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李贤决定全面推广教育。

  结果,刚才大长桌会议上推出这个议题,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

  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人的地位决定他们的高傲,瞧不起其他人。

  又因为物以稀为贵,才有读书人千年来的崇高地位。

  如果说科举受到世家门阀的强烈抵制,那么李贤全国推广教育,必然受到现在读书人的强烈抵制。

  都说有教无类,可摆在现实的是书香门第,诗书传家。

  读书的资源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几乎成为他们赖以传家的稀缺资源。

  在这九成九都是文盲的时代里,一旦推行全面教育,那么他们的崇高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

  人都是自私的。

  李贤万万没想到,推行全面教育这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居然会受到这么大的阻拦。

  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事。

  这些读书人嘴里说得好听,可一旦触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就比疯狗都叫得凶狠!

  李贤这时候才明白,现在的科举刚刚施行没多久,就成为门阀氏族衰弱的一大帮凶。

  一旦全面教育的推广,门阀士族的根基将会被挖得一点都不剩,所以他们的反对意见最为强烈。

  门阀士族是在唐末时彻底覆灭的,没有教育资源的绝对垄断,这才有宋朝文教的兴起,明清教育的相对普及。

  唉,判断错误,时候不到!

  最后,李贤只好妥协,说表达错误,是要由官府出资,修缮各地的公塾,提高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等。

  这才将这场风波平息。

  全面推广教育,是李贤必须执行的政策。

  这是肯定要施行的事,只是现在经过这么一闹,也只能推迟了。

  整得李贤的心情有些烦躁。

  “摆驾大明宫!”

  李贤突发奇想,前往大明宫。

  武太后现在已经很少玩鸟了,正在拿把剪刀在御花园里修剪花枝。

  “儿子给太后请安,太后吉祥安康!”

  “呵呵,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武太后对好二儿的突然来到,报以冷笑。

  “有些事,想要向娘讨教一二。”

  李贤挥挥手,武壮等人退开而去。

  他接过武太后手里的剪刀,开始修剪起来。

  武太后直了直腰,双手叉在浑圆的腰上,问道:“隋朝是怎么灭亡的?”

  “杨广好大喜功!”李贤知道武太后看出他的来意。

  “好大喜功并不能令隋朝灭亡!”

  李贤叹道:“杨广想用征伐高句丽来一石二鸟,结果反受其害!当年的门阀士族远比现在强大。”

  隋朝覆灭,最主要原因还是杨广得罪了门阀士族,这点是李贤穿越来到唐朝所得知的。

  并不是后世所言那般。

  隋朝历史,被唐朝篡改了。

  “呵呵!”武太后冷哼道:“要不是你爹和你娘我大肆削弱了门阀士族,这回你会有这么好受?”

  武太后上位,是李治要利用她来铲除舅舅长孙无忌对大权的独揽。

  之后武太后最大的阻力就是门阀士族。

  所以,目前整个大唐,对付士族最有经验的人,无疑就是武太后了。

  “还请娘教我!”李贤朝着武太后真诚地道。

  “全面推广教育,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你以为老娘我,太宗皇帝,以及以往的那些皇帝不想做?”

  不是不想做,而是难度太大了。

  不全是世家门阀的因素,纸张、印刷等等因素,都是制约教育推广的最大阻碍。

  “你太着急了!”武太后注视着这个好二儿说道:“你想要推行全面教育,只要做到一点,完全不会有阻力!”

  李贤大喜:“请娘指教!”

  “只要你能降低造纸、印刷的成本,让书籍得以推广走进千家万户,那么这一切就迎刃而解。”

  李贤恍然大悟!

  归根结底,还是读书的成本太贵,绝大部分百姓吃饱穿暖都不容易,即使李贤之前的免费教育推广,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学习资料,足以让九成以上的人望而却步。

  工艺改进,科技发展,才是硬道理啊!

  当寻常百姓都可以供养孩子读书,那么即使读书人反对也于事无补。

  “娘,多谢了!”

  李贤真诚地朝着武太后道谢。

  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武太后的政治经验无比丰富,能得到她的帮助解惑,这对李贤而言,无人可以替代。

  “哼!”

  武太后拂袖而去!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泥活字,这点小学课本上就在背诵了。

  还有造纸术,李贤也不陌生。

  在前世的时候,去参观过古法造纸。

  说是古法造纸术,也是经过千百年的改良,从材料和工艺上都绝对比现在的造纸技术要先进得多。

  于是,李贤找个时间,就微服出了长安城,来到城外渭河边视察了工坊。

  说是工坊,这是掩人耳目,实际上是李贤的秘密科研基地。

  工坊的守卫,是李贤从安西抽调而来的一个由忠心边军和唐协军组成的折冲府。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守卫工坊的折冲都尉马大胆、副都尉乌其玛黑,以及工坊主事牛老三迎接李贤进了工坊公廊,这才大礼参拜。

  马大胆是原伊州军中的一个队正,为人悍勇可也耿直,先是被武懿宗打压后被王有胜看中启用。

  李贤到了伊州见到王有胜的一个表现,后建立工坊时考虑人选,就想到了马大胆。

  乌其玛黑是奴隶出身,后成为唐协军。

  李贤当年第一眼看到这个黑大汉的时候,随口说了句:“真是乌其玛黑!”

  于是这个唐协军就有了新的名字;乌其玛黑。

  乌其玛黑对给他新生活的大唐感恩戴德,对给予他新名字的李贤感激涕零,因为之前人们对他都是叫的很难听。

  虽然李贤随口叫的名字也……

  可这不是事,能得大唐皇帝陛下赐名,那是何等的荣耀。

  牛老三的工艺水平很高,据说是墨家传人,这点也得到了百里延的认可。

  原本牛老三只是负责某项事务的管事,因为对李贤的一些建议领悟最深,并且能举一反三。

  李贤不顾百里延的反对,直接提拔牛老三当了工坊主事。

  牛老三不负重托,他的管理水平非常高超,令人信服。

  李贤在牛老三的带领下,一一的视察了目前开设的几处地方。sttgxcl.com

  锻铁车间、炼钢车间、木工房、水泥研发处、玻璃研发处……

  “陛下,水泥初步是研发出来了,就是硬度还达不到要求!”

  李贤看了水泥的效果,说道:“配比问题,还有沙子要用河沙,这些慢慢实验不要着急。”

  来到玻璃研发处,李贤也做出了一些提点给出了一些建议。

  “老牛,设立一个造纸研发处,这是朕让人整理的一些资料,你琢磨琢磨!”

  身后高延福从包中拿出几张纸递给了牛老三,牛老三恭恭敬敬地接过。

  牛老三当即看了一会,双眼越来越亮。

  “陛下,这造纸的材料选取和制作工艺,一看就非常可行!”

  正所谓高超的匠人都有独特的眼光,虽然牛老三不是造纸行家,可也是有见识的。

  “你再实验一番这活字印刷!”

  高延福又取出了一张图纸,牛老三接过琢磨清楚,顿时惊喜得大叫起来,之后忙请罪!

  君前失礼,罪名可轻可重。

  李贤当然不会在乎这点。

  只要造纸技术的革新发展,能让纸张的价格大幅下降,印刷术的改进能让书籍印刷更加便捷。

  只有让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物品,才能走进千家万户。

  视察完毕,李贤说到:“工坊里的一切都视为机密,绝对不能外传分毫。”

  马大胆道:“陛下放心,一只苍蝇想要进出都难,臣敢保证绝对不会有人走漏消息。”

  只是,马大胆又有些欲言又止。

  “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来。”

  “太平殿下、明珠殿下要是来了,臣该如何,还请陛下示下!”

  “没有朕和百里尚书的手令,任何人不得进入,这点你还要问朕,就已经是失职了!”

  “臣有罪!”

  马大胆请罪,同时心中大定,完全知道怎么做了。

  “延福,以后工坊这边直接跟你对接!”

  “奴婢遵旨!”

  有高延福照应关注工坊,李贤也能得到最新消息,也能让工坊完全独立不至于受人羁绊。

  之前是先通过百里延,这回通过高延福等于直达陛下,这让工坊的主官都感到欣喜异常。

  李贤将来肯定是要把工坊从工部剥离,成为一个特殊的独立部门。

  只是现在工坊才刚刚起步,时机还没有成熟。

  李贤拍了拍马大胆的肩膀,接着又拍了拍两米开外的乌其玛黑的手臂。

  就离开了工坊,返回长安紫薇城。

  ……

  李贤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

  李富贵匆匆走来说道:“陛下,碎叶急报!”

  李贤拆开奏折,这是李元芳送来的。

  意思是吐火罗下属的一个名叫火寻的部落,要依附大唐成为羁縻州。

  条件是想占据夷播海的南岸的大部土地,得到大唐的庇护。

  李贤走到地图旁。

  咸海距离恒罗斯有些远,距离差不多等于恒罗斯到疏勒。

  将咸海纳入大唐版图,这是肯定需要的,只是时机远远没有成熟,目前占据碎叶已经是极限了。

  想要消化西域三省,没有二十年时间是不可能办到的。

  二十年之内占据咸海区域是没意义的,有这精力不如把吐蕃和北海纳入版图,这样更有意义。

  “同意将火寻部的请求,册封火寻部首领火突突为大唐归义王!”

  李贤这才体会到,大唐设立羁縻州也是无奈之举,没办法占领,那也只能先取个名义。

  就跟明清时期的藩属国一样。

  西海(青海湖),东岸。

  李贤划下的西海省版图大多半还在吐蕃人的手里,所以西海省跟碎叶北庭一样,是个军管的行省。

  西海总督娄师德吹着六月的海风,闻着带着咸味的味道。

  看着湖中成群结队的鱼,很是感慨。

  “这是一个好地方啊,天然的渔场和牧场,还有肥沃的土地。”

  长史张说道:“只是可惜,咱们的汉人太少了,而且吐蕃不同于西域和塞北杂胡,想要统治的难度非常大。”

  张说,字道济。

  参加朝廷举行的贤良方正科考试,应诏策论被评为第一。

  但因武太后认为“近古以来未有甲科”,乃屈居乙等,被授为太子校书郎,又升任左补阙。

  李贤是知道张说的,这可是李隆基时期的能相。

  有助成文治之功,也颇有武略,可谓文武兼资。

  只是现在还非常年轻,正好娄师德请求人才,于是李贤就提拔张说到草创的西海当个长史。

  一高官史这等高位,对张说而言可谓是一步登天,也是不合官制的。

  奈何西海草创,只有寥寥数城在唐军掌控中,其余地盘还需要拼死拿下。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强大的吐蕃人,属于四战之地的西海又位于高原中,没有人愿意去当这个长史。

  也就便宜了心怀广大志向的张说。

  “道济,你说的,也正是咱们遇到的最大难题,你认为咱们当如何破局?”

  只相处了两个月,娄师德很看重这个年轻人的才华。

  “使君,咱们只要设法大胜大非川的吐蕃人一次,就可以破局。”

  “大非川地形复杂,这一仗不好打啊!”

  十几年前,唐军在大非川经历了大唐开国以来最大的败绩。

  吐蕃凭此战一跃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最强势力。

  也是名将薛仁贵一生中唯一的惨败。

  也是所有唐军心中的痛,陇右军念念不忘要复仇雪耻。

  张说道:“使君,今时不同往日,当年一战吐蕃人是主力尽出。如今吐蕃三万大军在安西覆灭,东北主力固守大小勃律,东南又受到云贵省的牵制,对西海的援助力度不会很大。”

  “大非川的吐蕃军占据地势,乌海地形太高,对咱们将士们的影响太大,如果能将吐蕃人引到西海,那胜算可就大多了。”

  “使君,西海湖地形较为平坦,适合骑兵作战,如果运作得当,完全可以引诱吐蕃人主动来攻。

  “道济的意思,是咱们在西海岸边筑城?”

  “没错,河源城(西宁)距离青海有近三百里,这也是吐蕃人对咱们采取袭扰而不主攻的主要原因,一旦咱们在西海岸边筑城,吐蕃人肯定就坐不住了。”

  “要做出筑城的假象瞒过吐蕃人,又要有绝对的兵力优势,靠咱们西海一省之力是办不到的,此计划得呈报给陛下定夺!”

  一封急报从西海送往长安!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岁月一点烦的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最快更新

第232章 事真多还麻烦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