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开局俘虏赵云 > 第一百九十二章 会不会受欢迎
  最重要的改变是图书的定价。

  洛阳城内甚至和涌现出一些销售各种通过印刷局成批印刷书册的特殊书店。

  郭嘉接过东汉经学大师马融注释的《春秋三传异同说》一书,打开后仔细阅读了这几段经文,不禁露出一种震惊的神情:“标点符号断句的方法,的确新颖而实用,更为可贵的是打印出的字体,竟这么清晰明了,印刷术真是神乎其神。”

  戏志才也拿起一本被苏泽魔改过的《墨经》,读完后感慨不已:“我还看过《墨经》,这里面好像和我读过的那一本,相差很远。”

  荀彧笑着给戏志才解释道:“在神武侯增删改后的版本中,笔者也见过,从内容上看,比本来浅显易读的要多得多,而见识和理解,则要好得多。”

  墨家如今几乎是唯苏泽马首是瞻、兼爱非攻之类,虽也口若悬河,其实更有弟子,沉溺于科技的大海中,寻求最纯之学问。

  因为苏泽所强调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完善实质上就是要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且与其纠结于哪一种社会制度更为发达,倒不如先静下心来从事科研、提高生产力,这也正是墨者所应追求的目标与任务。

  很显然,墨者们很快就认同了这种理念,并且身体力行。

  郭嘉与戏志才初次接触这一概念,一样内心得到了空前的冲击。

  “神武侯之思,乍一听来,感到可笑,然仔细一想,对照历史,倒也切合得无以复加,真让人深思。”

  郭嘉之前并没有真正与苏泽有任何联系,对于苏泽的很多信息,都只是通过道听途说。

  所以对苏泽在思想上、学术上的成就也确实不是很了解,毕竟儒门影响还是很大的,苏泽各种“离经叛道”,经名士之口传扬后,自然是黑惨了,基本没啥好说的。

  没有亲临洛阳,完全看不到实际情况。

  郭嘉虽是学儒出身却又是实用派的人,所以他直接吐槽说:“哎,俗语说宰相肚子里能撑一艘船,可天下之理,总是知易行难、儒门之气呀。”

  戏志才哭笑不得:“诶诶~、奉孝也请小心说话、不要误伤友军呀。”

  郭嘉一拍脑袋:“几乎忘了你跟文若一样都来自儒门。”

  荀彧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我见了你,是气死我了才不会让你喝酒的,于是借机埋汰了我。”

  “误会了、误解了呀~”

  三人说说笑笑,一路走着。

  但是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

  大牢里,种辑灰溜溜的,王服默不作声。

  不一会儿,屋外传来响声,牢头端着钥匙走来,不耐烦地提起提牢门:“嘿,你俩都有看望的人。”

  怀着疑惑与惊愕的心情,二人走出牢房见到朱儁。

  “太仆大人呢?”

  朱儁面沉似水:“一开始我说你不可能成功的。”

  王服同样冷着一张脸,冷笑着反驳:“那又如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苏泽带走我们的光荣和尊严,把士族打得落花流水?”

  “哎呀,今天辩论这一切,都毫无意义了。今天来到这里也没有跟大家辩论是非。”

  “那么,你们是来干什么的?”

  “告别。”

  朱儁看着王服、种辑等人的眼神,怀着沉痛与遗憾,二人本为士族中人才济济之人,但因抉择不当而万劫不复。

  叹息一声后,朱儁闭目说道:“处理你,已出。三日后,赴东门马市,斩首示众。”

  种辑、王服都心头一惊,情绪陷入低谷。

  千古绝唱唯一的死亡,慷慨的话语讲的再多也不过怕死毕竟是人类本能。

  朱儁不再看种辑,王服一脸绝望,转身走出大牢,坐在马车里,望着街两边先前被战火殃及的房子,心里无端地感到一阵无聊。

  自从上一次受刘协之命牵制苏泽后,便闲赋于家,太仆一职虽未革除,却基本已名存实亡,为下面人士所架空。

  “到卫将军府!”

  “是的,大人。”

  卫将军府上前,递来拜帖后不久,朱儁便被毕恭毕敬地请入府第,并迅速与苏泽会面。

  大战方休后,苏泽回家并无大碍可办,当然忙于陪伴妻子,但不料朱儁忽然来访,于是非常好奇:“据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太仆大人来访是为了什么呢?”

  望着苏泽优哉游哉地样子,朱儁内心愠怒:“就因为你的计划,死伤了那么多人,你是不是没有一丝愧疚?”

  苏泽笑了,目光坦然地与朱儁对视:“人非我所害,何罪之有?太仆大人即便要怪罪,应该指责始作俑者是种辑与王服二人呀。”

  朱儁却是不肯罢休:“但是他们因为你去世了,你本可以事先制止这些事情,但是你没有做任何事情,而是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事情的发生,只为创造现今这种情况,对于你的改革来说是最好的。与王服、种辑比起来,你们就是最伟大的阴谋家!”

  庄重的氛围因为这声责备而使空气也被浓缩。

  而在直抵灵魂的严刑拷打面前,苏泽总是神情漠然,在冷静的眼神中,更看不到半点涟漪。

  苏泽没有回答,而是向朱儁发起了凌厉的反问:“六年前黄巾之乱时,你们和皇甫义真、卢子干三个人联手平定了这场混乱,在这一过程中,太仆大人有没有想过会被你们砍死的叛军,多少百姓在乱党裹挟下?事过境迁之后,您是否还会有些不安和内疚呢?”

  朱儁大怒:“这两点,能不能混在一起呢?”

  对于朱儁的反应,苏泽一点也不意外,甚至轻蔑地笑出声:“我明白了,大局至上嘛。为平乱而参加叛乱的老百姓都能被赐死,可事过境迁,迫使老百姓无法生存下去最终只能揭竿而起,世家权贵和地方豪族为什么得不到应有惩罚呢?太仆大人,您能解答一下我的疑问吗?”

  朱儁的喉头动了一下,他想开口说话,结果是一言难尽。

  纵使朱儁能用大义来矫饰自己的行动,但其实真正的答案,彼此早已心中有数。

  政治,纵然披着光鲜亮丽的衣服,却不能改变血腥和残酷的性质。

  苏泽冷冷发笑:“太仆大人啊,您要知道,对上位者来说,底人的生命,只是一道道砝码、一次又一次权衡。当成果不能两全其美的时候,注定会有放弃的人、牺牲的人。”

  “过去在平乱中,你选择殉国的只是底层百姓,为了这一殉国,文武百官无人出声。时至今日,死气沉沉的城中富户、权贵们,你是否心生不满?太仆大人,您说,这样算双重标准吗?”

  连番诘问,朱儁汗流浃背、目光慌张。

  苏泽每次提问就像剜心挖肺一样,令其痛苦不堪、防不胜防。

  当血淋淋的事实,被无情的揭露,当光鲜的外皮,被直接扒开,朱儁终于明白,自己并非真的完美,而他心中的正义,也从来不是绝对的正义。

  苏泽最后说道:“太仆大人啊,您怀疑我的行为过于残忍了,那么您为什么不反问顽固守旧势力呢,谁不愿意接受变革呢?谁强迫我必须权衡?既然非要让人放血,那你怎么不可以这样?难道仅仅是因为你的生命比普通百姓还要昂贵?”通天阁小说

  朱儁不知怎么就离开了卫将军府,当他得知乘坐马车后,仍然精神恍惚、手脚发凉。

  苏泽说的每句话、每句话都扣问到了自己的心里,使自己不断地生出对自己的疑问。

  “是不是,不对,就是我?”

  朱儁不自觉地回忆起了从前的他,出生于寒门,少年得志丧父,正是母亲把贩缯当作家业把他抚养长大。

  那时的他,孝养母亲、善义轻财,所以深受乡里尊敬。

  从何时起,在他的视野中,不再有那些家境贫寒、饮尽故交的友人,而只有一个个地位显赫、叱咤风云的名士和权贵。

  “哎,做人,最难记,真是原意。”

  望着马车两边不停闪现的场景,朱儁头脑中不停地闪现出种种年轻时的记忆,回想起最初那个简单的他,他怎么会想替最底层的老百姓说话呢,就是怎么急于要改变国家和陈腐制度。

  但是从不知从何时起,他忘记了最初的目的,站在权贵和世家之间,成为他曾经最看不起的那个人。

  ……

  卫将军府人。

  荀攸登门求见:“主人,听说刚才有太仆来?”

  “事情传播得如此之快?”

  “太仆大人天性刚直,恐亦为人所占,其言,主人不可记在心上。”

  苏泽闻言一笑:“哈,公达就是怕我一气之下,铸了大错?放心吧,我气量,没有那么窄了。”

  朱儁为朝廷重臣,且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着,在身声望非同小可。

  苏泽真若是一气之下将其杀死,也着实惹出不小的祸端。

  于是听到这件事的荀攸匆忙赶去。

  看到苏泽无意杀人泄愤,荀攸松了口气,于是情商高的他借机大拍马屁:“主上之气,天然无人能敌,乃下属过之。”

  “好吧,您的夸奖,我接受。但我还想知道,这一次是什么人,背地里找茬。尽管我很宽厚,但是并不代表我没有脾气,能忍受这样的挑衅。”

  苏泽的文字,平平淡淡中,隐藏着杀气。

  荀攸明得知此话并非针对他,听后浑身冒汗:“是的,暗卫已开始侦查,我想不久便会有所发现。”

  “好了,下来。”

  “有的,下属告退了。”

  从卫将军府出来,荀攸一抹额头冷汗,总算敢喘口气。

  如今,他越发来得觉得有压力,在苏泽面前,有一种伴君如猛虎之感。倒并不害怕苏泽脾气暴躁,只是当人的力量和灵气,全都强了之后,别人越亲近,越会紧张、越不放心。

  没走多远荀攸就见到贾诩:“文和你是不是也要求见主?”

  贾诩笑着摇头:“主上此刻心情想必不太好,也不会碰这个眉。”

  “看来,这件事流传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有的人在黑暗中推着走,可不可以不高兴?”

  贾诩与荀攸同为智者,他们自然知道事有凑巧,即有阴谋。

  “那么你觉得,那些暗中设局者,又将是些什么?”

  “此乃暗卫之责,吾不越俎。”

  贾诩衣袖一挥,说明这壶我不会背的。

  荀攸被他惫懒的模样弄得哭笑不得:“你啊你,就是不肯多做一件事情,以你的才智,但凡肯多出一点力,也不至于让我手忙脚乱了。”

  贾诩听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能者多劳,况且这个世界上的事,做对的多,做错的少,没做好的好,也希望自己能再活好几年。”

  望着贾诩远去的背影,荀攸心生沉思,明白贾诩弦外之音,可这良苦用心,却又只有心牵。

  三日之后,醉倒在月楼的西厢里,一位中年文士喝了自己的酒。

  他一身布衣,却神气活现,飞眉飞眼之下,一双进攻性十足的眸子,锋芒毕露。

  荀攸突然出现在这文士的对面:“这姿势,有谁坐在那里?”

  文士不抬起头,用右手端起酒壶为自己斟酒,更不客气地说:“我要是说了就走?”

  “似乎兄台对下面的人没有什么欢迎。”

  “嗬~、来者不善、换成自己、会不会受欢迎?”

  “哎,到了主人家领地上,不声不响地下手了,要把滥杀大臣罪栽到我主人身上,来者不善者何人?”

  荀攸注视着面前这位文士,立刻有棋逢对手之感,而对方的才智和谋略,只怕也不比他逊色。

  “好快好慢的来找我,暗卫果然名不虚传。”

  中年文士把酒壶放下,态度仍然骄傲:“这款酒也很不错,但喝了之后,总会觉得有些血腥味。”

  荀攸听出了对方话中有话:“兄台意有所指,词中带着讥讽,似乎以为我的主人杀得死去活来,不知道你们怎么叫呢?”

  “陈宫。”

  陈宫冷笑着看向荀攸:“交浅言深的人,听从我的劝诫,阴谋用度太大,你们这个天下的人,只能躲在暗处,难以看见光明。”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肥嘟嘟左门卫的三国:开局俘虏赵云最快更新

第一百九十二章 会不会受欢迎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