心腹爱将,他们一时半会也奈何不了。
狄知逊、上官仪、刘仁轨官职倒不是很高,关键是他们都在外地为官,他们想打压也是鞭长莫及。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明月在心中的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最快更新
624 太子的拉拢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