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小说 > 历史小说 > 朕即大宋 > 第八十一章战时国家物资管控
  赵桓对身旁的带御器械汪宗沔吩咐道:“把你手中那几块木炭点燃,给百官们烤烤火,驱驱寒。然后再不准给他们提供任何木炭。”

  汪宗沔担忧的问道:“会不会冻坏百官身体?这些人又要借机生事,诽谤君上。”

  赵桓并不介意,说道:“骂两句就骂两句吧。冻得他们受不了,自然会往火堆里放石炭。用不了多久后这些人也就适应了,用石炭取暖。”

  汪宗沔不能理解,问道:“那官家是图什么?岂不是给这些人逞口舌之利提供借口。”

  “等开封府收编完各处炭场、粮铺就把这些大臣放回去。到时候他们受不了炭柴短缺,自然而然会去寻找石炭。”赵桓看了一眼汪宗沔,笑着说道:“东京城内究竟有多少石炭,你清楚吗?”

  汪宗沔摇头,这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统计出来,毕竟此前无论官府,还是百姓都不是很在意石炭。

  难道官家生而神圣,竟然对东京城内各处石炭储量亦了如指掌?想着,汪宗沔便惊叹不已,天子代天牧民,果然是天生贵胄,与常人不同啊!这种事情,官家是怎么能够掌握的?

  眼见汪宗沔看自己的眼神仿佛在看圣人,充满了崇拜与神圣。

  赵桓伸手在他额头上弹了一下,笑着说道:“胡思乱想什么呢?听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吗?”

  汪宗沔连忙点头,虽然自己书没读过几本,但这句诗还是听说过的。可是这跟石炭有什么关系?

  赵桓说道:“你说这些公卿百官都热衷于用石炭取暖,普通百姓会怎么做?”

  汪宗沔眼神一亮,立即说道:“那自然是学着公卿模样,以石炭来取暖。”

  不错,真正对石炭分布了如指掌的是东京城数十万百姓。有了使用石炭取暖的习俗后,东京百姓会在各处隐藏角落里,找出被遗忘的石炭。能使无数人,免于被冻死冻伤的命运。

  靖康之难中,东京城需要面对的最严峻两项考验,其一是金军攻势,其二就是天气严寒。

  前者要靠将士奋勇,血战沙场,以阻挡敌军攻势。而后者就要指望开封府了。

  这个强悍的文官政府,效率也的确是不负赵桓期望。

  中午时分,李若水便带着两份札子(奏章)在新建的御前军器所找到了赵桓,向赵桓介绍道:“官家,开封府打算两路并进。立即在税务街设立粜粟米场、买柴炭场,凡内城百姓每十日可领取米一斗,炭十斤。”

  “税务街?”选这里有什么特殊意义。

  李若水解释道:“税务街在大内东侧,正好与西侧的启圣院相称。足以让内城百姓铭记,其如今在内城得以生存,全赖官家恩德,应怀忠君报国之念。”

  赵桓微微颔首,虽说意义不大,但忠君报国的理念就是在点滴事物之间灌输给大宋臣民的,积少成多,潜移默化,方能在最终形成天下臣民对尽忠报国的普遍共识。

  “这只是其一,臣等选择税务街,更重要的一点,是方便统计内城户籍。朝廷虽然对东京城内百姓数量并未进行详细统计,但此前对东京城内纳税百姓、酒楼、作坊、摊贩却都按区域有所登记。”

  将户籍放在税收名下统计,这就涉及到了大宋先进的税制。大宋实行城乡二元制税制,在城内居民主要交宅税、地税,也就是房产税。有房产税为依托,很容易便能统计清楚对应的普通百姓户籍。

  而更重要的是,在进行物资分配后,能进一步清查那些豪族、大户名下的仆人、家丁。东京作为京城首善地,城内高官显贵、富商豪族无数,这些人家中都蓄有大量仆役、婢女。统计之后,会对所有大户人家的户籍都有了详细的掌控,既增加兵役人口,也增加税收规模。

  同时也会对城内各酒楼、行当、工坊、寺院雇佣的工人、出家人数量有所掌握。

  赵桓兴致勃勃的对李若水说道:“开封府这个处置措施堪称高明,朕十分期待,清点出城内无数仆役、工匠、化外之人后,内城人口究竟能达到多大规模。这些都是神武右军最广泛的兵员来源。”

  李若水恭敬回道:“臣等必严格清查内城每一名隐藏百姓,为其登记造册。同时为了供应充足物资,开封府打算立即颁布政令,民间不得私自囤积柴炭、米粮等物资。”

  “凡囤积米粮百石、柴炭千斤以上,皆需售予开封府,开封府以常年价格予以收购。凡囤积炭粮而未向开封府申报者,其超出部分的炭、粮将予以没收。并视超出数量,处以罚金、拘役甚至极恶劣者予以处死。”通天阁小说

  赵桓看了一眼李若水,没想到这位大臣还颇有仁心。居然还许诺官府出资购买民间囤积的柴炭米粮。

  后世战时物资管控,可不会这么仁慈,超出部分直接强势征收。历代前朝为了平息物价,更是直接将囤积居奇的商人满门抄斩,粮食全部收归国库。

  不过反正大宋也不缺钱,赵桓便没有反对,毕竟东京城这么大,难免有些百姓也在从事米面、柴炭生意,以常年价格进行征收,也算是一定程度保护了这些普通百姓。

  随后赵桓说道:“便按开封府提议去操办吧。统计到的百姓户籍,及时交给枢相,由枢相主持征兵事宜。”

  义务征兵制下,赵桓必须要所有人都清楚的认识到,服兵役是所有人的义务。如果有人就是要拒服兵役,想坐享其他人血战得来的成果,必然要面临极为严重的后果。

  而只要枢相张叔夜严格执行,统计完内城人口之后,神武右军的规模将会显著提升。至少能从眼前的一万五千余人,提升至两到三万人。

  或许无法击败十余万金军,但将内城守得固若金汤绝不在话下。

  李若水离去,赵桓便将关注重新放回了眼前的这座御前军器所。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杨氏良家子的朕即大宋最快更新

第八十一章战时国家物资管控免费阅读.https://www.sttgxcl.com