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笑着说了一句,便问着张贵和韩爌等人:“你们说说,怎么处置这个老货!”
“他不怕死,杀他,对他来说是一种成全,而且是死于君王之手,对他而言,简直就是封侯一样的恩赐!不如贬。”
张贵这时候说道。
天启呵呵一笑道:“那他更不怕了。”
魏忠贤笑着道:“不如阉了,让奴婢来调-教他!”
天启摆手:“朕可不希望内廷在他影响下,全变成王安一样的人。”
张贵则继续说道:“陛下,臣的意思,不是贬他去本朝的一些偏远之地,而是贬他去外夷。”
说着,张贵又道:“臣现在算是明白了,这次朝鲜使臣金献直能这么配合地表示愿意归还咸州,就在于朝鲜受儒学教化的比较好,以致于成了知礼之国!使得金献直也不汲汲于自己得失。但不是所有外邦皆如朝鲜这般受儒学教化的好,比如倭国,还差些圣贤教化,以致于常袭扰我海疆,明显是未彻底开化之故,故而臣认为当贬刘宗周去倭国做个儒学使,传播儒学,让倭国成为第二個朝鲜。这样将来也利于海疆百姓免受倭患之扰。”
天启点首。
而张贵又道:“另外,只可让刘宗周任儒学副使,还得再派一名儒学正使,监督着他,以免他擅自主张,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来。这也是为他好。也避免给大明产生麻烦。而只让他在倭国,灭倭人之志气,削倭人之锐气,造倭人之呆气。”www.sttgxcl.com
天启道:“这个办法不错。这些儒臣,一个个都是又臭又硬的,朕最讨厌了,杀又惹一身腥臭,不杀又烦得很。把他们贬到看不见的地方也好,也算是让他们给大明做点实际的贡献。若真能让外夷变成又呆又迂的书生,无疑是大好事。”
说着,天启就又道:“这个刘宗周便让他以正八品太常寺博士衔,差遣去倭国任儒学副使,只可负责传播儒学事,而不得代管其他事,且需听儒学正使命行事,谁为儒学正使,你们推荐一下。”
张贵早已想到了人选,也就荐举道:“陛下,臣荐举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都去。许都虽是武臣,但是生员出身,学问扎实,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在外番与外夷势力中培养我们的细作。臣认为我们将来会需要很多像金献直这样的友好人士。因为工业司的棉布与丝绸需要在海外有更大的市场,得让倭国这些海外番国国内没有自己的织造作坊,还有火器作坊,乃至马车作坊以及其他作坊。”
天启听后道:“那就许都吧,让他以太常寺丞衔,去倭国儒学正使。”
“遵旨!”
没多久,刘宗周就收到了自己贬去倭国以太常寺博士官任儒学副使的旨意,而贬他的理由则写的是不守朝纲,滥用登闻之权,因为登闻鼓本来就是给民众上陈冤情用的,而不是拿来弹劾阁臣们用的。
“什么,让吾去倭国传播儒学?还是个副的?!”
刘宗周听后苦笑了一下,失望地道:“不是杖毙或枭首吗?”
刘宗周问着就朝宣旨的内宦咆哮起来:“为什么不治吾死罪!让吾殉道而亡!参劾权贵而死?!”
这内宦没有理他,也有些不理解,宣完旨意后就离开了。
“慢着!”
但刘宗周却喊住了他,道:“即便陛下不给吾一个忠烈而死的机会。但请公公带个话给陛下,可否不要让臣去异国他乡?臣宁流放三千里,受瘴气而死,也不想将来尸骨在他国!”
刘宗周说着就长揖一拜,第一次对内宦卑微地哀求起来:“有劳公公了。”
“等着吧。”
刘宗周是真不想去什么倭国传播儒学。
因为他在国内怎么也算是在士林极为有名的大儒,被尊称蕺山先生。
所以,他无论是被治死罪,还是被贬谪到国内哪块穷乡僻壤去,肯定能声名远扬,使不少士林中人对他更为钦佩,也算是进一步让士林中人看到他的风骨,乃至或许能像王阳明一样,在某个偏僻的山洞因为治学有方,而留下一段佳话。
但现在朝廷却要派他去外夷传播儒学!
这无疑意味着,他就会看不见国内士子对他不畏强权、恪守礼教的敬仰之心。
相当于他现在白刷了这一波名望。
再加上一想到就要离开故土,甚至会客死于外夷,刘宗周就更加不能接受。
事实上,大明的儒士的确没有走出去传播自己学问的原始动力,而不像西方的传教士一样,为了传播自己的上帝,拼了命地也要往全球去传播。
这或许是跟儒家本就是适应农耕文明的学问,甚至因为是源自于奴隶社会时期及周朝的学问,所以,他们本就对走出去不感兴趣,更在意的是如何去说服统治者用他这一套去管理奴隶,而走出去是要对外扩张,对外掠夺,他们更感兴趣联合统治者对内压榨,对内掠夺。
故而,儒士们或许天然没有走出去的动力,而更在乎在自己国土内向帝王贵族们说教,然后争取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毕竟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是这个时代的人一直以来学文练武的初衷。
而不是出去开发新财富的初衷。
所以,刘宗周现在也就接受不了朝廷派他去倭国传播儒学的任务。
但张贵现在就想让朝廷这样做,让刘宗周这样的儒士去祸害外夷,让那些外夷贵族利用儒学去驯化他们的子民,然后让他们的子民在儒学影响下变成温驯的牛马,勤奋还从不抱怨,最多只是忍无可忍的时候来场大爆发,但可以接着轮回。
当然,张贵知道可能因为地理环境的影响,儒学传播不一定成功。
但张贵想借此机会试试,让大明利用国家的力量强行输送儒士出去,把外夷百姓变成最好统治的百姓,实行外儒内实的全球战略。
即对外崇儒,兜售为政以德的理念;对内则崇尚实务之学,讲究实事求是。
“陛下有旨,不准,圣人之学需要传扬,这是利在千秋的大功业,乃大德也!刘副使,记住了吗?”
宣旨的内宦走回来后,就向刘宗周回了话,且询问道。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庭外有棠的明朝大祸害最快更新
第二百九十章 贬大儒去外夷,行外儒内实之策!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