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末:辽东雄狮 > 第七百四十六回 公债
  明末,有军事才能的督抚,无人能及袁崇焕、洪承畴和孙传庭。

  治理地方的天花板,非卢象升莫属。

  自卢象升担任宣大总督,用心治理地方。

  达到什么水平呢?

  已经到塞外的百姓,有人归还了李国英给的耕牛,举家回乡。

  当时,很多人反对李国英这样轻易放过他们。

  李国英以“没必要凭空结怨”为由,拒绝了手下拦截返乡百姓的请求。

  卢象升还在严查人口迁徙和挖矿的事。

  这给杨承应增加了不小的麻烦。

  不过看在芸芸众生的面子上,杨承应还是把预防鼠疫的办法写在书信里。

  他相信以卢象升负责的态度,能够改变明末鼠疫横行的历史。

  另外,他也希望通过这件事缓和与卢象升的关系,保证对集宁的矿产供应。

  这时候,赵献可来了。

  等赵献可坐稳,杨承应才道:“女真幼儿的牛痘接种工作,进行的如何?”

  赵献可沉思了一下,说道:“已经完成十之七八,这多亏代善的协助,省了不少的事。”

  “牛痘接种刻不容缓,你一定要死死的盯着。事成之后,有功人员拟个名单报上来,我会通报嘉奖。”

  “是,大王。”

  女真和蒙古人长期待在偏远的东北,对于当时盛行的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几乎没有抗体。

  所以,杨承应在廷议的时候,给太医院布置了任务,将女真族中一到二岁的孩童种牛痘,预防天花。

  因担心女真族会抗拒,杨承应请代善从旁协助,确保此事顺利的进行下去。

  凡是因种痘后、不幸夭亡的家庭,都给予米钱的补助。

  很显然,这次是杨承应多心了。

  事情进展的异常顺利。

  不过,这不是杨承应找赵献可来的目的。

  “太医院还有多余的人手吗?”杨承应又问。

  “从各地杏林堂抽调的大夫都已回去,如需再抽调,可以派人通知他们。”

  跟了杨承应这么久,赵献可也很懂。

  “招垦令发布后,定然有大量百姓前来辽东。”

  杨承应说道:“你要组织太医院的大夫,组成一个个小组。

  接受周文郁的安排,检查入辽流民的身体,预防鼠疫,幼儿接种牛痘。”

  “遵命。”赵献可抬头问道,“什么时候开始?”

  “这就要看朝廷的态度,我也不急。”

  杨承应不着急的原因,与铁路有关。

  从沈阳到抚顺的铁路,没正式开始修建。

  这段长度仅65公里的铁路,被杨承应当做铁路中的“黄埔”。

  先培养出一批铁路工,再用他们指导流民修建铁路。

  另外,材料也需要准备充足。

  起码不出现断供。

  所以,时间上很宽裕。

  “大王,修铁路和招垦令都动用国库,还是另想办法。”

  范文程见缝插针。

  他现在相当于大管家,而大工程最先想到的就是钱。

  不问清楚是不行的。

  “不用国库。”杨承应道,“我有自己的办法,以确保这两项巨额开支。”

  “属下明白了。”范文程暗暗松了一口气。

  修路和招垦要花非常多的钱,又养了那么多的军队。

  饶是十余年的辛苦积攒,也顶不住这么大的开销。

  曹变蛟这时进来:“启禀大王,户部尚书沈世魁,税务提举司提举尚学礼,银行御史何斌,盐运使范文寀,在外求见。”

  众人一听,都面露欣喜。

  说曹操曹操到,大王的“钱袋子”来了。

  杨承应则一脸黑线。www.sttgxcl.com

  他不喜欢这么拗口的称呼,叫“部长”、“局长”多好,非得搞这么一出。

  没办法,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一系列称呼。

  强行改了名称,反而像是草台班子唱大戏。

  “除范文程和周文郁外,其他人暂且退下。”

  杨承应说道。

  书房小,容不下这么多尊“大佛”。

  赵献可等人前脚刚走,沈世魁等人被曹变蛟引了进来。

  何斌一来,便拿着一套票据上前:“大王,这是最新刊印的公债凭票,请您过目。”

  现代公债最早出现在英国。

  1692年,英国议会以议会税收做担保发行公债,为英国称霸全球奠定了雄厚的财政基础。

  相比之下,当时的法国、普鲁士等国家的国王还在以个人的名义举债,却因为信誉不佳而举债艰难。

  最后,国王只能接受高利贷。

  然后因偿还不起而违约,遭到借贷人的追债。

  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差别,造就了英国与当时西欧的差距。

  何斌送来的凭票,在工艺上没有超过这个时代,但在内容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为了流通方便,没有专门腾出地方,方便写买债人的名字。

  另外,公债清楚地写着——专款用于铁路修建、东北开拓,以五年为期,年息一百分之五,一年一结。该票可以抵押售卖、自由流通等等内容。

  这既是公债凭票,也是相当于对公债做了进一步说明。

  “制作的不错,符合我的想法。”

  杨承应看完,说道:“你将面额分为一百两、五十两、十两、五两、二两、一两六种,发行总额一千万两。”

  一千万两!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花这么多的钱。

  “这只是第一批,后面再视情况发行。”杨承应道,“总之,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绝不打穷仗。”

  “是,属下下去后和曹司(曹振彦)商量一下,扩大规模。”

  何斌擦了擦汗。

  第一次经手这么大的买卖。

  杨承应道:“还有一点,不许搞强制摊派。一摊派,事情肯定要出幺蛾子。”

  “属下明白。其实,这些年以来,大伙儿已经习惯了这些。”

  何斌说道。

  早在杨承应还只是金州镇总兵的时候,就让百姓认购布匹,他再带着布匹到李朝、倭国销售。

  这多年建立的信用,已经在民间形成了广大的群众基础。

  何斌完全有理由相信,公债一旦发行,必定会和远洋贸易公司的股票一样,大受欢迎。

  “对了,给我赶制一批一百两的公债凭票,我有大用。”

  杨承应忽然说道。

  何斌刚才晃了一下神,听到大王说话,忙定神问道:“招垦令和铁路修建还有一段时间,为什么这么急着用凭票?”

  话一出口,何斌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嘴巴子。

  哪有这么说话的。

  杨承应并不介意,只道:“等李朝使节团来了,你就知道了。”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秋予岸的明末:辽东雄狮最快更新

第七百四十六回 公债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