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一世骁雄 > 第一百四十七章和州之战(二)
  陆庆的算盘噼啪作响,响的上京都快听到了。

  这也不能说陆庆的算盘打错了,毕竟他分析的各种因素其实相对靠谱。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只要是朝廷的命官,提起禁军的印象都是糜烂,将不知兵,兵不习战,武备松弛。

  但若是让他们说说禁军三大衙,九位殿帅,三十六卫指挥使,以及这三十六卫的具体情况,恐怕就连兵部尚书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但这是要是问问远在河东的冯神绩,已经率军赶到宣州的李世忠,刚刚得胜归来的傅懋修,兖州坐镇的王彬,这几位勋贵倒是能说个大概齐。

  而陆庆在起于边军,没在禁军任职过,自然也不清楚禁军水多深。

  禁军之中共有三十六卫,其实也还有那么几个卫算得上训练有素。其中就包括武功中卫。

  武功中卫以及武功左卫武功右卫,这也是因为这三卫在西京作为都城时期,驻扎在关中的武功而得名。

  与其他卫多招收京畿道和上京人不一样,武功卫历只招收关中健儿,是禁军中唯一全都有关中士卒组成的。所以从兵员上来说,武功卫的士卒就比其他禁军要出色。

  而杜佑又是禁军之中难得的即捞钱又不耽误练兵的。

  武功中卫本来应该五个都,直接被他干成四个,三个步兵都,一个骑兵都。其中骑兵只有满编数量的六成。整整吃了将近四千人的空饷。

  这四千人的空饷,有他自己的一大半,剩下也有各级将校的,而余下的兵士也能足粮足饷,甚至偶尔还能有些赏钱。

  这就让兵士们对日常的训练,热情高涨。

  所以实际上这支主要由关中军士组成的武功中卫,已经算是禁军中难得的精锐了,虽然他们大多也没打过仗...

  傅津川是在收到和州军报的第三日,率军安国军两都,以及自己的一千五百牙兵从乌江出发。

  随后按计划在和州城西北十里处与禁军武功中卫汇合。

  其中有禁军的一个不满编的骑兵都,一千八百人,傅津川麾下的牙兵骑军一千五百人。

  余下都是步军,禁军武功中卫三个都,安国军两个都,共一万两千五百人。

  在加上辅兵和辎重兵,合兵之后全军共两万余人。

  这几日叛军不断的勐攻,前后已经有近万人的伤亡。而守军在叛军源源不断的攻势之下,也有近三千的兵力折损。

  所以在看到援军来到,直接在城墙上开始欢呼起来,特别是看到大都督的旌旗之后。

  官军井然有序的赶到城外,在和州城北五里处扎营,与和州形成掎角之势。

  而叛军在看到那三千骑军在外围警戒护卫之后,也就没有趁官军立足未稳发动突袭。

  首先无论是乌江还是含山,距离和州城都不远,官军远远谈不上疲惫。

  而在此前傅津川甚至想要集合全部骑军疾行,突袭正在攻城的叛军。不过行军的时候,就接到了前线的斥候回报,说叛军的探马数量极多。突袭的想法立马就被他自己否定了。

  ….所谓突袭,必须达成突然性,不然傅津川这里数千骑兵奔袭过去,敌军的探马探知消息,叛军在城下严阵以待,三千骑兵疾行过去难道去冲阵吗?

  就算是三千具装甲骑也不敢这么干!

  于是一贯喜欢出奇兵的傅津川,选了稳扎稳打,各部交替行军,骑兵两翼护卫,把行军途中该做的事情都做的极为扎实。

  所以在一群叛军将领陪同这吴王登上楼船的时候,陆庆就显得多少有些尴尬,好像跟他说的不太一样啊...

  吴王望着数里之外的官军大营,心里忧虑更重了。

  不过他还是准许了王炳和陆庆的求战。

  王炳为前部,陆庆负责指挥全军。

  这也是没办法的,虽然前后左右四将军各有其能,但边军出身的陆庆毫无疑问是更了解官军而且指挥作战也更有经验的一位。

  至于吴王自己,他从来不擅长兵事,更遑论亲自指挥大军作战了。

  有些人哪怕一辈子身在军旅,谙熟戎机,却怎也算不上真正的将军。

  便如吴王赵德玉,他见闻广博,也能参与军队的组织调度,平日里发号施令也有模有样。

  可是到了两军对垒的关键时刻,他缺乏对战机的敏锐洞察,同时也无法在毫厘之间作出最为正确的决策。

  赵德玉当然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直接把战事的指挥权交给边将出身的原杭州司马陆庆。

  傅津川这边,也没有闲着。大军在扎营的时候,他与杜佑,檀珲,张杲,王左丘,谢安持、许应龙几人,登上了一处高地眺望叛军大营。

  “果然是北人便于鞍马,南人便于舟楫。背靠大江立营,有舟船之利,好一个进退自如啊。不过如此瞻前顾后,这吴逆倒是少了几分豪气...”

  傅津川的评论看似夸赞,但实际上充满了朝廷勋贵对于反叛宗室的轻蔑。落在众人耳朵里倒也寻常,除了谢安持,神色有些迥异,他听着有些像是讽刺南人...

  不过南北之争由来已久,这到也是正常。

  而傅津川本意其实是想说这吴王赵德玉,都特娘的造反了还给自己留后路呢?扎营直接正在江边,看营垒应该是两三万人的营帐。就是说剩下的那些人还都在船上。

  光看这一点,傅津川就觉得对方成不了事。

  想赢怕输,思虑过重。

  都造反了,这时候不来个破釜沉舟还等什么呢?

  “我观叛军营垒,倒是有些手段,都督不可轻敌啊。”

  武功中卫指挥使杜佑劝谏道。

  “杜将军放心,都督曾经亲自前去润州观察敌情,还曾经...”

  “咳...”

  却原来是傅津川没说话,身为幕僚的王左丘想着替都督解释一下,结果差点把百骑劫营的事说出来。

  幸亏许应龙及时一个咳嗽,让王左丘把后面的话咽下去了。

  杜佑听了束手道:“倒是末将孟浪了。”

  ….傅津川笑道:“都是一家人,杜将军也算是我半个长辈,何必如此客气?”

  这话一出口,杜佑颇有些受宠若惊,笑道:“都督严重了,不敢当不敢当...”

  说起年纪,杜佑四十几岁,倒是足够当傅津川的长辈。但这个长辈那是那么容易当得?

  说他是半个长辈已经很给面子了。

  杜佑是关中人,自幼习武,十八岁的时候作为关中戍卒随老英国公一起参加过灭高昌之战,那一战之中他斩首十二级,老国公看他骁勇,选他做了亲卫,后来又传授他兵法和治军用兵之道,举荐他为官。

  按照主从关系来说,他无疑是国公府门人,傅津川这个国公府的嫡派子孙,那就是他半个恩主。

  而傅津川对他绝口不提老国公的恩德,反而说他是“半个长辈”,这脸已经给到天上去了。

  现在就让杜佑拎着大刀一个人去砍吴王全军他都不会说半个不字!

  “许兄,你是上京才子,诗文双绝,回去写一封檄文,或者战书也行,最好要让吴王气急败坏,主动来攻。”

  许应龙点头道:“诺。”

  傅津川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扎好营垒,吸引敌军来攻。

  不过赵德玉这个老狐狸在看过上京才子许二郎的檄文之后,却是大笑。www.sttgxcl.com

  然后命长史顾乡林同样写了一份书信,却是劝降的。然后摘抄多份命弓箭手射入官军大营。

  信上说吴王讨逆大元帅爱惜傅津川的骁勇,只要他“反正”帮助吴王清君侧,事成之后就让他继承英国公的爵位,延续家门...还绕过他父亲傅懋修一命。希望他不要负隅顽抗...

  “哈哈哈哈...”

  傅津川看过书信之后直接大笑起来,然后道:“我如今才知道什么叫痴心妄想啊,他这吴逆居然觉得他能赢...”

  说笑之后这位年轻武人终于露出那久违的峥嵘。

  “擂鼓,聚将。”

  一世骁雄.

  高粱河车神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高粱河车神的一世骁雄最快更新

第一百四十七章和州之战(二)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