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万分震惊,原本他还以为能提出内阁制度之人怎么说也应该是一位深谙朝堂的隐世老儒,此番前来也是带了几分比较一下的意味。

  可当知道李泰竟是一个不及弱冠的少年时,宋濂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晚辈确实名叫李泰!”

  宋濂依然是一副见鬼的样子,许久之后方才恢复正常,轻咳了两声,有些装腔作势的说道:“四书五经可曾读完了么?”

  李泰顿时一阵无语,这些儒生,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全都好为人师,上来还没说两句,这便是要考教学问了。

  只不过李泰也不想把宋濂得罪狠了,真给自己落实一个狂生的名头。

  对于宋濂的态度,李泰和朱元璋出奇的一致,就是将宋濂当成了一块茅坑里的一块石头,说有多重视倒也没有,却又怕不小心砸了一下崩自己一身粪。

  因此李泰只能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回太史公,已经读完了!”

  “哼,可不是看了一遍便叫读完了!”宋濂轻哼一声,随后又问道:“可曾选定了本经?”

  四书五经是读书人必读的书目,只不过人力终有尽时,因此现在的读书人会从这些儒家经典中挑选一本成为自己的本经,重点研读,大概便相当于后世的必修科目。

  “五经皆为晚辈本经,不分先后!”

  宋濂脸上顿时又是怒色一闪,喝到:“好你个黄口小儿,真是好大的口气,也不怕让人听见笑掉了大牙!”

  李泰只是微笑没有说话,只是这态度顿时让宋濂更加不满。

  “我且问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此句何解?”

  这段话出自《论语·子贡问政》,此句若是朱元璋问起,李泰大可以从生产关系,税制、商业行为各种角度来解读。

  可宋濂明显只是单纯的考教学问,李泰只得依照着宋濂的思路言道:“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

  中规中矩的答案明显不让宋濂满意,冷哼一声说道:“不过是朱子批注,没有半点自己的理解么,这样读书,比的不过是强闻博记,算什么通读五经?”

  李泰却是摇了摇头,他虽敬重宋濂风骨,却不喜欢宋濂这对待学问的方式。

  正是因为宋濂这种人的存在,导致八股文大行其道,一个个只知道对着圣贤的书籍,翻来覆去的翻阅,恨不得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要各种延伸和解读。

  文章写得越来越花团锦簇,可对于民生政事却越来越忽略。

  而与之对比,同时期的西方,却在研究力学定律,从物理的层面上改变了世界。

  这种风气,李泰觉得自己应该改一改。

  而眼前的文坛魁首,毫无疑问便是李泰最应该先改造的对象。

  这仿佛是一种使命感,自从穿越到大明之后,李泰便一直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而努力,现在得知李善长至少辞去了左相的官位,这让李泰稍微松下了一口气。

  可再之后李泰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没了目标,无论是现在种植的番薯,还是即将施行的商业计划都是李泰给自己找的方向。

  可今日与宋濂相见,李泰突然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了。

  他或许为了身家性命终身不想入朝为官,却也不愿再一次看到中华民族落后于世界的步伐。

  李泰就想要当一名执鞭人,要用鞭子狠狠的将大明重新抽回正确的道路上!

  “太史公学究惊人,晚辈自知在太史公面前永远只是后进末学,只是晚辈尚有一事不明,想向太史公请教!”通天阁小说

  “讲罢!”宋濂听见李泰向自己请教,立刻抛开先前的不满,甚至觉得李泰孺子可教,并非是那无可救药之徒。

  只是一旁的朱标看着李泰那有些熟悉的笑容,心中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他没记错的话,前几次李泰寥寥几句话就将李善长朱元璋乃至于他自己镇住时,李泰也是这种笑容。

  “好,既然如此,那晚辈可就问了!”

  里李泰先是笑着说了一声,随后十分认真的说道:“敢问太史公,读书人为何要通读五经?”

  “自然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宋濂脸上一副表情你这都不懂的表情,而李泰却再一次问道:“那敢问太史公,如何才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子曰,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有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明此道理,自可做到修身齐家,至于治国和平天下,你这黄口小儿,尚还不到你能接触的层次!”

  宋濂一脸傲然说这句话的时候,却全然忘了这改变了大明朝堂格局的内阁制度便是出自李泰之手。

  “太史公所言,不外乎格物穷理四个字!”李泰随口回道。

  “嗯,你小子倒是还有几分悟性,这四个字便是朱子一身所学问的精华所在!”

  宋濂面含微笑的说道,只是紧接着李泰的问题却让他忍不住微微眉头一皱。

  “只是晚辈还是有一事不明,这朱子说要格物穷理,可是这格物,到底该如何格,这穷理,世上到底有多少理?”

  这大概也是后世程朱理学评价不高的原因,除了存天理,灭人欲这种几乎违反人性的主张之外,程朱理学给给你了解题答案,却丝毫不跟你说解题的过程。

  也正是因此,才让后世的儒生纷纷走错了路,一个个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不是只能转而翻来覆去的研究朱子和其他圣贤们所说的每一句话了。

  而宋濂毫无疑问乃是儒学大成者,但同样,也是走火入魔最深者。

  李泰这一句,顿时将宋濂给问到了。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众志成城的大明:我教朱元璋当皇帝最快更新

第二十二章程朱理学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