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说,真不好判断,这满清的皇帝朝冠是做了一顶又一顶,就算往最低程度上猜测,每个皇帝至少总得给自己搞一顶新的吧?
溥仪有没有做新的朝冠不知道,因为在他成人后躲在紫禁城里拍的那些冠幅照片里,级别最高的也就是戴了顶满花金座上嵌大珍珠一颗的吉服冠,似乎就没有头戴朝冠的照片留下来。
不过在溥仪之前的皇帝们绝对都是有新朝冠的,就是......
脑子一转,张楠想到点事,同朝冠上那些溜圆的东珠有关系,从这点上大概能猜一猜这顶精致的朝冠到底属于谁:清王朝将产于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及其流域的珍珠叫做东珠,皇帝们还将优质的东珠看作稀世珍宝,在代表权利和尊荣的冠服饰物上就绝对少不了东珠。
不过根据清代的记载,要获得东珠不容易:“每得一珠,实非易事”,往往“易数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
东珠,不是大白菜!
统治者疯狂喜好东珠,就算禁绝了民间采珠,完全国家性质的狂采滥捕就使得黑龙江流域的东珠资源短短百年间就迅速萎缩,到了雍正朝以后就已经是:“虽偶有所获,颗粒甚小,多不堪用。”
但即便如此,清朝官方的采珠业规模仍不断扩大,乾隆那会规模达到最大。
之后国力衰弱,在咸丰朝之后因为沙俄势力的侵入、国土丧失,东北地区的采珠业极剧萎缩,到了现今,东北的采珠业早已消亡,东珠也都绝种了。
故宫里保存的那顶乾隆朝冠上的东珠质量极高,这会张楠都在恶意想:十全老人是不是把他老子的朝冠拆了,才能凑齐一整套顶级的大东珠?
想想这还真有可能,因为到了乾隆那会,这东珠资源真不多了。
脑子里再回忆了那些在故宫里看到过的清朝皇帝头戴朝冠的“标准像”:前三清皇帝脑门上的东珠都大小均匀,粒粒浑圆。但从嘉庆开始往下的皇帝画像上,“金佛”上的15粒东珠不仅看着就小了一圈,一套珠子还有大有小,都凑不齐一样规格的。
想到这,张楠道:“如果猜,那最大可能是吃糠拉稀的,乾隆也有可能,那家伙当了60年皇帝,做上几顶朝冠不奇怪。
不过这朝冠我猜着就算旧了要翻修,换帽子本体就行,这宝顶、金佛和舍林几样都能拆卸,乾隆没多少必要弄两套这档次的宝顶,最大可能还是他爷爷的......”
顺口还说了自己从东珠采珠业上得出的那些个判断,项伟荣听后说了句:“会不会是雍正?”
张楠摇摇头,“雍正那个工作狂估计不会喜欢这么花哨的冠饰,我记得故宫的画像里就他脑门上的金佛最土气,一块实心金板嵌15颗东珠。
丑!
至于顺治那会,对帽子上的金佛应该还没严格的规定,款式和后来有些区别,而且金工有没有这个水平都很难说。”
顺治那会都还在打仗呢,大概没太多心思去摆弄这种脑袋上帽子的问题:满清还是挺现实的,抢天下才最重要。
……
帽盒外边分两层,里边其实是打通的:朝冠上的三大配件没有失少,这避雷针一加有点高。
朝冠取出又放进,盒子盖好,张楠盯上了其它搬上来的盒子——一数,还有七个。
先不撬开,自个搬着试试,有轻有重。
笑着对边上的人道:“希望里边都是帽子。”
边上几人不需要配合就笑了:老命太凶!
但也就想想:故宫里的皇帝帽子完整的都只有一顶,不完整的倒是还有30多顶,都只剩下帽体本身,帽顶等饰物早没了,在这相隔万里之外的德国能找到几顶完整的?
有一顶就不错了,不能太贪心。
一个个开撬:珠宝、欧洲金银器古董、貌似非常珍贵的宗教书籍...又有顶花哨的欧洲式头冠...
有两个箱子里还是各一个华夏清代式样的帽盒,大小和高度比刚才皇帝爷的那个还要高!
两个盒子先都搬出来,但暂不打开,放好。
张楠搓搓手,“再来两顶就好玩了,给这皇帝爷配配对。”
配对,公的陪母的呗——这两个盒子上都有暗金凤纹,能比皇帝朝冠外形更高大的估计也就这皇后、后妃们的大帽子。
开奖一般打开,果然,两顶工艺绝伦、华丽无比的皇家后gong女子朝冠出现在眼前,款式看着几乎一模一样。
张楠俯下身看了好一会,道:“正的副的都凑齐了,一顶皇后或者太后的,另一顶皇贵妃的。”
清制,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朝冠冬用薰貂,夏以青绒。眼前这两顶是绒的,属于夏冠:冠体为圆顶呈半圆坡状,周围有一道冠檐。
冠体上缀朱纬,冠顶呈宝塔形,分三层,顶用东珠,每层贯东珠各1,皆承以金凤,饰东珠各3、珍珠各17,上衔大东珠1。
朱纬上周缀金累丝凤凰7,每个凤身上饰东珠9,猫睛石1,每个凤的凤尾饰珍珠21。
冠后金累丝翟1(就是1只黄金累丝制的雉鸟),翟背饰猫睛石1,翟尾饰珍珠16。
从翟鸟下垂珠结,由五行每行64颗珍珠串连,平排垂挂,在五行垂珠的半中间即第32颗外,接衔一个圆形青金石结,用金累丝圆形饰片嵌青金石1、东珠6、珍珠6制成。
然后再从石结下面接垂五行的后半串珍珠,共珍珠302颗,称为“五行二就”,每行大珍珠1,末缀珊瑚。
冠后从冠檐里边下垂倒葫芦形护领,护领下端垂明黄色丝绦两条,末缀宝石,冠左右缀青色缎带。
项伟荣几个看了老半天,感觉这分不出差别——反正都是自己人,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关老大问了句:“我说你怎么分出来的,我看着差不多。”
张楠指着其中一顶朝冠上的一只金凤道:“皇贵妃的朝冠7只金凤上没有猫睛石,这些雉鸟下边的垂珠结不是五行二就,是三行二就,用的珍珠少了些,应该是192颗。”
两顶堆塑一般的朝冠,不仔细看还真分不出来。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血蝠的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快更新
第九百六十一章 配对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