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延光元年,大齐武定元年,公元1626年正月初八日,末代君王延光皇帝朱慈烺于京师皇极殿举行禅位仪式,正式下诏宣布退位。

  退位诏书如下:

  前因逆贼张春谋逆,南省亡命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护国公率大军靖难,两月以来,护国公披棘斩棘,九战九捷,扫荡叛逆。斩获祸首元凶,力挽狂澜于既倒,对天下社稷有然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叛逆一日不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百姓心理,多倾向护国公,文武百官既倡义于前,开原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权柄禅让护国公。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刘招孙前为护国公东阁大学士辽东总兵官兵部尚书大主教,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再造乾坤之能力。与各地士绅百姓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明国两京一十三省、交趾,朝鲜,缅甸等国领土为大齐帝国。予与母后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大齐征服欧罗巴,岂不懿欤!钦此。

  延光元年正月初八

  此前数日,护国公三辞三让,群臣固请接受天命,为刘招孙所拒。

  正月间,从京师到北直隶各地祥瑞不断,奇迹一个接着一个发生,从白虹贯日到蛤蟆上街,从荧惑守心到护国公眼皮乱跳,各种祥瑞不一而足,在此也不做赘述,总之天命所归,时也命也,也该刘招孙称帝。

  护国公推辞许久,终不得已。康应乾杨镐等人以死相逼,王二虎更扬言要再来一次卢沟桥黄袍加身,刘招孙权衡利弊,综合分析,为了不让百姓再遭受兵灾,为了让开原事业能继续向前推进,他终于还是勉强接纳了群臣劝进,登基称帝。

  是年,刘招孙定国号为大齐,史称新齐或东齐(因定都东半球)废延光年号,改年号为武定,仍定都北京,册封金虞姬为东后,杨青儿为西后,两后并立,立刘堪为太子。

  奉明帝朱慈烺为顺义王,之藩朝鲜济州岛,与皇叔崇祯皇帝朱由校团聚。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护国公称帝后,追随刘招孙多年的一众心腹皆得封赏。

  康应乾被升为四川巡抚,真正成为封疆大吏,乔一琦继续做他的户部尚书,首辅杨镐兼任兵部尚书,又多了个国丈的称号,裴大虎林宇升为中军卫队主官,章东接替沈炼成为蓑衣卫主官,杨通升为五城兵马司指挥使,民政部门官员亦各有封赏。

  新皇帝大肆封赏,当然很多官位都是空头支票,比如吕同知被封为大齐驻澳洲总督。依照当下态势,想要经络澳洲,不知还要等待多久。

  武定元年正月初九,武定皇帝第一次早朝,位列两侧的文武官员都换成了开原班底。唯一改变的是,值班御史全部消失不见,新朝新规,御史言官全部被废除。

  群臣向武定皇帝贺喜完毕,康应乾出列奏道:

  “陛下睿智圣,乾刚独断,然臣闻国无二主,宫无二后,目下共立东西二后,又以懿安皇后之子为太子,臣恐重蹈赵武王沙丘故事……”

  刘招孙没想到第一个出来劝谏的会是康应乾。

  “康巡抚可知北周宣帝宇文赟?朕听闻此人便册立二后?朕定国号为齐,便是要昭告天下,雨露均沾,不得偏废。”

  康应乾乔一琦互看一眼,群臣对定国号为齐颇有微词,就连远在库页岛的马士英都发回塘报,奏请定国号为汉,马士英引经据典,从西汉讲起,列述了二十一条立为汉的益处。

  谷</span>刘招孙却力排众议,坚持使用齐。

  历史上以齐为国号的,除了东周列国中的田齐,便是南北朝的北齐。

  东周齐国自不必说,不过是数省之地,北齐被称为禽兽王朝,也就是说,新朝竟然要以北齐为标杆,这实在是耸人听闻!

  没有人知道刘招孙心中到底是怎样想的。

  “诸位一定都在问,为什么是齐,而不是汉,为什么是东西二后?不是一位皇后。”

  刘招孙撩起龙袍,露出下面的铁臂手,他握起长剑,剑指南方。

  “朕今日便告诉你们,一则南方未平,北方罗刹将至,各地藩王,稍有实力者,便纷纷称帝,都想着浑水摸鱼,目下朕掌控不过辽东辽西北直隶几地,比之强汉相距甚远,有何颜面称汉?二则大军南下之日,朕将对旧明藩王,对吸血敲髓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进行彻底清算,到那时候朕的作为,会比禽兽更禽兽。不入地狱,何见佛性,以后,朕就是他们的地狱,朕是他们的噩梦!朕希望所有敌人提起朕,就会想起残暴的北齐!这便是齐的来历!”

  皇极殿中鸦雀无声,乔一琦康应乾等人久久无语。

  “战争才刚刚开始,诸位大都是朕的亲随心腹,朕告诉你们,战争才刚刚开始!并立东西二后,原因无他,只因朕爱两人,不可偏废,金皇后与朕患难与共,杨皇后乃是贤内助,眼下大齐太子已立,金皇后王皇后皆为太子养母,母慈子孝,其乐融融。大齐从此后宫再无纷争,争斗亦可停止。赵武王李渊相残故事,朕相信,绝不会在朕身上重演。”

  ~~~~~

  武定元年正月,新皇宣布大赦天下,调拨军粮赈济京城百姓,京师每天都有人饿死。新朝新气象,别的地方管不了,至少要保障天子脚下的老百姓不被冻饿而死。

  如刘招孙所愿,他的大齐帝国果然沦为四战之地,宏光朝廷的北伐军渐渐逼近,这次是真的来了。

  不过齐军的主要应对方向还是陕西山西,对于南方,主要以防守为主,因为历史上从南方攻打北方能成功者,实在是屈指可数。

  二三月间,北直隶一大批流民被组织起来,应对从陕西而来的源源不断的流賊大军。

  用流民对付流民,用魔法打败魔法,这就是武定皇帝的基本逻辑。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的刘招孙金虞姬杨青儿最快更新

第372章 大齐帝国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