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不用担心,李自成就是得了左良玉又如何?他有再多的兵,只要咱们大明的御前亲军,悉数成军,有个二十万御前亲军在手,天下何处,我们去不得?”

  朱纯臣十分自信地说道。

  “那倒是!”

  朱慈烺点了点头。

  二十万装备了大口径火绳枪,还有三磅陆军炮的陆军,横扫天下或许不够,收复两京十三省的故地,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过,问题在于,朱慈烺现在手上,可没有二十万大军啊。

  一想到这,朱慈烺不由得微微皱眉。

  他喃喃道。

  “看来武昌方面,得做持久战之准备了,不过,武昌城我们手上,也算是一个好事,有武昌在手,再把黄州府收复了,我大明在东南的局面,也就稳定了……”

  与历史上南朝,以西南作为最后的根据之地不同。

  朱慈烺是要把东南,作为自己的根据之地的,所以,对于他而言,只要保住东南三省,外加两广,朱慈烺就知足了,有这几省的人力,财力,物力,朱慈烺也足够北伐中原,驱逐鞑虏了。

  朱慈烺正如此想着呢。

  淮河防线,周遇吉正在视察着大明的淮河防线。

  淮河防线是朱慈烺在上次明清交战过后,败退到淮北之后,着重要求巩固的一道防线,这道防线的核心就是,沿淮河修建了大小墩台,然后,又招募了大明北逃的青壮难民,及淮南的百姓,重新的整理了一下淮南道路。

  这是在继太祖朱元璋之后,大明朝少有的筑路工程,自汉唐之后,之后的朝代动员能力都在变差。

  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初之外,皆无法征兆太多的劳役进行大工,所以,民间的道路建设,是很落后的,以至于,某地的路比较好了,一问便知道,这原来是承自于古时的“古董路”。

  不过,南迁后大明朝,得益于“忠臣”太多,再加上,明末的人口也挺多的,内卷也是挺严重的,不愁招不到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只有肯出银子,朱慈烺就能兴起大工。

  于是乎,在崇祯十七年底,到崇祯十八年三月这段时间。

  整个淮南就是一个大工地。

  到处都是在夯实道路,拓宽道路。

  而河流水网,也都进行,清淤,截弯取直。

  整个淮河防御体系里面,水陆交通是朱慈烺看重的重中之重,因为明军要防御的是六七百里地的淮河防线,而明军的守军又太少,分散在这么长的防线上,兵力摊的太薄了,这些交通体系,悉数都是为了军事做准备的。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用处——一旦防线有失,也可以让军队快速转移,撤退到长江,重建江防防线。

  除在淮南建立的水陆交通网络外,眼下,沿淮河沿线,适合渡河,以及,适合搭建浮桥的地方,也都建了总共十九个炮台,还有配套的防御体系。

  再算是沿河筑起的小型堡垒。

  可以说,整个淮河沿线,就是一个完备到极点的防御工事。

  防御工事,悉数采用的都是土木结构——青砖,石砌太贵。

  至于穿越老是喜欢点的水泥科技树,也没有派的上用场。

  朱慈烺倒不是不会——他肯定会了,这又不是太复杂的技术,这玩意可比造铳造炮简单的多了。

  不过朱慈烺却也没用这种技术——就土法水泥那产量,那效率,还真不如用夯土来得快。

  夯土这种防御工事,已经成了此时,明清双方在战场上修筑工事的主流了。

  因为相比于紧固的青砖,砌石结构而言,夯土建筑在面对着炮弹,以及火铳弹丸的攻击下,往往显得更加有用。

  此时,巡视着淮河防线的周遇吉,是正频频点头,他感慨着道。

  “有这样的防线,鞑子不管从哪里来攻,都得撞个头破血流,何况江而上,洪泽湖里面的水师,也不是吃素的,真要是他们来了,能过得了淮河,就算他们厉害的了……”

  “周将军,虽然防线紧固,都快赶得上我大明的九边长城了,但还是要小心慎重……”

  随周遇吉一块巡查防线的路振飞道。

  “路大人您就放好了,沿河处处是堡垒,而且,我军也可以迅速机动,驱援任何一点,就是鞑子人马,突破河防,也可以凭借后方的堡垒村庄,节节抵抗,然后再通过水陆要道,快速运兵过来,到时候,照样能把鞑子驱逐出去!”

  一旁的朱七闻言,笑呵呵地道。

  不是他们自信,因为这道防线,修得确实挺紧固的。

  因为,整个淮河防线,并不仅仅只有沿河的那些个堡垒工事在。

  他在后方,二三十里地,依托村庄,城镇,还有交通要道,都个修筑了大小的工事,这些工事,如今还有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着修建,虽然绝大多数的工事质量很差。

  但应付个几个月,是没什么问题的,用来对付清军南侵,也绰绰有余的。

  而且,满洲鞑子的水师也不怎么样,微山湖里面的清军水师,被沈廷扬亲自坐镇指挥的淮河水师给打的连淮河都不敢进。

  而沿江的清军炮台,也根本就立不起来——炮台还没来及修呢,只有清军敢靠近,明军的淮河水师就是一阵炮轰。

  而且,炮轰的还不仅仅是实心铸铁炮弹,还有开花弹。

  明朝喜欢鼓捣火器,开花弹这玩意,早就诞生出来了,不过效果不太好,因为明朝没有点出来弹托,还有木管引信的科技树。

  这两样东西实际上非常简单,简直就是看一眼就会的东西。通天阁小说

  所以,朱慈烺穿越过来后大明水师,也玩起了这玩意。

  不过这玩意的产量不高,也只有淮河防线这种紧要的地方,才装备了开花炮弹。

  所以,在此时坚守着淮河防线的绝大多数明军将领来看。

  淮河防线,就是清军不可逾越的防线。

  当然,事实也就是如此。

  如果让此时,大清国潜伏在南京城内的狗特务,范文寀有机会来看一眼淮河防线那纵深近三十里地的防线工事的话,他准保得赶紧的跑回北京城,劝多尔衮放弃南下。

  当然,范文寀是来不了的。

  因为淮河防线的保密程度也很高,这里也在严查清军细作,哪里范文寀能够蒙混过来的?

  就是他能够蒙混过来,他想要将情报传递回去也很难。

  现在的大明朝可不是之前了。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朱慈烺的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浮云散尽最快更新

第321章 淮河防线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