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当时流传一则民谣:
谁唤翻山鹞子来,闯仔不和谐。平地起刀兵,夫人来压寨。亏杀老媒婆,走江又走淮。俺皇爷醉烧酒全不睬。
意思是翻山鹞子高杰死了,孙应元出来胡闹。高杰的遗孀邢夫人出来压寨,史可法可怜的跟个老媒婆一样四处调停矛盾,弘光皇帝沉溺酒色啥都不管。
可谓是对史可法处境的真实写照。
马士英也因为和南京官僚们长期内斗,水平直线下降。
他看到局面仍然朝着有利于史可法方向走,完全没有思考原因是什么,居然让菜鸡刘良佐北上归德府,暂时监视高杰余部,再让成功阻止孙应元前往瓜洲的卢九德到扬州监军。
卢九德孑然一身,再加上扬州有史可法,当然有胆子去扬州。
刘良佐则不同,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跑去归德府是找死。
最后,索性抗旨不从,依旧待在寿州。
经过马士英的折腾,高杰的六大总兵互相猜忌,又同时不信任弘光朝廷。
让好似裱糊匠的史可法,只能勉强维持表面的太平,避免弘光政权在内斗中提前覆灭。
更大的麻烦,甚至可以说是灭顶之灾,即将到来。
杨承应率军南征。
十月十六日,杨承应拜别家人,将国事托付给范文程等人,旋即离开京师。
他亲率山地一师南下,计划和吴三桂、岳讬汇合后,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消灭弘光政权,一统江南。
辽阔的大地上,苍鹰在天空盘旋,携带帅旗和青罗伞盖的侍卫伫立在当地的最高处。
鼓手一边走,一边用鼓棰左右开弓敲打战鼓,一队队步兵自北向南整齐行进。
骑兵在步兵的左右两翼,随着鼓点节奏或快或慢,整齐有序。
伞盖下,杨承应骑着白色战马,端着望远镜,向南眺望。
一名通信兵在征得侍卫同意,飞马上山:
“报!有紧急军情。”
“拿来。”杨承应仍端着望远镜。
遏必隆策马到通信兵面前,接过通信兵递来的邸报,回到杨承应的身边。
杨承应放下望远镜,接过邸报,展开一看,咦了一声。
接着说道:“李自成竟然放弃潼关,回了西安。”
“看来洪承畴在北边给的压力很大,迫使李自成不得不退回西安保住根本。”
说话之人,乃是未来的两江总督郎廷佐。
郎廷佐是北宁府人,和父亲郎熙载一起被后金俘虏,成为八旗的官学生。杨承应消灭后金,郎廷佐被杨承应委任文馆学士,后参与考试,步入仕途。
从县主簿开始做起,一步步,做到了知府,杨承应入关前,已经是巡抚。
“虽是权宜之计,却也是自寻死路。”
杨承应把邸报交给侍卫,冷静的分析道:“没了潼关,李自成从西安撤离是迟早的事。”
“要不要派人告知孔有德乘胜追击,将李自成从西安驱逐,使其被迫南下,逃往襄阳。”
“不用,相信孔有德自有判断。我们只需要加快进军,与吴三桂汇合后,先驱逐高杰旧部。”通天阁小说
杨承应又端起望远镜,继续向南眺望。
从地图上看,高杰旧部驻守的归德位于大军侧翼,是必须消灭的对象。
至于徐州更是在运河的节点上。
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可以节省很多路程,抢在李自成之前进入江南。
从战略上完成对李自成的包围。
话音刚落,又见一个年轻人策马飞奔而至。
由于他是侍卫,其他侍卫没有阻拦,任由他骑到杨承应面前。
“殿下,前方传来紧急军情,李本深跑了!”
侍卫从怀里掏出一本邸报递给杨承应:“吴三桂和岳讬正领兵赶往归德府,却在途中得到消息,李本深听闻我大军赶来,直接抛弃归德府南逃。”
“他跑得挺快呀!”
杨承应看完邸报,满脸吃惊。
他命吴三桂和岳讬两支军队先驱逐李本深和李成栋,占领最重要的徐州,然后就地休整,等他率军队携补给到徐州再进军。
没想到,两路大军还没到,李本深就跑路了。
“据送邸报的人说,拥兵三万的李本深在睢阳被我军一个团打得丢盔卸甲,所以一听到我军进攻他,吓得魂飞魄散。”
年轻侍卫解释道。
“这就不奇怪了,打我一个团都这么吃力,更不提两个军。他这一跑,肯定引起了南京的注意。”
杨承应想了一下,叫来了文书。
“你写一份战书,然后派使者送到南京。”杨承应道,“具体我不管,你只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文书拿着毛笔,一手拿着书认真记录。
但包括他在内的众人,听完杨承应的几条原则,都吃惊了。
郎廷佐道:“殿下,下战书应该是分化敌人为首要,您怎么反其道而行之?”
进攻朝廷的军队,为师出有名,一般会把君主撇开,只提“清君侧”。
然而,杨承应不仅要文书开头就写弘光皇帝的罪行,还把马士英和钱谦益等人列入一个名单。
并且表示要对名单上面的人惩凶除恶。
“我从未承认过福王,何来尊重‘弘光皇帝’一说。”
杨承应瞥了他一眼,笑着说道:“至于马士英、钱谦益等辈误国误民,必须诛杀。”
“这是把南京官僚们都推到对立面,是不是不太合适?”郎廷佐委婉的劝道。
“除恶务尽,马士英固然胡作非为,钱谦益等也不是好鸟,我这是在‘排毒’,当然要下手重一点。”
杨承应还觉得不够,让文书在战书中添上一笔:“本王法度严明,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功过赏罚,全看其人是否用心用力,而不是身份地位。”
郎廷佐琢磨出个中滋味,忍不住笑了:“原来殿下是想让南边那些人都‘动起来’,而不是坐等投降。”
“想给我干活,就得出力。”杨承应也笑了,“想坐等胜利的果实到嘴边,做他的春秋大梦!”
“对于南边的军队也可以这样要求,譬如只诛首恶,不祸及其他士兵。”郎廷佐建议道。
“不对,这个应该改成,只诛杀‘执迷不悟’恶徒,不杀‘幡然醒悟’的士兵。”
杨承应对于南边这些大小军头,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只有四个字方针——斩草除根。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秋予岸的明末:辽东雄狮最快更新
第一千零一十七回 南征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