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马谡别传 > 第369章 汉中之战(17)
  孙权回到秣陵,虽然采用称臣纳贡的手段,得以让曹操退兵。

  他在合肥多次沉沙折戟,损失自然需要哪些世家大族出来分担,对他的名声影响可不小。

  他只有寥寥几次亲征,与曹操交锋无一胜绩,这次更是损失了数万精锐大军以及董袭和陈武两员大将,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偏偏还有那么一些不长眼的人,对孙权的能力提出了质疑。

  就连孙氏宗室内部,也传出了不同的声音。

  有人把已经死去多年的孙翊拿出来说事,甚至有人对孙翊在丹阳郡的死因,提出了质疑。

  有人爆出内幕消息,说出手刺杀孙匡的家将边鸿,是跟随孙家数十年的老人,武艺颇为不弱。

  边鸿先是跟随孙权充当护卫,后来孙权找孙策要了周泰当贴身保护,这才转手把边鸿推荐给自己的弟弟孙翊。

  按道理说,边鸿的忠心毋庸置疑,偏偏就出现了勾结外人刺杀主人的事件。

  孙翊(184年-204年),又名孙俨,字叔弼,是孙坚的第三子,孙策、孙权的亲弟弟。

  在孙策病危时,当时对继承人的选定,争议可不小!

  孙翊曾被不少大臣推荐为继承者,大名鼎鼎的张昭,也属意于孙翊。

  因此,但在孙翊的身边,还有一批为数不少的支持者。

  尽管这个提议被孙策拒绝了,坚持把权利交给孙权,但孙权内心对孙翊还是有些忌惮的。

  孙权继位后不久,孙权的舅父、丹阳太守吴景去世。

  孙权早就想把孙翊发配出去,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就把他派到丹阳郡任太守。

  孙翊在丹阳郡就职,整个江东都乱成一锅粥。

  孙权的形势非常不妙,孙翊在丹阳尚能稳住局势,但他任职不到一年,居然被身边的心腹家将鸿刺杀身死。

  那些有心人,影射孙翊的死,与孙权脱不了干系。

  孙权可谓百口莫辩,但这些人毕竟没有证据,加上时隔多年,孙权的掌控能力很强,谣言很快就平息了,倒也没有引起什么乱子。

  孙权这次出征失败,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止这些。

  看到孙翊的死,并没有给孙权带来麻烦,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又把孙坚拿出来说事。

  说当年孙坚选定的接班人是并不是孙权,甚至也不是孙策,而是四子孙匡。

  孙匡,字季佐,孙坚的第四子,孙权的亲弟弟。

  初平三年(191年),孙坚死后,按照他的遗愿,上报朝廷,孙匡曾袭爵为乌程侯。

  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差不多平定了整个江东,曹操掌控的汉庭非常忌惮,才下旨改命孙策为乌程侯。

  孙匡的身份可不简单,他不但是曾经的乌程侯,现在的定武中郎将,而且是曹操手下重将曹仁的女婿,但被孙权闲置起来。

  现在孙权新败,江东受制于曹操,而孙匡又有曹仁这个硬关系,一时间身价倍增。

  很快就有人把孙匡举孝廉茂才,上报给孙权以后,有人提议把孙匡放到丹阳郡任职,但孙权还没有正式授官,就病死在自己家中,当年二十余岁。

  这次孙匡死得非常蹊跷,孙权抢先出手,打着调查孙匡死因的幌子,很是斩杀了一些造谣生事的人,这才把时态平息下去。

  孙权无缘无故被人非议,心中的愤怒无处宣泄,偏偏有人传来了鲁肃的消息。

  鲁肃在评价这次合肥之战和濡须之战的时候,毫不留情的指出了孙权的几处不妥当之处,让他很是恼火。

  鲁肃与张昭素来不睦,加上吕蒙这个急于上位的副都督,少不得在背后说三道四,认为孙权得不到荆州,都是因为鲁肃的失误。

  他们向孙权进言,认为当初打败曹操,有江东自己的军力就够了,事实上,也是江东独力打败了曹操。

  认为鲁肃力主的孙刘联盟是多此一举,把穷途末路的刘备拉进来,分走了荆州的大部分好处。

  他们还把刘备占领江陵的责任,也推到了鲁肃身上。

  认为刘备能够占据江陵,是鲁肃擅作主张,把这个战略要地借给刘备,让江东失去了进军西川的通道,这才让刘备捡漏子,一举拿下了西川,实力已经凌驾于江东之上。

  孙权因为赤壁之战以后,东征西讨,却没有征得寸土入账,备受非议,而且江东目前的局势相当不妙!

  面对刘备,共享长江天险,等于无险可守。

  面对曹操,无力进攻,每战必败。

  所有这一切,吕蒙等人,都把根子归到鲁肃力主建立的孙刘联盟上。

  孙权当然知道,当初没有鲁肃建立孙刘联盟,自己说不定就投降了曹操,现在的境况,比刘琮好不到那里去。

  但在荆州这件事上,孙权对鲁肃非常不满。

  虽然没有因为谗言处罚鲁肃,也没有撤职闲置,但严令鲁肃拿出收回荆州的可行之法,这可把鲁肃难为坏了!

  鲁肃自然不会毁坏自己亲手建立的孙刘联盟,更不想背信弃义暗袭荆州,又听到了大量不利于自己的谣言,内忧外患之下,身心俱疲,一下子病倒了。

  鲁肃一病不起,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

  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

  在西川的诸葛亮,也为他举哀。

  孙权还是明白事理的,始终不忘鲁肃在自己的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按照鲁肃的推荐,吕蒙如愿接任都督的职位。

  ……

  ……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封为魏王以后,权势更加稳固,汉室已经名存实亡。

  曹操部下的官员,纷纷出来站队,其中一个有叫杨训的郡守上表,称赞曹操的功绩,夸述曹操的盛德,文章写的非常华美,被一些阿谀奉承之辈广为传颂。

  杨训也因此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当时有人讥笑杨训,说他虚伪地迎合权势。

  因为杨训是崔琰推荐给曹操的,当时崔琰说他“虽才能不足,却清廉贞洁,遵守正道,曹操于是以礼征召了杨训。”

  现在杨训的表现,刚好与崔琰所说相反,文采非常出众,但品行却被人质疑。

  作为举荐人的崔琰,很受曹操的重用,位居魏国的尚书,也受到牵连和非议,认为他是荐人不当。

  其实,杨训只是一郡之守,那些人拿他说事,目标就是崔琰。

  崔琰听说以后,从杨训那里取来表文的草稿,仔细看了一遍,认为并没有什么不实的内容,只是看法各不相同,就写信给杨训说:

  “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崔琰的本意,是讽刺那些批评者好谴责呵斥,而不寻求合于情理。

  有人却断章取义,报告曹操,说崔琰这封信是傲世不满怨恨咒骂。

  曹操也认为崔琰有不逊之意。坐罪下狱,最后为曹操所赐死。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高瞻非的马谡别传最快更新

第369章 汉中之战(17)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