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性本善!”
荀子说:“性本恶!”
人性最初到底是善是恶?这个问题古代学者争论了几千年,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荀子虽然师从儒家,思想却偏向法家。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统治阶级所用的思想,就只剩下了儒家和法家,不是说独尊儒术吗,这里怎么还有法家呢?
其实百代皆行秦政法,秦朝就是典型的法家思想的国家,只不过因为很快就灭亡了,所以后来的朝代都不敢明着说,我效法的是秦制,所以指导思想用起来基本上就是外儒内法。
儒家是面子,讲究温良恭俭让,提倡孝道,提倡友爱,提倡兄友弟恭,提倡父慈子孝,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倡大家族的聚集,有了纠纷不要诉讼,要积极调解等等主张。
法家是里子,谁敢触犯法律,各种刑罚分分钟在等着你,毫不留情,这两家之所以水火不容,根本原因出在他们对人性的判断上面。
法家则提倡根据人性本恶的观念,制定了各种严刑峻法,由于不相信人性,更是制定了各种制度,来防范人的恶行。
儒法思想水火不容,但却谁也奈何不了谁。
《三字经》开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典型的儒家立场,自然受到了孔颖达的青睐。
孔颖达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往下看,却越看越心惊,不由得沉浸其中,一字一句的咀嚼着这篇《三字经》,此书通俗易懂,又蕴含道理,篇幅不大,但是作为一篇儿童启蒙的书籍来说,已经不能再优秀了!
“人之初,性本善”、“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孩童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为人子,方少时”、“首孝悌,次见闻”教导孩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且用黄香和孔融的事例来加以教育……
“知某数,识某文”,“此十义,人所同”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
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口而诵,心而维”、“戒之哉,宜勉力”教导了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的道理,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成为一个“上致君,下泽民”的杰出人才!
孔颖达认为此书绝对是孩童的最佳启蒙读物,它给孩童带去的不仅仅是识字认字,不仅仅是文化典故,更是为人处世的哲理!
孔颖达不得不承认,就凭这本《三字经》,绝对能奠定汉王李恪的大儒地位。
孔颖达默默的合上书,一脸坦然道:“汉王殿下腹有锦绣,对圣人之学研究极深,足以胜任国子监祭酒的职务,微臣自愧不如,甘愿退位让贤。”m.sttgxcl.com
“孔卿切莫有此想法,朕让李恪在国子监就职,不是为了赶你走的,而是为了让你们一老一少相结合,优势互补,为我大唐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李世民见这老小子居然想撂挑子走人,立马劝慰道。
“但是…”
孔颖达正要推迟,忽然李顺走了进来。
见到李顺,李世民不给孔颖达推脱的机会,立马开口道:“朕的口谕传到了…”
“禀告陛下,传到了!”李顺回答道。
“汉王如何说?”李世民继续问道。
“汉王殿下拒绝了…”李顺忐忑道。
“什么?拒绝了?他为什么要拒绝?他凭什么拒绝?”李世民大怒道。
“老奴也不知道,不过汉王殿下写了一道折子,让老奴带给陛下!”李顺说着便把折子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折子,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看过之后,愤怒丝毫为减,“什么特么的才疏学浅、人微言轻、少不更事,统统是借口,朕看他就是好逸恶劳,没有担当…”
这时又一位内侍抱着折子走了进来,听见李世民怒吼,瞬间被吓得把折子散落一地。
“奴才死罪!”内侍吓得立马跪地求饶道。
“怎么又来这么多折子?”李世民余怒未消道。
“启禀陛下,都是大臣们才递上来的奏章!”内侍颤颤巍巍道。
“还跪着干什么,立马捡给朕看!”李世民冷声道。
“偌!”内侍如释重负。
李世民打开折子一本一本的看了起来,越看脸色越差…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李世民怒不可遏的把折子全部掀翻在地!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在场所有人都噤若寒蝉的跪在了地上。
“陛下息怒!”
孔颖达在李世民未发迹之时便跟着他,一直为李世民能荣登大宝而出谋划策,君臣关系自然非同一般,见李世民发怒,便开口劝解道。
“冲远快快请起,这里没你什么事!”李世民道。
冲远,孔颖达的字。
“恕臣斗胆相问,陛下为何发怒?”孔颖达问道。
“冲远,你看看吧!”李世民示意孔颖达看奏折。
孔颖达也没推迟,捡起地上的折子看了起来,几个奏折看完之后,他终于知道了李世民为什么发怒。
这么多的奏折全是弹劾李恪的,内容无非就是李恪年少轻狂,性格乖张,骄奢淫逸,满身铜臭,完全不具备担任国子监祭酒的资格。
别说李世民,就是任何一个父亲见别人如此贬低自己的儿子也会发怒。
自己家的孩子就算再不好,自己要打要杀都可以,但是别人哪怕说一句闲话也不行。
更别说这里面很多弹劾的理由都是胡编乱造,无中生有,纯粹就是为弹劾而弹劾,这叫人如何不怒?
孔颖达看出这些奏章分别来自两股势力,太子一派与魏王一派,他自然也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弹劾李恪,阻止他担任国子监祭酒一直,无非还是夺嫡之争。
国子监是大唐的最高教育基地,能在这里读书之人不是非富即贵,就是才华横溢之辈,将来必将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
谁担任国子监祭酒,便与这些天之骄子有了师生之谊,如果有心笼络,轻而易举的便能形成为一股不小的势力,这让太子和魏王如何能心安?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明月在心中的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最快更新
575 儒法之争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