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倒台之后,徐阶就成为了内阁一把手,属于他的时代来临了。

  严嵩时代,言路被堵死,仗义上书的人少了,徐阶上台之后,该改善了这一点。劝说嘉靖帝要广开言路,吸纳人民大臣的意见,嘉靖帝听从了这一点,上书的人也多了起来,这就意味着互相弹劾,互相揭发检举,内斗虽然消耗内力,却也能是腐化的政治焕发出新的生机。

  很多贪官污吏被举报,被拿下,很多埋没的人才被举荐,于是帝国再一次重新恢复了活力。

  严嵩对于嘉靖帝来说是一个彻底的应和者。

  皇帝说啥是啥,就算皇帝不说严嵩也能揣摩上意,讨好皇帝。

  徐阶就不行了,这家伙不大会来事,嘉靖帝喜欢长生问道,徐阶就直言说那是假的,不靠谱,你死了这条心吧。

  这让嘉靖帝很是无语,但是对于徐阶他却丝毫没有办法,因为徐阶的学生党羽已经形成,是一股很大的势力,犹如老树的根系那般稳固,轻易是没法动的。

  不过徐阶干活倒是兢兢业业,嘉靖帝也懒得理会他了,我追求我的长生,你干你的政务吧。

  徐阶的工作做的还不错,国库逐渐的有了余粮,江浙一代的商业活动也有了发展,严嵩的烂摊子,在徐阶的治理下,得以散发出新的生机。

  嘉靖帝除了做帝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问道长生,炼丹喝药。

  但这件事毕竟不太靠谱,最终他还是迎来了末路。

  嘉靖帝死了。

  死也实数正常,要知道丹药里面含有的乱七八糟的物质,都带有毒性,他能活到六十岁才死,不得不说是一个医学上的奇迹。

  第一个接到死讯的是徐阶,他把张居正喊了过来,让写遗诏。

  在这个遗诏中,嘉靖帝做了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说几十年来修丹懈怠了政务是不对的,办了许多错事,希望老百姓谅解……

  当然死人是不会说话的,这个遗诏完全就是徐阶按照自己的意思搞的。

  嘉靖帝或许已经成了仙人,他不在乎这个。

  但是下面的人在乎,老百姓和大臣对于这个遗诏是欢呼雀跃的,徐阶的威望也达到了巅峰。

  嘉靖帝死后,明穆宗朱载垕继位,年号隆庆。

  朱载垕是老三,皇帝本来没他的份儿,安心做个闲散王爷度了此生,也就罢了。

  没想到他前面两个哥哥,都没活过他。

  当上皇帝之后他发现,皇帝这个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干的。

  他想问财政部支取点钱财给自己的老婆添点儿胭脂珠宝,没想到却被财政部的驳回,说买可以,财政部没钱。

  这挺尴尬的。

  不过财政部是国家的,钱也是国家的,皇帝是没法私自动用的。即使要用,也得写报告,层层审批,还得问什么时候还……

  皇帝的小金库叫内库,不过他接手的时候,内库已经没啥钱了,都让那个炼丹的老爹给造没了。

  他很穷!

  穷的只能问财政部开口,没想到还被拒绝了。

  拒绝他的这个人叫马森。

  如果换作一个玲珑剔透的人,或许就私下批条子为皇帝办了这事了。

  毕竟整个国家都是人家朱家的,要点钱花也说的过去。

  但马森是一个铁面无私,不懂得溜须拍马的人,一切按章程办事。

  皇帝灰溜溜的走了,然后他内心愤怒了。

  总不能拿财政官员开刀吧,人家是按皇家律令办事。

  如果因为这个弄人家,皇家的威严何在。

  造成穷的原因就是一帮道士鼓捣的。

  于是他拿道士们开刀了。

  让你们整天不务正业忽悠我老爹,办你们。

  虽然有点私心在里面,但是却也博得了好的名声,乌烟瘴气也扫清了不少。

  徐阶年龄打了,工作了一辈子,提出退休,皇帝二话不说就批了。

  张居正在默默的潜伏中,在诸多阁老的斗争中,熬到了最后,成为了内阁老大。

  张居正之所以出名,他干了一件事,改革!

  所以你搜索的时候,会出现关键词,政治家,改革家。

  而其他大部分官员,两个字而已,官吏。

  政治家是官吏,官吏不一定是政治家。

  政治家虽然潜伏在官吏之中,但政治家是有理想和抱负的。

  一旦拥有了权力,就会施展拳脚。

  为什么要改革呢?

  肯定是这个国家机器哪里运转不灵通了。

  老百姓的日子就那样,好也过不好也过,只要饿不死,就不会想着去造反。

  改革一般改革的都是拖垮这台机器的权贵们。

  一定是会遇到阻力了。

  弄不好还得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改革家就得有这样的觉悟。

  王安石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

  在封建社会,改革是很难的。

  张居正的变法主要有两点。

  一条鞭法。赋税改革。

  考成法。也就是考勤制度。

  过去的赋税有三项,田税,人头税,徭役。

  田税很好理解,你种我的地,就得给我缴纳粮食。

  人头税,有几个人交几个人的钱,跟份子钱似的。

  徭役就是出大力,国家有什么项目需要人力了,你每家每户就得抽人来干。

  但是这三种赋税,都是以实物劳力形式存在的。

  前两种收上来的都是实物,而且这个实物的界定掌握在下面官吏手里,本来要交三个苹果的,人家嫌你个头小,再让你拿三个,你也说不出什么话来,所以弊端很多。

  张居正就颁布规定,只收钱,不要物。从实物税变成了货币税。

  这个制度看似简单,但是天下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执行,越复杂的东西,越容易被钻空子。

  别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了,交钱就行了,下面想钻空子也找不出好钻的,按照规定给你钱就完了呗。

  这个改革的高明之处也就在这里。

  考成法,其实就是一种考核制度。

  比如说政府给你制定一年要完成什么工作,年底看看完成的有多少。

  年初计划,年终总结,奖罚制度,一切都有规章可循,使得工作效率变得高了一些。

  下面官员也不敢消极怠工了,毕竟年底得做总结,过考核,考核不过的要么下岗要么下基层,工作好的自然要升级,所以提高了下级官员工作的积极性。

  文有张居正,武有戚继光。

  大明江山又逐步的朝好的方向发展了。

  隆庆帝也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三十来岁就死了。

  死后,万历皇帝朱翊钧上台了。

  十岁登基。

  少年天子。

  他娘李太后也就是李彩凤,和他对张居正是比较依赖的。

  在这俩的支持下,张居正自然是顺风顺水,权力也大到了天际。通天阁小说

  李彩凤看中了张居正的能力,一直让他干到了死,呕心沥血。

  他活着的时候,没人能撼动他的地位,但是他死了,那些对手就跳出来了。

  有人弹劾张居正十四大罪状。

  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是大家都喜欢干的事情。

  被压抑的群臣,将张居正各种事情都拿出来骂,既然群众如此,皇帝就配合表演,命人抄了张居正的家。

  总体而言,张居正是一个有理想的文人。

  有人死,有人活,世界就这样。

  就是再牛逼的人,地球也不是围着你转的,太阳月亮也不是根据你的心情起来落下的。

  没了张居正,没了戚继光,没了海瑞,自然还有其他人在上来。

  皇家也是如此。

  朱翊钧最宠爱的是郑贵妃。

  郑贵妃的儿子叫朱常洵。

  不过在朱常洵之前还有朱常洛,当然另外还有一个死去的哥哥。

  母以子为贵。

  望子成龙。

  郑贵妃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太子。

  于是就施展各种术法,无非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外加各种风情和殷勤,朱翊钧竟然答应了下来,而且还写下誓词放在玉匣之中,这就是传说中的玉盒密约之说。

  在一帮大臣的干预之下,最终还是朱常洛胜出,成为太子。

  毕竟朱常洛是皇长子,有着天然的顺位名分,儒家文臣,自然是拥护他了。

  这一场斗争,竟然持续长达十五年,即所谓的国本之争。

  朱常洛如愿以偿的成为太子,也如愿以偿的熬走了老爹。

  万历皇帝驾崩之后,他登基,十天之后,突然重病,没多久,惊人的消息传出。

  泰昌帝,朱常洛,驾崩了。

  前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刚上了十天的班就休了病假,随后就死了。

  可以说是工作时间最短的皇帝了。

  他这一死,各种阴谋论就出来了,暗杀,篡位等等。

  历史有记载,朱常洛得不到父皇的宠爱,可能也比较失落,纵情酒色,身体逐渐的亏空,登基之后,郑贵妃还献给了他八名美女,工作完再工作,身体就垮掉了,再加上太监崔文升向朱常洛进通利药,是一种泻火解毒的药,给泻药差不多,使得朱常洛一夜连泻三四十次……

  表面上看是这个太监用错了药,但是这个太监却是郑贵妃的人。

  阴谋论也不是没有来由的。

  不过有大臣们的阻碍,郑贵妃最终没有得逞自己的阴谋。

  朱常洛最终还是因为用错药死了,史称红丸案。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骑驴看唱本的我在大明活了三百年,亲眼见证朱元璋登基!最快更新

第82章 臣上臣下,皇下皇上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