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国粹 > 第五十一章沪上行(6)
  此时,皇甫淳却不再多说了,默默的喝酒,该点的话他已经说了。

  两人又说了点其它的事,看到时钟也晚了,那年代人都早睡,两人抱拳告别。

  经过这次谈话,黄金荣做人更加谨慎了,轻易不会去得罪什么人,当然,这里指的可不是老百姓,不过作为上海道上的一个恶霸,固然有着斑斑劣迹,可是真正说起他的恶行案例起来还真是不多,这也是为什么在解放后没有拘押他的原因之一,只是让他写悔过书,扫大街劳动,最后,黄金荣是以八十六岁寿终正寝。

  皇甫淳的话里点明了黄金荣不可太过张扬,不可四处树敌,更重要的是,以黄金荣的身份是不适合去搞贩卖鸦片的生意。正是皇甫淳的这次提醒,黄金荣才放出小杜,小杜在五年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那个公司就是专门垄断上海一带的烟土生意的,获得暴利的小杜也迅速的成为上海三大亨之一,这是后话。

  皇甫涯和小杜出来后,根本就没有去豫园,虽然距离也不算远,但是,天都黑了,去那边干什么呢?小杜这才知道,皇甫涯是为了避开自己儿子与大佬黄金荣的一些谈话,这等于是又教了小杜一个乖。不过两人还是约好了第二天到那边去交接,同时,皇甫涯也让小杜去找一个掌柜的,毕竟南纸店里主要财源的来处,还是那些文玩、字画和古董,不懂行的人是很难在店里把握的。

  “老大人,这上海地面上懂这些的人可是不多,要么是我请不到,要么是看不上我这出身,您可是有好介绍吗?”小杜在分手前还是精明的询问皇甫涯。

  “我也没有,不过我可以给你指个道,干这一行的本地人不行,读书人少,有点名气的不会出来做,不过你可以去天津请啊,前清许多官员都失去了官爵和俸禄,有些人家连吃饭都成问题,而要说起这古玩字画,上海比不了北方的。”

  “哦!难怪……我明白了,谢谢老大人的指点,我一定好好干。”

  小杜正是从这家南纸店起家的,在这家南纸店里,小杜可是个地道的“斯文人”,他后来习惯穿长衫拿折扇就是打这儿起的,不知道的人都还以为小杜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呢,实际上,小杜也是在这南纸店里学了不少文绉绉的做派。

  皇甫淳弄完了那些字画后,就拿着李守常给他的地址,带上捎带给陈乾生的东西去登门拜访了,结果到了地方,杂志社的人告诉他,陈乾生已经去了广州,说那边有人邀请陈先生过去办学,陈先生很高兴的答应了,已经走了半个多月了。

  合着皇甫淳是白来一趟,带的那些京里的土特产他也懒得带回去了,干脆就给了杂志社陈乾生的同仁们了,过年好歹也是一个手信不是。

  说话就到了年根,皇甫淳难得有这么一次不算团圆的团圆年,吃年夜饭的时候,皇甫淳不抱自己儿子,却是把小弟弟抱在身边,这倒不是皇甫淳亲此疏彼,而是老礼就是如此,自己的儿子被老爹皇甫涯抱过去了,小家伙在那边得意的不行,剩下小弟弟皇甫亮只能由皇甫淳这个大哥抱着了。

  这古代老礼是“君子抱孙不抱子”,关于这个的解释其实有很多,如果按照礼记上说的,这是一种祭祀的要求,要求让小辈的孙子去扮做先人,下面祭祀,实际的含义是传承有序,而在古代传统教育里,认为应该父严,不能给儿子宠溺,可是到了爷爷辈就没这禁忌,文言叫“含饴弄孙”,老百姓的大白话就是“隔辈亲”了,直到今天,隔辈亲还是民间的一个传统,最宠溺小辈的是爷爷奶奶。

  初一这天清早,电报局就给皇甫家送来了从美国发来的贺年电报,就这,皇甫涯给了送报人一块大洋的“礼钱”,送报人欢天喜地的走了。m.sttgxcl.com

  “看来二弟在那边混的还行,这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算计。”皇甫淳笑着说道。

  “怎么?这里还有什么蹊跷不成?”皇甫涯有些不解的看着大儿子。

  “那边与咱们这边可是有着十几个钟点的时差呢,我们这边大年初一了,那边还在过年三十呢,半夜里去找电报局发电报,多给钱是肯定的了,否则,谁会给他发?这小子也不知道他啥时候能够回来看看。”说道最后皇甫淳有些思念了。

  “鸟儿大了都是要自己飞的,他如今这样挺好!”皇甫涯说完了转身去一个特殊的房间给供在那里的几个牌位上香去了,按照传统,大年初一是拜祖宗的。

  皇甫涯不知道的是,皇甫淳此时不仅想着快十年没见的弟弟皇甫厚,同时也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卢志城和李英杰了,李英杰还好,毕竟走的时间不长,而卢志城已经走了三年有余了,以前还偶尔有封信回来,现在倒好,都快一年了,硬是没有只言片语写回来,为此,皇甫淳心里也是很郁闷的。

  初二起,相互往来就开始拜年了,皇甫淳却是买了船票,带上翠儿和孩子,前往安庆,这也是回来时答应老婆翠儿的,要回桐城老家去看看岳母。因此,皇甫淳干脆在门上挂了一块红布,在上面写上了“回老家省亲,往来朋友见谅。”

  一起跟着回去的当然还有老父亲和继母娘俩,他们倒不是回去省亲,而是觉得在上海也没啥亲戚走动,不如回去老宅看看,等到出暖花开的时候再回上海来,这多少与后世的过年外出相似,反正皇甫涯在桐城现如今也算得一号人物了。

  翠儿的母亲接到从上海发来的电报,欢喜的不得了,叫下人赶紧的置办酒席,姑爷回来了,那可是件大事,整个张府里都热闹起来了。

  那个时候的船走的慢,经过二天二夜,才在安庆上岸,对此,皇甫淳一个劲说亏了,不如坐火车先到南京,然后再乘快轮到安庆,时间就可以缩短一天了。

  在这里笔者啰嗦两句,南京这个叫法在明清两代其实都是一个虚称,在行政区划上是没有的,明代,这里叫应天府,到了清代就改叫江宁府了,南京的称呼是流传在民间里的一个叫法,这就像现如今的汉口,作为正式地名,汉口是没有列入行政区划里的,可是人们总还是这样叫。南京的正式叫法是在辛亥革命后,最先在南京成立的民国开始的,从那以后,南京才算是正式成为了行政地名。

  有人就会说了,不对吧?清朝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是叫《南京条约》吗?这是我们在读小学课本的时候就知道的啊。其实,那是外国翻译在事后写的,天知道当时的通译为什么那么翻译,而在清朝的档案纪录里,那个条约的正式名称叫《江宁条约》,而在国外,西方各类记载中用的就是《TreatyofNanking》。

  其实,这类的乌龙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香港英国殖民当局修建的第一条大马路英文名叫“Queen'sRoad”,是港英官员为了拍当时的女王维多利亚马屁起的名字,正确翻译应该是“女皇大道”,可是偏偏通译就给翻译成了“皇后大道”,等到英国殖民当局知道后,曾在1890年特别澄清,可是那里的华人不买账,就那么叫,而那个时候正是慈禧当权最旺的时候,这个称呼就别有含义了。

  回到老家,皇甫家没有多少亲戚,有的也就是提着一篮子鸡蛋或是几条腊肉前来拜年,换回去的却是皇甫涯给的白花花的大洋,对此,皇甫涯毫不吝啬。他还当着前来拜见的当地士绅们的面,承诺向县里的学校捐款200大洋,对此,皇甫淳一概不管不问,由着老爷子去折腾,自己却是陪着老婆带着孩子去探望岳母。

  岳母明显老迈了,头发已经花白,还是那种白得多黑的少的花白,翠儿一见就给母亲跪下了,眼泪是止不住的往下流,搞的小儿子皇甫聪也裂开嘴巴要哭,还好,皇甫淳一把搂住,小声对儿子说,“你妈是高兴的流泪,你千万别添乱。”

  丫头皇甫慧毕竟十来岁了,那个年月的孩子都思想早熟,笑呵呵的给姥姥磕头,说着吉祥话,哄姥姥开心。这张家自打有了皇甫淳这个姑爷,日子才算是变好了,在族中也有了地位,可以说,皇甫淳对自己岳母家是没得说,如果不是那时的规矩大,皇甫淳都想把岳母接到京城里去一起住了。

  在老家住了七天,皇甫淳带着老婆孩子去了汉口,他们要从那里返回京城。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司徒汉的国粹最快更新

第五十一章沪上行(6)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