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末:辽东雄狮 > 第四十七回 茅元仪
  训练还没有出大的成效,金州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位儒生打扮的青年,背着一个行囊,从旅顺港下船后,既没有到客栈休息,也没有去酒楼用饭,而是找当地马倌买了一匹瘦马,便前往金州中左所。

  他一踏足中左所的地面,就引起了金州卫哨探的注意。

  因为他太特别了。

  每走一段路就下马,他蹲在官道旁,仔细研究车辙痕迹,然后拿出笔墨纸砚,记录了一些内容。

  哨探识字不多,不知道他在纸上写了什么,但是抓他总不会错。

  铛!铛!铛!

  士兵们练得热火朝天,突然听到校场外传来急促的锣声。

  这是为了营造敌情紧张而设置的。

  只要抓住重量级奸细,或者敌对势力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就敲响它。

  意在告诉士兵们,战争就在我们身边,要时刻准备着。

  “出了什么事?”

  “是不是抓到了大的!”

  士兵们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在校场观察士兵们训练的杨承应眉头一皱,心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哨探抓到敌人的耳目!

  没想到后金的手这么快就伸到了金州。m.sttgxcl.com

  杨承应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宁完我,发现这货也投来了和自己想法相同的目光。

  “训练继续,我们去看一看逮到了什么大人物!”

  杨承应一扬鞭,拍打在马背上。

  骏马载着他,飞驰出校场。

  宁完我赶紧追上去。

  校场距离杨承应暂住的小院不远,当杨承应赶到的时候,数名士兵已经把儒生模样的青年押到了。

  杨承应翻身下马,上下打量一番,问道:“足下姓甚名谁,是哪里人氏?为何到了这里?”

  “在下名叫石民,石头的石,民众的民,江浙归安人。因投奔辽阳的亲戚,所以从此地路过。”青年淡定的答道。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

  但,得不到抓他回来的士兵的认同。

  有个士兵等他说完,立刻向杨承应禀报:“大人,此人每走一段路就下马,拿出纸笔记录。”

  “记录呢?”杨承应问。

  “额……”士兵面露尴尬,“小人们抓他时,惊动了他,他把纸全都撕了。”

  “没有这么一回事。我是被他们强行抓来,望大人明察。”

  青年虽然不知道眼前比自己还小的少年是什么“大人”,他还是顺着士兵的话为自己辩解。

  此话一出,士兵急了:“大人,小人绝没有乱抓,小人的弟兄们都可以作证。”

  其他士兵站了出来,纷纷表示头儿的话是真的。

  “大人,我冤枉。”青年急着辩解。

  杨承应却抬手示意,青年不要开口。

  “先生远道而来,是我手下怠慢了先生。”

  杨承应说完,大手一挥,让士兵们把捆住青年的绳子解开。

  士兵们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是忠实的执行主帅的命令,为青年解开了绳索。

  他们不知道,杨承应已经通过刚才两方的争论,猜出了这位青年的真实身份。

  “先生探亲访友不急在这一时,请随我到屋里一谈,如何?”

  杨承应热情地发出邀请。

  对方却反应冷淡,“大人相邀,晚生不应该拒绝。只是晚生早和亲戚定好了日期,晚生怕晚了会引他们的担心。”

  一听青年给脸不要脸,士兵们纷纷按住刀柄,形成一股威慑。

  不料,青年视而不见,直直的盯着杨承应,也不避让。

  仿佛不知自己身处谁的地盘。

  “有趣!先生不肯屈尊,那我只能在这里为先生接风。”

  杨承应吩咐士兵把正堂里的桌椅搬了出来,又请田英娘把家里最好的菜做好,再端上桌。

  “你这是什么意思?”青年非常不解。

  杨承应先坐下,“先生请坐,容我慢慢道来。”

  宁完我也坐了下来,在杨承应的右侧。

  看青年犹豫,杨承应又让抓他的士兵退下。

  青年皱眉思索片刻后,才慢腾腾地坐下。

  “说吧。”青年不耐烦的道。

  “我有一个朋友,和先生一样都是归安人氏。他目睹了家国不宁和兵戈战火,凭借满腔报国之心和丰富的学识,写就了一本书。”

  杨承应一边说,一边注意观察眼前青年的表情。

  果然,当他提到“书”的时候,青年的脸色出现了变化。

  “这部书叫,武备志!”

  杨承应一字一顿的说道。

  话音刚落,青年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

  “你怎么知道这本书?”青年大叫。

  这本书是天启元年刊印,按照古代的传播速度,地处较远的辽东还不可能买到这本书。

  就算能买到,以这本书主人此时的名气,也不会受到重视。

  因为这本书的主人叫,茅元仪。

  目前只是京城的小人物,直到武备志广泛传播才声名大噪。

  杨承应笑道:“我虽没亲眼见过,却听过它的大名。”

  其实,杨承应在前一世看过《武备志》。

  由于年代已久,杨承应不敢保证自己看的那本是不是原本。因此没有直接说出里面的内容,只说出书名。

  不过这已足够了。

  茅元仪确认眼前的少年已经猜出身份,再次坐下。

  “你怎么知道我用的是化名?”

  “先生用自己的号做名字,我起初没想起来。但麾下士卒说了先生的所作所为,我才联想到的。”

  “你倒是挺信任自己麾下的士卒,也不担心他们骗你。”

  “抓你的是哨探,相当于我的耳目。我怎么会怀疑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呢?”

  “哼,有道理。”

  茅元仪放弃了掩饰,彻底的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想来你就是杨承应,辽阳防守战的第一大功臣!”茅元仪道。

  “是我。”杨承应很干脆的承认了,接着反问道:“先生似乎知道我的一些事迹?”

  “来辽东之前,我曾拜访了前辽东经略袁大人,听他详细说你在辽阳防守战中的贡献和策略。”茅元仪回答的也很干脆。

  这让杨承应心头瞬间一紧,茅元仪好好的京官不做,干嘛突然跑到辽东,还在官道停留那么长时间。

  目的究竟是什么?

  杨承应下意识的扭头看了一眼宁完我。

  宁完我猜出了一些,试探道:“如果是投奔辽东巡抚衙门,走辽西最合适。选择放弃陆路而走水路,先生的目的不单纯。”

  “没错,我察觉到有人在私造兵器!”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秋予岸的明末:辽东雄狮最快更新

第四十七回 茅元仪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