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天禧盛世 > 第296章 大争之世 (十五)
  史上。

  曲阜孔氏,不预庸调。

  周世宗柴荣登基之后,始均孔氏田,并抑为编户。

  孔氏特权,自此不再。

  但好景不长。

  太平兴国三年,赵光义又封孔子后人为文宣公,并免科差。

  改名仙源的曲阜、乃至兖州渐渐成为孔氏自留地,引来无数黎庶投靠,科役渐成空谈,乱京东一路风气。

  ……

  五十五年后,诏复世宗旧制。

  大庆殿外,数百文武聚集,哽咽不绝,看似为孔,实则为己。

  殿门纹丝不动,院门却关上了。

  刘纬领着范讽等重臣堵住叩阙百官去路,冷冷喝道:“请陛下收回诚命不是不可以,兖州万顷良田科役又该由谁来承担?”

  有官揖道:“请相公明鉴,圣人之后,历来如此。”

  刘纬问:“汝不识字?不知诏复世宗旧制是何意?”

  那人倒趋数步,躲入人群。

  刘纬冷嘲热讽:”尔等感动天地,怎就不愿意承担孔氏科役?指望民脂民膏尽孝?礼义廉耻何在?青史提及今日,又该如何落笔?”

  又有一人出列,“下官不才,愿以俸禄致敬孔庙。”

  “大善!”刘纬盛赞,“堪为师表,发回原籍任教。”

  一刀笔吏闻声而动,请那官员登记姓名。

  百官哗然。

  刘纬慢悠悠的逼近人群:“尔等有家小奉养,黎庶不也有父有母、有儿有女?”

  百官让出一条羊肠小道。

  刘纬又问:“为往圣继绝学不能光凭一张嘴吧?尔等不愿出钱,可愿尽一分力?”

  百官退避三舍,让出一条康庄大道。

  刘纬怒不可遏:“尔等不愿出钱,又不愿尽力,却来逼太后、陛下以民脂民膏养千年世家,良心何在?又或者……根本就是想成全岁储粮十余万石的仙源孔氏称王称霸?”

  百官噤若寒蝉。

  刘纬痛心疾首:“敢为势家请愿?不敢挺身而出?斯文败类!”

  又有一官出列:“请相公明示。”

  刘纬从善如流:“自汉以来,仙源孔氏世代出仕,汉封宣尼公、北魏封文圣尼父、北周封邹国公、隋封先师尼父、唐封文宣王、武周封隆道公,拜十朝八十帝,历千年而不衰,却无视圣人之道式微、四夷教化不彰,今有一支幡然醒悟,愿赴交州弘我正道!”

  流五千里?

  百官悟四字,化作鸟兽散。

  刘纬不愿就此放过:“请问范中丞,当直不直,制当如何?”

  范讽道:“停俸一月。”

  ……

  是日,诏右谏议大夫、知兖州、孔子四十五代孙道辅改知澶州,他满是忐忑的赴中书过堂。

  吕夷简“抱病”参预,晏殊等人陪坐。

  刘纬只是轻轻一问便将孔道辅按在地上摩擦:“孟宁何许人也?”

  孔道辅但汗不语。

  所谓孟宁,是孔道辅到任兖州之后的一大政绩,他不仅在邹县东三十里外找到孟子冢,又在邹县西二十里处寻得孟子第“四十五代孙”孟宁,并向中书举荐。

  刘纬半点情面都不给:“四十五代?孟氏能跟孔家比?享一千年锦衣玉食?五十四代更合乎情理。”

  孔道辅汗如雨下。

  刘纬轻喝:“仙源孔氏乱我兖州一州科差不够?还想再捧个圣人出来?”

  孔道辅连忙撇清:“下官心切,为人所趁。”

  刘纬声色俱厉:“哪来的圣人?要么已死!要么去死!仙源孔氏有什么资格以孔庙为家?”

  孔道辅力争:“太宗、高宗圣恩,非孔家所愿。”

  刘纬拍案:“请孔大夫过目。”

  刀笔吏双手奉上:“这是太平兴国二年兖州代上奏疏,仙源孔氏先诉于州,太宗方降特命免之,请孔大夫过目。”

  刘纬得理不饶人:“我大宋圣人在大庆殿、在福宁殿、在崇政殿、在慈宁殿,汝等何德何能?敢以圣人自居?”

  孔道辅心有不甘:“下官遵命行事。”

  刘纬点了点头,一群胥吏抬进来两大箱卷宗,“这里面有份名单,该执行家法的执行家法,如若不然,莫怪某请国法,余下先看管,今冬赴交州。”

  孔道辅羞愧难忍,涕泗横流。

  刘纬拂袖而去:“雍熙三年北伐,文宣公孔宜受诏督粮、卒于王命,才有孔家今日体面,并非孔圣荫庇!孔大夫好自为之!”

  吕夷简抄起一沓卷宗翻了翻,眉头越皱越深,“原鲁虽非家主,但官阶显贵,又主兖州事,责无旁贷。”

  ……

  黄昏,大庆殿后阁。

  刘娥有感而发:“孔道辅还算方正,却是旁支,治不了那些不肖子孙。”

  赵念念挺着微微隆起的腹部来回踱步:“娘娘这话,孩儿不敢苟同,孔道辅知兖州,怎能对治下不法不闻不问?”

  赵祯心乱如麻,这没名没分的将来怎么办?泉州不是还有个寿昌?姑侄同侍一夫?

  刘娥蹙眉:“皇帝?”

  赵祯回过神:“孔道辅会不会辞官?”

  刘纬道:“兖州未定之前,他不敢。”

  赵祯忧心忡忡:“李溥呢?既专且贪,别再逼的孔家走投无路。”

  刘纬实事求是:“李溥之才,不在臣下,若非无出身,中书应有他一席之地,分得清轻重。今日漕运通畅,丁晋公运筹帷幄居首功,他李溥冲锋在前,受尽非议、除尽积弊,不输首功。”

  赵祯啧啧称奇:“卿当初不是因为海运与李溥争的不可开交吗?他可是躺着回京。”

  “臣把他的履历过了一遍,但凡差遣事,几乎无懈可击,总不能指望他是不食烟火的圣人吧?”刘纬带着伤感叹道,“就行政能力来论,十个孙宣公比不上一个李溥。就德行来论,一千个李溥加起来也别想跟孙宣公并列。”

  赵祯劝道:“卿节哀,孙奭寿终正寝。”

  “都老了。”刘娥忽一皱眉,“外面有些吵,是百姓来谢恩?”

  ……

  天禧五年,五月十五日。

  诏书一日三降,惠及军民,敲打百官。sttgxcl.com

  诏废田产白契。

  凡民户所持田宅白契一律换给官契,免输置簿,契内顷亩、间架、四邻、税役、立契业主、邻人、牙保、写契人书字照旧。

  今起,税契改户每千钱输十钱。

  天禧元年以来所输官契,持契要、户贴诣州县商税院退印契钱。

  “退税”的问世,惊扰了人间。

  千百年来,人们求的只是“永不加赋”、“大灾减免”,从来没想过官府能把吃进嘴里的肉再吐出来。

  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涌向商税院换来一纸凭证,又在中央银行或是四海银行换来真金白银。

  他们奔走相告,以最朴素的情感表达感激,赶赴宣德门、东华门、西华门、拱宸门顶礼膜拜。

  络绎不绝的人群、黑压压的人头汇成一道湮灭沧海的堤坝。

  禁军尽职尽责的维持秩序,而又不失温度,眼角也有晶莹,往日冷漠全然不见,像是堤坝上的固土杨柳。

  同日有诏:凡禁军四十五以上,复耕为民,给京西路上田四十亩、养老钱八十缗……依阶递增、厢军半之。

  灯火初上,皇城水泄不通。

  文武百官有家归不得,体会到凤毛麟角的另一层含义:孤独,他们似乎已经站到军民对立面。

  刘纬以实际行动昭告世人。

  摊丁入亩,势在必行!

  仙源孔家都要缴纳科差,谁敢例外?

  赵祯御宣德门。

  醉倒在山呼万岁之中。

  孙奭遗奏忽自心底闪现:摊丁入亩之制,可为万世之基,天禧不坠……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夜半鬼读书的天禧盛世最快更新

第296章 大争之世 (十五)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