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开局俘虏赵云 >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万劫不复
  本来成皋县世家豪族都反对刘备在清田任职,现在听闻苏泽竟然遇刺,并且是率先抵抗清田黎家家主黎威所为,马上一个个吓得胆颤心惊,怕与此事扯上边,再没敢有什么拦阻。

  刘备更卖力地做着打工人的工作,兢兢业业地为苏泽办事,不但亲自保护翟南等到处实地考察,而且亲自讯问黎威亲信部下,并从黎家大宅里搜出来一个“盟约”。

  所谓盟约实际上更多的是一个清单,里面记录着四郡之地、数百个豪族竟然秘密结盟、意欲与苏泽“乱政”抗衡。

  刘备目瞪口呆,此事干系重大,自己丝毫不敢擅专,只好心急火燎地派人把名单送到洛阳交给苏泽。

  这事只有苏泽有处理权。

  前脚刚回洛阳,后脚接到这张单子,没等苏泽想到这样处理此事,消息早已传至各处。

  特别是苏泽统治时期,四郡之地豪族世家中,凡有人榜上有名,有一算一,就显得格外紧张不安。

  书房中,苏泽给荀攸、杨修打电话:“事之始末你了解吗?”

  “是。”

  两个人点点头,神情有些凝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沉思片刻后,第一个说话的人就是素有急智之称的杨修:“名单之事,嫁祸手段多得显而易见,黎家呢,只是彼此抛下弃子而已。”

  随后荀攸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接连两伏杀出重围,接着又从黎家大宅里搜密信,接下来又有意散布信息、造成惊慌,彼此目的已很明显,是为了制造冲突乃至引爆战争,其目的是为了推迟我军进攻步调。”

  苏泽连问谁干的事都懒得问,毕竟在普天之下,拥有如此能耐布局与实施的力量,只有汝南袁氏。

  就连二袁的联合都有可能,不然仅凭袁绍或袁术的力量,只怕也无法达到如此境界。

  “那么,密信调查的结果如何?”

  苏泽把视线转向荀攸并在李儒离开后重新控制暗卫情报系统。

  “据调查,盟约之事属实,但是联合之目的,只与清田作对,而与伏击刺杀无关,应为许攸、杨弘等人秘密散布之假消息。”

  “这下怎么办呢,不需要我再说什么?”

  “是的,下属懂了。”

  荀攸从卫将军府出来后,立即宣布对黎威行刺一案进行彻底调查,并公开声明凡与该案有关者,不论其身份如何,均将受到严厉惩处。通天阁小说

  消息一经传出,原本不放心的四郡豪族们,越发惶恐不安、胆战心惊了。

  特别是秘密串通结盟、意图共同反对清田政策之地方郡望们,本只想团结一致对朝廷施加压力,迫使苏泽做出让步。

  但刺杀案发生后,他们原本敏感的神经现在却受到了很大的刺激,里面甚至已传出要反动武装叛乱。

  本来因董卓被害而重归太平的洛阳地界又笼罩在战乱的阴霾之中。

  洛阳城南有太学边酒肆。

  王服,种辑,他们又重逢了,只不过这次,曾经有共同志向和目标的伙伴们,董承,伍琼再也没有了。

  种辑情绪焦躁不安,望着还神情自若的王服不禁问:“现在应该怎么做?苏泽认真的去追究,你和我也不能脱下关系。”

  比起心焦气躁、情绪高涨的种辑,王服端着杯子喝了一小杯酒,看上去云淡风轻了许多,只看他不紧不慢地把杯子放下来,随后施施然说:“事到如今,多想也没有用,倒不如静下心来等一等,笔者已请得一伸手。”

  “援手?是谁?”

  “一个连神武侯都不肯答应的男人。”

  同时卫将军府中,仆人前来禀报:“老爷,外面有客人求见。”

  “谁?”

  “自号卢植。”

  “居然是自己!”

  苏泽也确实有些意外,毕竟现在来到这里的这个人,却是东汉名臣卢植!

  以及卢植何许人也?

  平定黄巾之乱汉末三巨头之一,亦是名满天下之大儒、刘备、公孙瓒之师、曹操之神像。

  大厅门口苏泽见到卢植。

  这位年事已高、身材魁梧、声若洪钟的长者,虽然文臣儒士出身,但也有着武将般的勇毅与强悍,而且个人属性方面,更在于统帅,内政、智力方面已达一流水平,同时武力、魅力亦毫不逊色。

  这种力量,只需一句话,强大!

  连曹操都不如,只能算是无愧于汉末的第一大臣!

  “不知道卢尚书的大驾到了,实在是失之交臂。”

  对名士大儒卢植,苏泽还肯给点脸面,在他面前,乃是大汉帝国绝对之忠,平生坦荡,为汉室江山殚精竭虑,尽人臣之责。

  “不揣冒昧来打扰一下。”

  卢植对苏泽也是暗地观察,尽管之前两人已经见过一面,但是苏泽那个时候,就是依旧跟随灵帝,不过是一举成名而已。

  却不想两年后,自己因为董卓而狼狈逃离洛阳,而当初的年轻小将,却诛杀叛逆,权倾朝野,成为了声名显赫的帝国重臣。

  二人主客分座后,卢植直言道明了来意:“吾今来此,只为事,恳请神武侯网罗一方,焚毁清单。”

  卢植无疑是个善良的人,更无疑是个优秀的官员,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评价好坏的标准只要是立场、角度不一样,他都可能因此变质。

  苏泽敬重卢植的人品,却极其蔑视他目前所采取的立场:“卢尚书今天来是要当说客?那么您代表士族还是儒门呢?还是兼而有之?”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苏泽自始自终决定改革制度以打破世家与士族垄断的局面,所以从未想拉拢卢植等儒门名士。

  不料他并没有到名士那里去,名士反而来到他的身边。

  卢植目光复杂,心知彼此立场有异,但为了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仍旧硬着头皮劝说道:“神武侯啊,您已经权倾朝野了,为何还要嚣张跋扈?过去绝缨的宴会上,有个武臣不尊重许姬,楚庄王既去不责。三年之后,在晋与楚的战争中,这位武臣五次交锋,五次战斗,不避生死,率先击退了敌人,最终取得了胜利,帮助楚统治了中原。”

  “哈,绝缨的宴会上,卢尚书实在是好学上进,典故也用得上。”

  苏泽嘴角含笑,言语却开始显露锋芒:“可是尚书大人真要我自比楚庄王吗?这可都是一国之君,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如今的自己,都不敢去干。”

  “在这个世界之间又有什么神武侯害怕的事情呢?”

  卢植虽然名士大儒、文质彬彬,却也是领兵将领,更像苏泽,幽州人,所以内心自带一种凶狠的气势与锋芒。

  二人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苏泽的不臣之心并不神秘,心存芥蒂的人一看便知。

  但卢植作为儒门中流砥柱自身更具有士族的代表性,苏泽心里明白。

  立场的针锋相对让对方知道绝没有合作可能,但是卢植依然来到这里,说服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而自己真正需要考验的,才是苏泽自己底线。

  通过刚刚的对话,卢植起码明白苏泽目前并不谋反。

  但是苏泽又表现出自己的姿态,对士族不宽容。

  世家中,较为开明者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以及以太尉黄琬为代表的江夏黄氏等,均已选择和苏泽通力合作,并乐于接受变革。

  但开明世家只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有一半在观望,另一半则是世家中的死硬分子,他们不肯放弃手中的利益和权势,选择了与苏泽对抗到底。

  黎家灭门,使他们大震,遂请隐退卢植前来议和。

  且卢植为儒门代表人物,义不容辞,必须前来,方得今会。

  一番交锋与试探结束,卢植目光凝重:“神武侯啊,我知道您胸怀壮志,可不管是为人处世,关键是要注意火候。心太急则难成大器,事过境迁则坏。”

  “尚书大人之意,烧信,使其余世家归心,众人乱作一团,撑着苍老帝国,一直走下去?”

  苏泽嘴角勾起,带着几分讥讽,几分不屑:“如果我妥协退让了,那现在和过去,有何区别?我对于当裱糊匠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假如制度约束着我的话,那么我会破掉它,并为之不惜沾染满手是血的色彩。”

  史称世家豪族是指拥护司马氏夺取政权、三国归晋朝、天下虽统一、祸根却深种、士族猖獗、民不聊生的豪族。在短短的一百年内,华夏汉人文明全面瓦解,蒙受了五胡乱华之屈辱与惨痛。

  卢植为人善良,但其理想、信仰,到头来,对于整个中原、对于全体汉人来说,都未必善良。

  由于他一直没有想到和解决世家给自己造成的各种麻烦。

  如今他非但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反而要来对抗正努力进行改革的苏泽了。

  卢植未能预见五胡乱华,他只把苏泽当作杞人忧天或借此掩饰自己的野心,因此对苏泽、卢植还是很强硬:“神武侯如果一意孤行就知道结果如何?你真的要在这个世界烽烟四起、杀人如麻么?”

  腹腹经纶、见多识广的卢植明显看出苏泽内心的想法,也更加理解自己这样做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

  而这一结果,决非卢植所愿看到,于是他还是竭力劝阻,希望苏泽能够归心似箭。

  遗憾的是,从实质上看,这两个人都很倔强,他们秉承了自己不一样的想法与路线,没有一个能让任何人信服。

  苏泽眼神淡定,但他胸有成竹地望着卢植,他的语气冷漠地说:“尚书大人,要用语言劝人弃利,难度太大,我就选择比较管用的办法。”

  “并且相信无论多么倔强的男人,面对杀戮和死亡都会抛开傲慢,作出理性的抉择。”

  苏泽的文字,口气虽然平淡无奇,但杀机已经森然起来,使人闻其声,如坠在冰窟里,背嵴凉凉的。

  卢植大为震惊,心情更加激动:“神武侯啊,您的思想,真是危机四伏啊!”

  而苏泽却是摇头慨叹:“我行我素,汉人前途多危。”

  这杀意、这决心虽早已料到,却不忍心看到世界因此再度爆发战争的卢植忍不住怒声高呼:“苏泽你到底要干嘛?”

  面对质疑,面对诘问,苏泽依旧安坐不动,神色泰然:“儒家最原始的思想就是希望挽救乱世、用仁和礼来重建法度和秩序。不过很遗憾你落选了。独尊儒术后,有太多人已忘记初心,世家成为毒瘤。我呢,无非就是干你这士大夫本应干的事,没干。”

  想到黄巾之乱和世家豪族无限吞并土地的原因,卢植勉强叹了口气,但还是想再次劝说:“改革是一件好事情,但是要循序渐进。你过于激进并不有利于大家。”

  本是善意,可苏泽没有收下,因为并非每份善意,都会有良好的效果。

  拖延、过多地提出了新问题,不能解决现有问题。

  苏泽的态度一直没有改变,在卢植的说服下,苏泽还是坚持了自己当初的决定。

  最后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无奈之下卢植只能站起来告辞了。

  而他离开前,苏泽再次开口:“事实上,我已为他们做出抉择,设立行会制度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只需接受变革,便不与我为敌。弘农杨氏、汝南袁家是个很好的范例。所以你今天不应该来劝谏我,而应该劝谏选择和我作对的朋友。”

  卢植哑口无言,长叹一声,带着萧索的背影,离开了卫将军府。

  不一会儿荀攸就来见苏泽:“主上和卢尚书聊什么?”

  苏泽的脸上,无喜无悲:“不愉快,不就是已经预料到的后果么?为实行改革而备战的血腥和杀戮是不可避免的。”

  “是。”

  荀攸俯首称臣的样子很是复杂。

  他同样出身世家中的士族,可这次他站到苏泽这边,与颍川荀氏同位,将如何抉择?

  荀攸并不知道,只是想,这一次荀家别再站错队伍,不然就万劫不复。

  ……

  洛阳成为,洛水涛涛。

  渡口上,一个笔直的倩影,站在长河的岸边,伴着滚滚东去流水,背影难言萧索忧郁。

  过了一会儿,有两只快马飞奔过来。

  来者甚幼,着儒服、腰插长剑,为儒门学子的种辑与王服。

  二人走到卢植跟前,马上下马行礼,表情恭敬:“见尚书大人。”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肥嘟嘟左门卫的三国:开局俘虏赵云最快更新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万劫不复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