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闻言,也是有些不解。

  他不明白,一个连经筵都不召开的皇帝,怎么突然对《永乐大典》感兴趣了?

  虽是不明所以,但他还是说道:“启奏陛下,这《永乐大典》一共有三套,第一套就是当年成祖皇帝在的是时候,由春雨先生,以及道衍大师等人一起编纂的原本。”

  “第二套也是在成祖皇帝时期,由当时的翰林院负责誊抄的正本。”

  “后来到了嘉靖年间,南京的皇宫失火,原稿被烧了,《永乐大典》就剩京城皇宫里的一套正本。”

  “世宗皇帝担心正本再出什么闪失,又命翰林院誊抄了副本。”

  黄道周说完之后,用奇怪的眼神看向了朱由检问道:“陛下,这副本原本是放在皇史宬,后来又放到了翰林院,以供翰林们查询。”

  朱由检自然知道他的眼神是什么意思,但是他能告诉黄道周他是穿越来的,对这些事不是很清楚吗?

  只能轻咳一声,接着问道:“那正本呢?朕在宫里怎么没见过?”

  这下黄道周更奇怪了。

  有些不解的说道:“陛下,世宗皇帝当年命人誊抄副本的时候,就说过了,要‘贮之他所,以备不虞’,所以正本不是放在宫里的。”

  朱由检这下子真的有些尴尬了。

  直接说道:“世宗皇帝在的时候,朕的皇考都还没出生呢,你别卖关子,就直接告诉朕,正本现在在哪里?”

  “回陛下,正本就在武当山,由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亲在带人送到了武当山。(这不是真的)”

  “武当山?没有陪葬永陵?”

  朱由检有些怀疑了,后世不是都说《永乐大典》的正本,被嘉靖给带到了坟墓里吗?

  “陛下,世宗皇帝大行的时候,副本还没有抄录完成,正本怎么会陪葬呢?”

  朱由检暗暗点头。

  果然,后世的说法都靠不住,只有这个时代的人,才知道这些隐秘。

  “那正本现在在武当山何处?”

  “陛下,这个臣就不知道了,或许锦衣卫那边会有记录。”

  “副本和正本是一样的吗?誊录的时候,可有错漏,保存时候,可有缺失?”

  “回陛下!世宗皇帝在命人抄录的时候,就有严旨,务必和正本一模一样,但又错漏,就要重抄,副本和正本绝对是一样的,这一点,臣可以保证。”

  “好!黄卿,那你回去之后,就把这个副本,给朕翻印个十套八套的,朕要看看。”

  听到朱由检的话,黄道周的脸都绿了。

  这皇帝果然是不学无术。

  “陛下,这《永乐大典》足足有近四万万字,刊印的话实在是靡费太过巨大了。”

  “这件事,朕会让科学院协助你们,所需钱粮,朕出了!”

  “臣谢陛下!”

  看着突然激动起来的黄道周,朱由检有些疑惑了。

  他是不知道《永乐大典》,在这个时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

  整部书几乎包含了中国从古至今所有的著作,学说。

  可以说华夏族几千年的文明,就在这部书里了。

  话都说到这里了,朱由检心想,反正现在自己手里有钱,何不再把永乐大典修缮一番呢?

  把大明这两百多年的积累,再重新整合一下。

  不说别的,王阳明的心学,郑和留下那些航海资料,李时珍他们这些医者留下的医学资料。

  还有那些天文、地里、数术、农业等等这些东西,在大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些东西,就应该著书立说,传之后世。

  同时,也要给大明的这些文人们,找点事干。

  想到这里,朱由检对黄道周说道:“黄卿,朕这里有一桩机缘,你要吗?”

  “臣请陛下吩咐!”

  “现存的《永乐大典》要尽快的刊印出来,另外,由你和徐光启徐卿,牵个头,组织人手,在《永乐大典》的基础上,再将这两百余年的所有书籍、学说,整理一下,编入大典。”

  听完朱由检的话,黄道周的身体都颤抖起来。

  著书立说,尤其是修建这种旷世奇书,对文人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臣……臣必不负陛下所托!臣一定肝脑涂地!”

  “行了,起来吧,朕丑话说在头里,这部《永乐大典》一定会流传千古,朕不希望成为某些人宣扬自己学说的工具,明白吗?”

  “对于任何学说,一定要客观!客观!客观!”

  朱由检说到后边的时候,面色已经是极为的严肃了。

  黄道周也明白皇帝的意思,郑重的保证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做到不偏不倚!”

  “嗯,让徐光启和宋应星和你一起,另外那些是林中的人,你也要仔细的筛选,辨别,这是一件千秋万代的伟业,卿要谨记!”

  “臣明白了!”

  “好,朕会让内府给翰林院拨付钱粮,卿且退下吧。”

  “臣告退!”

  朱由检现在有些体会到永乐大帝当时的心境了。

  文治武功,朕都要!

  很快,宋应星和徐光启两人,也接到了朱由检的旨意。

  两人也是万分激动,在接到旨意之后。

  二人联袂入宫,向朱由检谢恩。

  后者又是郑重的交代道:“两位卿家,你们在编纂的时候,要注意,有些最尖端的技艺,是不能传播出去的,知道吗?”

  二人心里也是一凛,忙是应道:“臣遵旨!”

  “书成之后,朕会亲自过目,审核,尤其是你们两人负责部分,像是天文、地里、自然科学等等。”

  “臣遵旨!”

  黄道周回到翰林院,宣读了朱由检的旨意之后,整个翰林院都沸腾了起来。

  翰林院实际上就是皇帝秘书机构,负责接受皇帝的咨询,起草诏令,负责一些文书的往来,也是朝廷储才的地方。

  甚至一度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潜规则。

  但是,自从朱由检登基一来。

  大明的翰林们,就剩每日看书或者是起草诏书这些事了。

  就连经筵都从来没有召开过。

  现在竟然直接接了一个大活,怎么不让他们激动呢?

  黄道周也是广发英雄帖。

  士林中的许多人,都接到了黄道周的邀请。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风起长空的大明:我崇祯,开局凌迟魏忠贤!最快更新

第650章 永乐大典的下落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