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都市小说 > 走过那春天 > 第九十四章 农业技术培训班(二)
  第二天,培训班开始理论学习,技术员介绍我国农业发展历史,现代农业发展新技术。特别是从本地农业种植实际入手,详细讲解水稻大田种植科学管理、果树种植技术、特种养殖技术和甘蔗种植管理技术等农业生产科学知识。

  陶晓伟第一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班学习,他虽然从小就看着村里老辈人开展农业生产,长大以后一直没有离开过农田活动,但是他没有想到,农业生产还有这么高深丰富的学问。他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写满一页又一页的笔记。他好像回到了以前读书的年代,孜孜不倦地汲取鲜活有用的农业生产技术的科学知识。

  一下课,陶晓伟喜欢和一群好学的学员拥上讲台,围着老师请教问题。

  “老师,水稻品种很关键,袁隆平和谢华安研究出了哪些新的杂交水稻品种?最高亩产是多少?”陶晓伟捧着几笔本,诚恳地问。

  杨老师扬起头,看一眼这个勤奋的青年人,耐心地说:

  “袁隆平和谢华安都是我国顶尖级别的农业科学家,他们的研究团队新近推出了高产的水稻品种,全国种植最广泛的有汕优63号、南优2号、威优6号、冈优22号、五优308号和天优华占号六个著名品种。管理得好,这些水稻品种亩产都超过六百公斤。云南的农民种植天优华占,亩每亩产量达到七百多公斤。”

  “哇!亩产七百公斤!”学员们惊呼起来。

  “可是,我们这里种植双桂1号和桂朝2号,亩产五百公斤都收不到,差距怎么会那么大呢?”有一个穿蓝色上衣的年轻人问。

  杨老师笑着说:“农业生产是一门学问,有了好的品种还不够,还需要科学高效的农田管理。你们很多人都是遵循上辈人的耕种方法,灌溉、施肥、预防虫害各个环节处理不当,影响了优良品种的产量。现在你们来参加培训学习,这很好。大家努力学习半个月,就可以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学到很多科学种养知识,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亩产产量,改进农村种养方法,扩大种养规模。农村是一片广阔的田地,你们拥有了技术,就可以大显身手,发展现代农业。”

  “啪啪啪啪!”旁边一群人听了,不由自主鼓掌起来。

  “杨老师,很多农村喜欢种植谢华安培育的汕优63号,大家都说颗粒好,口感香。我们这里为什么不引进这个品种?”

  “学员们,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地的土质气候情况不一样,各省市根据自己的条件引种最合适的水稻品种。目前,我们正在根据陵川县的土质气候特点,做好研究,准备引进汕优63号、南优2号这两个优良杂交水稻品种。”

  学员们听得入迷。

  吃晚饭的时候,陶晓伟看到,蓝衣青年就坐在自己对面,他拿起饭碗走过去,坐蓝衣青年旁边。大家经常挤在老师身边问问题,彼此都熟悉。蓝衣冲他笑笑,问道:

  “他们说,你是莲花村的,叫什么名字?”

  陶晓伟扒着饭,回答说:“我叫陶晓伟。你呢?叫什么?哪个村的?”

  蓝衣说:“我在你们北山镇东边上,叫朱少雄,住远华村。”

  陶晓伟高兴地说:“哦,那是丰宁镇了,我读书的时候去那里玩过。”

  两人愉快地谈论着杂交水稻新品种。朱少雄对他说:“田间管理出产量。桂朝2号在云南种植,产量很高,亩产超过一千公斤,是目前全国水稻单产最高的记录。我们这里也是种这个优良品种,但是产量出不了,基本上就是每亩四五百公斤。看来,我们的管理技术跟不上。”

  陶晓伟说:“杨老师不是讲吗?田间管理技术很重要。我们跟外面的农业技术有差距。”

  朱少雄眼里闪着光,说:“我最敬佩袁隆平,他为水稻研究奋不顾身,矢志不移。那年,红卫兵从秧田把他架走,拿他做走资派的典型游街批斗。批斗会一结束,他把高帽一甩就奔往秧田看秧苗。秧圃被红卫兵捣毁了,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失声痛哭。后来,他偶然发现,旁边的井里还漂浮着一两株秧苗,他奋不顾身,跳进井里把秧苗捧起来,继续培植。”

  陶晓伟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懂得那么多东西?”

  朱少雄抿嘴一笑,说:“我舅舅在丰宁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我经常去他那里看杂志。你如果有兴趣,以后我看到好的杂志,就带给你看。”

  两人谈得很投缘,还交流了不少田间管理的经验。因为培训时间紧,老师晚上还要讲课,两人谈得不尽兴,各自匆匆赶回宿舍洗衣服,准备上课。

  一天晚上,杨老师讲授现代农业新技术内容。他告诉学员们说:

  “长江一带地区,人们开始实验一种新的水稻播秧技术,叫抛秧。他们大胆改革水稻种植的方式,不再沿袭几千年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弯腰插秧传统习惯,他们连稻田都不用插足走入,就在田边地埂,把水稻秧苗连同营养土一起撒抛到稻田里……”

  杨老师没说完,就有好奇的学员举手提问:“杨老师,不走进稻田,怎么插秧定植?”

  杨老师高兴地说:“新技术就在新,你们没见过,难以理解。你们不要急,听好课。那里的农民就在稻田边,把秧苗抛到稻田的空中,让秧苗自由落入,靠秧苗根部的重力定植入土……”

  不少学员听了,不解的议论起来:“不用插秧,就靠抛洒秧苗,这能保证秧苗入土、禾苗成活吗?”

  杨老师看见兴趣盎然,提高音量,说:“这种技术很好,容易获得高产。抛秧栽培,秧苗虽然参差不齐,但是因为它入泥浅,光照充足,根须发达,低位分蘖快,返青期缩短,促进禾苗尽快生长,有利于水稻高产、稳产。”

  大家听了,还是不理解。

  杨老师看看学员们茫然的表情,说:“现在,这种抛秧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秧托成本比较大,没有普及到我们这里。我预测,随着科技发展进步,过两三年,抛秧技术更成熟,成本降低,那时,我们大家采用抛秧技术,插秧效率就提高了。抛秧,可以手工抛秧,还可以机器抛秧……我们要掌握新的科学生产技术,做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型农民。”

  后面几天,技术专家带领学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学员掌握农业生产技术。

  短短半个月,陶晓伟开拓眼界,学习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还认识了一批新朋友,他觉得浑身是劲,精神焕发,眼前充满希望。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路黎子的走过那春天最快更新

第九十四章 农业技术培训班(二)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